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信 李慶龍
摘要:本文通過對阿里巴巴商學院學生創業調查,針對我們阿里巴巴商學院同學的創業熱情和氛圍展開實際的調查,統計和分析以了解學生創業想法的真實現狀。針對這些情況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見以及建議。
關鍵詞:阿里巴巴商學院;創業;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447-01
現今大學生創業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也得到了政府,學校等社會各方面的扶持和支持。在這樣一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是大浪潮下,我們杭州師范大學的學生,特別是我們阿里巴巴商學院的學生的創業熱情是怎么樣呢?同學之間的創業氛圍又是怎么樣的呢?就此本人對阿里巴巴商學院學生進行了調查,針對我們阿里巴巴商學院同學的創業熱情和氛圍展開實際的調查,統計和分析以了解學生創業想法的真實現狀。從而引起學校,老師和同學們對這一問題的重視。
具體情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了解阿里巴巴商學院學生對于創業的看法和認知
二、調查對象:阿里巴巴商學院的學生
三、調查方式:本次調查采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是在阿里教學樓區當場發卷填寫,并當場收回的形式。共發出調查問卷230份,收回215份,回收率達93%;
四、調查內容:主要調查了同學們的創業認知和創業態度以及影響創業的一些內在或外在的因素等。問卷共向同學們提出了11個問題。
五、調查結果
本人就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如下
1.男生133位,女生82位。
2.50位大一,59位大二,81位大三,25位大四
從這里可以看出問卷填寫對象的年級分布及男女比例。
3.您是否有創業的想法?
A、有33%B、迷茫中24%c、沒有14%D、只要是能賺錢的工作29%
4.您對在校大學生創業的看法:
A.贊同,是一個實現理想的途徑48%B.無所謂,看個人興趣20%
c.反對,大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20%D.其他12%
5.身邊有創業想法的同學嗎?
A有,挺多29%B有,有一些51%c沒有20%
綜合問題三,四和問題五:同學們對于創業還是相當理解和贊成的,身邊有創業的同學占比高達80%,說明整體所營造出來的創業氛圍還是十分濃厚的。但對于創業的認知還是有部分同學簡單的停留在以金錢為導向的層面上
6.畢業以后您最可能的選擇是:
A.創業23%B.工作43%c.繼續深造25%D.其他9%
畢業選擇創業的同學50票占比23%。可能考慮到資金,能力和相關閱歷方面等影響因素,更多的同學畢業選擇了工作和繼續深造
7.您現在是否在為創業做準備:
A.正在積極準備21%
B.走一步看一步52%B.沒有這種念頭27%
8.您參加過的與創業相關活動:(多選)A.創業課程53%R創業比賽14%c.創業講座26%D.正在創業15%E,沒接觸過21%
綜合問題7,8分析:積極準備創業人數較少,態度偏消極,同時接觸的創業活動多數停留在課程和講座學習等理論層面,缺乏實際經驗。
9.如果要成功創業,您覺得自己以下哪些素質還比較欠缺?(多選)
A、強烈的挑戰精神38%B、出色的溝通交際能力22%C、較強的專業知識32%D、組織策劃能力26%E、良好的社會關系27%F、市場洞察力31%G、心理承受能力16%
10.您認為以下大學生創業服務哪個最重要?
A、資金和融資的支持26%B、創業教育培訓39%c、創業孵化27%
D、模擬創業大賽7%
在創業素質選擇上內在因素如:挑戰精神,溝通交際策劃能力等占比較大,同時在創業服務的選擇上同學們也高票選擇了教育培訓,說明他們還是注重自身內在能力的提升和軟文化的輸入
11.您認為怎樣才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多選)
A、學校開展更多相關創新創業的課程43%
B、自己多收集相關信息,多看創業故事31%
c、多結交有創業想法的朋友,從交流中受益27%
D、多參加創業大賽等相關比賽36%
E、加強專業技能的學習39%
F、多參加相關的社會實踐33%
綜合來看同學們還是看重培訓方面的支持,在這方面我們學院和學校也可以加強相關的課程和導師服務等。
六、調查體會: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總體來說我們阿里巴巴商學院的學生的創業熱情還是相當高漲的,創業氛圍也是相同濃厚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部分同學對于創業還是簡單的停留在已金錢為導向的層面上,同時同學們在自我認知上一些能力短板的體現如:挑戰精神和溝通交際能力等。整體反應上同學們也更加注重培訓教學的進修學習等。為此,本人特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1.開設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通過授課的方式,讓同學們意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以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同時學校早課程內容上要“虛實結合”,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有機的結合起來,同時還要開設與創業緊密相關的工商、稅務、法律、財會、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課程。
2.聘請相關社會人士擔任創業導師。高校的授課教師,多數注重科研和學術研究,多數沒有創業經歷,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所以應該聘請相應工作人士,加強創業教學隊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3.積極組織同學們進行創業實踐。學校可以整合相應資源以及參考學生的實際情況及特點,積極開展學生創業計劃或組織學生創業實踐,使同學們的“好點子”“新思想”“好想法”能真正付諸于實踐。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校也應該給予同學們必要的指導和扶持,積極創辦孵化器,為同學們創業提供增值服務。
4.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營造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環境。校生社團也是不可忽視的一股校園力量,同時社團文化也是同學們聯系最為密切的文化領域,所以它對同學們具有內化和熏陶功能。所以學校應積極利用社團活動,以科技競賽為抓手,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與創業意識;以社會實踐為依托,激發青年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以勤工助學為紐帶,提升在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動力。通過這些社團來營造出一種鼓勵和重視同學們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引導同學們建立創新創業為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