華超
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成學生自主學習和堅持終身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關鍵是引導學生形成穩定的健身運動態度,以及使學生樂于進行健康鍛煉的運動實踐,讓學生在體育學習或健身運動中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人們一旦對體育運動有了興趣,就會主動地對與體育運動相關的事情表現出關注,并主動參與到其中。本文針對導致中學生體育課堂興趣不高的內外部原因,提出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克服種種不利因素,激發、誘導和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體育教學和訓練效果,從而使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一、導致中學生體育興趣不高的原因
1.社會因素制約
在傳統教育思想與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因不同的生活環境和家庭背景而對體育運動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受現代體育文化的影響,大多數學生的運動興趣都指向競技體育運動,而對體育課上那些簡單重復的運動技術早已失去興趣,平時課外時間進行的體育運動也較少。家長、老師都認為體育學得好不好無所謂,學生應該好好看書學文化,少參加體育活動,因此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被剝削。學生體育教材的內容較單一,項目運動形式簡略化,僅是些基本的運動技能,如籃球的簡單運球、三步上籃等,教材枯燥無味,缺乏趣味性,學生學習掌握簡單動作技能后對此項目的興趣大大減弱。
2.學生體育運動意識不強
學生運動興趣的產生、發展和形成,一般要經歷有趣、樂趣、志趣三個階段,要想使學生愛上體育課、上好體育課,必須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的運動興趣是不斷變化的,有的項目越來越高,有的項目則越來越低。學生“動商”低下,身體素質差,鍛煉方法不當,體育技能基礎差,存在自卑、自暴自棄的心理,運動興趣顯然越來越弱。學生在體育課上常因未完成的作業、課堂測驗、疲勞或饑餓而分散注意力。教師教法不得體,語言枯燥,運動項目重復,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但當學生從事感興趣的身體練習活動時,他們就能夠情緒高昂,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在體育運動時,選擇有成功希望的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能帶來愉快感的體育運動容易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學生從體育運動中體驗到成功,就會產生滿足感,增強自信心,從而對此運動產生興趣,反之,學生體驗不到運動的樂趣,則會減弱運動興趣,不愿意參加體育運動。
3.教學方法千篇一律
教師對學生運動興趣的形成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學模式化,課堂上沒有特色,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男女生理、心理發展有差異,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同一教學要求,會使學生之間的運動差異越來越明顯。因此教師要重視教法的更新,教育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講究方法和策略,不要固定教案、固定教學模式,要選擇有吸引力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如用體育游戲刺激學生的運動興趣。學生的天性就是愛玩,所以教材內容的編寫要突出趣味性,運動內容可以兒童化、游戲化,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輕松地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如何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1.改變傳統的教學觀點
傳統教學模式枯燥乏味,教師只是按照前人的教育模板,進行按部就班的任務式教學。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和家長改變心中運動員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錯誤觀念,改變參加體育活動就會影響學習,導致學習成績的下滑的錯誤想法。教師要讓家長認識到適當的體育活動,能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讓身心都得以釋放,這樣更有助于學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學校也要鼓勵學生多進行體育活動,可以不定期地安排體育比賽,如班級足球賽、籃球賽、羽毛球賽等,這不僅能使參與者的體育能力得以展示,也能使觀看者從中自勉自勵,學習體育精神,而且班級的凝聚力、團隊精神也得到展現。
2.幫助學生選擇適宜的目標
學生所選擇的運動目標并非完全正確,這與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認知水平、學生群體的影響和個人經驗有關。適宜的學習目標具有向導、激勵和評價的功能,而不適宜的學習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運動項目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在課堂中教師把學習目標分成若干層次,幫助不同學生選擇適宜的層次目標,然后幫助每位學生去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例如,對于足球的顛球,腳感好的或者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部位的連續顛球,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則可以循序漸進地練習。這樣每位學生都能在不斷的進步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否融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能否相容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學本身就是雙向的活動,教師雖然在其中扮演了一個“傳道授業”的角色,但學生是主體,所以,體育教師應當關心、熱愛學生,培養學生對教師的親切感,成為學生體育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教師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分子的角色認同感。教師要創造一個師生關系融洽、心理相容的良好環境,在寬松的課堂環境中,學會產生一種愉快、積極的情緒,使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樂其道”,從而培養和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4.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運動興趣是體育學習獲得成功的動力,而體育學習的成功又是激發和提高運動興趣的主要因素之一。“成功感”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催化劑?!俺晒Ω小钡脑鰪姇W生興趣的產生和保持起到促進作用。在教學中不斷肯定學生的優點和成績,用欣賞、肯定的目光對待學生,學生就會產生滿足感,增強學習的興趣。學生在求知欲的驅使下努力參與并取得技術進步時,對他成功的表現會產生積極暗示并對此項活動更加關心。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币虼?,要想使學生有體育興趣,就必須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讓學生在有趣的氣氛和愉快的體驗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吸引學生上好每一節體育課,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應將科學性、娛樂性、直觀性、新穎性和啟發性結合起來,并根據活動內容,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創設不同的條件,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學生通過成功的練習體驗到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可見,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在學生運動興趣的形成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體育教師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傳授,提高體育教學的藝術美,增進師生情感交流,不失時機地因人、因材、因地施教,按照運動興趣產生、發展和形成的一般過程,科學、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學活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培養發展學生的運動興趣,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把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看作一種職責,并將其有效地貫穿于整個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培養的。只要教師改變模式,創新教法,耐心引導,一定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出具有更高效能、更大推動力的運動興趣,從而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與價值,并最終實現終身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