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艷
眾所周知,一個民族能否有偉大的創新能力,是否能屹立在世界之林的根本。我們國家是否有創新能力,就靠學校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小見大,將來為國家培養有用人才。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思考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使我們教師的責任更為重大,我們必須認真對待,這種問題雖然很難有量化,無從考核,但我們每位教師都應該把教書育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使自己有一種使命感,體現出我們對教育的一種真誠。
首先,從學生的學習意識入手,只有改變學生的學習意識,教育教學中要不斷啟發學生不能急于告訴學生問題答案的結果和結論,甚至問題的推論過程以及研究方法。只有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才能鍛煉他們,讓他人獨立思考問題,才能鍛煉他們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才能不依賴他人,使學生具有創造能力和鉆研問題的能力,鉆研問題的精神,只有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意識,才能使他們向著創新方向邁進。不僅在課堂上,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我們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也不該把主陣地放在課堂上,在課下,在宿舍,甚至在食堂……任何只要我們老師能夠影響到他們的地方。
其次,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耐力和恒心,每一個人要想成為優秀的人才,都必須努力奮斗,必須有耐力有恒心,做事持之以恒。例如,法拉利發現電磁感應規律用了10年時間,波蘭天文學家第谷用一生去觀察并記錄行星的運動,沒有一天的間斷,只有通過這樣的努力,才為開普勒奠定發現行星運動規律的基礎。
由此可見,耐力與毅力的培養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創新能力,開普勒就會因循守舊,行星的運動規律還是和諧完美的圓周而不是橢圓。可見創新的必要性。
最后,我們應該利用好物理學史知識,以講故事、擺事實的方法來影響學生。我們的物理學中不缺少的就是物理名人,牛頓、愛因斯坦、普朗克……這些名人的光輝事跡完全可以影響學生,使他們向科學家學習,學習他們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總之,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讓我們的學生增強認識,我們則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去培養,那么我們的學生如何不提高?我們學生的創新能力怎么能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