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梅
摘要:針對基層會計從業人員實際操作能力及業務基礎水平整體不高,提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從業人員實際操作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會計人員;操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232-01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機構設置及財會人員管理,提高會計隊伍整體素質,是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提高單位財會管理的關鍵,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機構及財會人員管理,有利于推動國家財經法規的有效落實,有利于適應會計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有利于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水平。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基本現狀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對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知識單薄。持證上崗的情況還是很不如人意的,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人員配備不是很好,有的甚至沒有設置財務科室,會計稽核員和出納員一人兼備很普遍。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學習和運用會計基礎知識和法律制度水平不強
1.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從業人員學習會計基礎知識和會計法律制度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認為自己能做賬就行,就是合格的會計人員。對會計知識不能靈活運用,離開經常使用的科目就不知其中的對應關系,就素手無策;對會計法律制度更是一知半解,應付了事。不管是否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唯領導命令是從,最后觸犯了法律制度而渾然不知。
2.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從業人員維護法律和保護自身權益意識不高。一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從業人員法律知識淡薄,對本單位負責人授意、指使、強令辦理的違反法律和會計制度的事項,只有惟命是從,不敢提出質疑和拒絕辦理;二是對本單位負責人授意、指使、強令辦理的違反法律和會計制度的事項,自己堅持原則,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國家法律制度和會計制度,抵制違法行為或違規行為而被打擊報復的情況,不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是任人擺布。
3.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基礎水平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整體不高。會計從業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且要熟悉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實際上,不少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和部門對會計人員的資格要求管理并不嚴,有些會計從業人員對會計知識只知皮毛,甚至有些會計從業人員連會計從業資格證都不具備,從來沒有接受過專門系統的學習,缺乏一定的理論基礎,職業道德水準不高,造成了會計基礎工作的混亂。
(1)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入賬不規范。經濟業務和數字不真實的假發票經常存在;原始憑證的接受單位、數量單價金額、填制單位、填制日期、憑證附件等基本要素填寫不齊;涂改、刮擦、挖補發票時有發生;列支的發票經辦、證明、審核和簽批人要素不全;大量白條和普通收據入賬的基層單位舉不勝數。
(2)會計記賬、結賬、對賬、報表不規范。基層單位由于經濟業務規模較小,出納和會計做不到日清月結、及時報賬和做賬,導致賬實不符。會計科目設置不全或錯誤,借貸方錯記,收支核算不準確,資產和權益試算不平衡等等現象時有發生。編制會計報表不規范,填報也不及時。
(3)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執行不到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出納和會計由一人兼職大有所在,這樣不但違反了《會計法》,而且非常容易造成舞弊,弄虛作假等想象。
4.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從業人員的會計核算技能低下
基層會計從業人員,大多未能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缺乏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業務操作技能,簡單的會計處理還能應付,對較復雜的會計業務很難較好地處理。而多數會計人員默守陳規,不求上進,缺乏鉆研業務、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他們業務知識貧乏或知識老化,專業技術水平低,無法按照新會計法規和制度進行會計核算,更談不上達到規定標準。
5.不懂履行會計監督職能
會計從業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應對本單位的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監督。而大多數基層單位會計從業人員往往只知會計核算,而不知會計監督。基層單位會計核算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就難以保證真實、可靠。
(1)出納員對報銷的票據僅限于金額上的核對,而不知對內容是否真實合法、金額數量是否合理、手續是否齊全等方面也應進行審查。
(2)主辦會計只知按照出納報來的財務資料進行就賬做賬,就賬對賬。對出納的庫存現金和存款賬實是否相符、是否存在資金被挪用貪污的情況不會進行核實和監督。
三、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從業人員實際操作能力的對策
1.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
著力打造職業道德水準高、業務嫻熟、職業判斷力強的會計人才隊伍,各地相關部門應以會計領軍(后備)人才、青年(后備)英才、總會計師素質提升、高級會計師考評等高端會計人才培養為引領,統籌培訓培養各類會計人才在會計職稱考試學習方面,管理部門應營造一定的氛圍為會計人員提供平臺,極大地鼓勵了會計人員學習積極性。
2.各相關單位領導要對財務工作和會計人員的重視
管理部門應營造一定的氛圍為會計人員提供平臺,極大地鼓勵會計人員學習積極性。各級財政部門、各相關單位應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之外,建立科學的選拔培養機制,有計劃組織開展本地區、本單位會計人員專業知識培訓,鼓勵支持會計人員更新知識、拓展視野、提升技能。按照計劃,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提升學歷水平和會計職稱層次,努力打造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會計人才隊伍。各單位應加強對會計工作的領導,結合單位類型和內部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單位負責人對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保障會計人員職權不受侵犯。
3.政府職能部門完善相關規章制度的建設
財政會計管理部門要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制定本地區會計從業人員考核、獎懲、培訓、退出等具體實施意見和管理辦法,通過努力,逐步取締無證上崗現象,營造一個會計從業人員遵法、守法的良好執業環境。依法加大對單位會計崗位職責不明、無證上崗、會計核算不規范等會計基礎工作的查處力度,及時面向社會通報會計人員違法違規相關信息,切實保障會計持證上崗人員合法權益。要改變現在無證上崗發生后再來解決問題的被動工作局面,將監管關口前移,定期不定期地抽調人員,深入單位進行會計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的專題調研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和宣傳平臺,及時向會計從業人員宣傳會計法規,全面提升會計基礎工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