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傳師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信息技術與教育領域的結合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和轉型。傳統的物理教學乏味、單調且內容抽象,不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限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多媒體的應用給物理教學帶來新的活力。本文探討了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中物理教學;應用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力度加大,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傳統的教育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教學觀念,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是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挑戰。
1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1.1豐富教學資源
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依照課本進行知識的傳授,教師掌控整個課堂,學生被動接受,基本是沿襲陳舊的教育模式,物理知識本身比較單調,整個課堂氛圍沉重,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但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學生可通過形象的圖片、視頻,提高課堂學習的活力,將生硬的知識靈活化,極大地提高物理課堂的效率。教師可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下載各種學習資料,增加學生的知識范圍,豐富教學資源。如可下載優秀的教學案例,增加課堂的靈動性,促進物理教學的發展。
1.2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
物理以實驗為基礎,教師僅僅通過口頭傳授、從課本中照搬照抄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也不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豐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了解理論的同時掌握原理。如在一些實驗課程中,因為有的儀器較貴,學校無力購買,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只是口頭講解,學生無法直觀地接觸儀器,不能真正掌握儀器的用法,而結合多媒體,學生可以直觀觀察,并且能學習到具體的操作,極大提高課堂效率。如教師在講解游標卡尺的使用時,因為游標卡尺精小,很多同學不能夠近距離接觸,無法掌握具體的讀書技巧和使用方法,增加了教師的講解難度,耽誤課堂時間,多媒體技術能夠模擬游標卡尺,以矢量三維圖的形式演示使用方法,幫助學生直觀了解。
1.3拓展高中物理教學
將實驗設備與計算機連接,利用計算機的直觀性和拓展性,幫助學生建立一個仿真、模擬、現場試驗的物理課堂,模擬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增加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如教師可用多媒體展示火箭發射的過程,講解重力加速度、慣性、空氣阻力做功等物理知識,同時教師可在保證完成課堂任務和課堂進度的條件下向同學們講解我國的航天建設和國防建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認識到物理的魅力。
2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存在的問題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忽略了以學生為本。由于高中物理教師教學任務重,教師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所用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無法有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講課特點制作有針對性的課件,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甚至有的教師直接從網上下載課件,阻礙了多媒體的優勢的發揮。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不能夠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效結合,對于一些需要重復講解的知識教師只是用多媒體一帶而過,導致學生的問題逐漸積累,影響物理課程的學習。甚至有的教師的課件一味注重感官效果,添加了很多的聲音、圖畫、視頻,理論知識較少,導致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件上,阻礙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3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
3.1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高中物理中存在大量的概念、定律等,往往比較抽象、難理解,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利用相應的圖形、動畫、視頻等,將抽象的物理知識模擬化,彌補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缺陷的短板,增強學生對規律、概念的理解。同時多媒體的直觀性和趣味性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講解超重、失重時,教師可收集宇航員在太空的視頻在課前播放,使學生形象地觀察到失重的現象,在頭腦中刻畫出來加深理解和記憶。如在講《原子結構》時,教師在課前播放α粒子的散射現象,可以讓學生逼真地觀察到散射的全過程,轉變傳統的靠教師口頭講述,學生自己理解想象的教學方式,而通過多媒體演示α粒子反射到金屬箔的原子以后,大部分原路返回,只有一小部分發生偏移,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多媒體技術還可以解決學生學生準備知識不足的問題,如在講《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時,教師可提前制作一個將磁通量、磁通量變化等概念包括在內的課件,讓學生自行瀏覽,增加對課程的理解,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3.2增加實踐操作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克服傳統的因時間、地點、儀器的限制,克服演示實驗的操作性差、干擾因素多、過程混亂等。如在講《平拋物體的運動》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鼓勵學生制作各種初速度平拋運動的動畫,加深學生對平拋運動的理解,既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思維創新,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如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時,學生可自己準備實驗、小組合作測定,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3.3引導學生建造物理模型,提升解題能力
建模思想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當前的物理考題大多需要學生具備物理模型思想。因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演示一些經典的物理模型,借助各種試題,加深學生的建模意識,提高學生的建模能力,提升解題能力。
4結束語
多媒體體技術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拓展了知識范圍,使教學方式教學方式多元化,利用其直觀性、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沙文霞.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5(21):98-99.
[2]沈善欣.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培訓,2016(06):256.
[3]夷延武.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6(21):166,168.
[4]楊淼.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5(09):156,206.
[5]張志剛.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3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