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靄 傅永恩 陳慧椅
摘要:日益增長的應屆畢業生數量與有限的人才需求的矛盾,導致了大學生“就業難”現象的發生。自主創新創業讓大學生擺脫“畢業即失業”這一窘況提供了一種選擇。微創業作為創業中一重要的組成部分,日漸受到不少大學生的青睞。本文由微創業的現狀入手,分析其優勢和面臨的問題,從學生和高校兩個層面,提出完善自身對于微創業相關知識、開設相關課程、完善扶持機制和利用社會網引用優質社會微創業資源等改進和解決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微創業;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448-01
一、“微創業”的定義及大學生微創業的現狀
1.“微創業”的定義
微創業的定義較為寬泛,這一概念該如何界定值得探討。由一個或幾個人牽頭,聚集眾人的力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最終實現大家的創業夢想;或用微小的成本進行創業、利用微平臺或者網絡平臺進行新項目開發的創業活動、利用業余時間和閑置資金等眾籌的方式創業、在細微的領域進行創業,以上任何一種定義都可被界定為“微創業”。本文重點研究大學生的微創業情況,因此在本文,微創業的定義為大學生利用較小的成本,在業余時間內以合作、眾籌等方式進行的創業行為。
2.大學生微創業的現狀
微創業具有創業成本小、對象人群限制較少、時間較為自由的特性,而大學生的課業壓力較小,可利用的課余時間較多,擁有較多自由發展的機會,微創業無疑不成為了許多大學生的“寵兒”。如今,大學生的數量日益增長,其就業情況也日益嚴峻。如何讓學生畢業以后都能夠順利地就業,成為了學校不得不思考并著手解決的問題。微創業作為一個門檻較低的創業模式,不論對學生還是對學校,都提供了一種極好的選擇。在學生層面上看,只是利用部分閑置資金和課余時間,不但可以得到鍛煉,還能收獲人生第一桶金,甚至由此走上創業道路;在學校層面上看,學生因此受益的同時還營造了校內積極創業、勇于創新的環境。例如,我校為學生開設的學生創客中心、小木屋和樓閣咖啡等項目,學生得到鍛煉的同時也在校園中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創業氛圍。可見,高校實施大學生微創業具有現實意義。
二、大學生微創業的優勢和面臨的主要問題
1.大學生微創業的優勢
微創業成本、門檻較低。微創業的重點在于“微”字,大學生進行微創業的成本要求低,給學生進行創業帶來的經濟壓力較小。
微創業時間的自由及不固定性。學生主業為學習,靈活的工作時間可以讓學生能夠較好地兼顧學習與工作。
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學生尤其是為管理、經濟等專業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在進行微創業實踐的過程中,能把課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2.面臨的主要問題
大學生對微創業的認知仍然不足。盡管大學生微創業呈發展勢頭,其本身也對學生的自身發展和職業規劃有著積極作用,但仍有許多大學生對微創業知之甚少,導致參與度不高。
大學生缺乏一定實踐經驗。盡管學生已經擁有相關創業和營銷的理論基礎,但是實踐經驗相對匱乏。若脫離學校或相關機制的扶持,學生自主進行微創業最終效果都較為差強人意。
大學生缺乏一定的社會資源。據一項調查顯示,大學生認為創業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擁有豐富的社會關系網,54.69%的被調查者認為缺乏社會關系是阻礙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因素。大學生所涉及的社會層面較小,難以擁有較好的社會資源。此外,大學生在進行微創業中選擇的合伙人多為自己熟悉的好友或同學,這樣一來,其創業團隊結構較單一,互補性較差。
三、解決大學生微創業問題的對策
1.大學生層面
積極學習有關微創業的相關理論知識。微創業雖然簡單方便,但實質仍為創業,離不開相關的理論知識基礎。在原有的理論基礎下發揮自觀能動性,創新思維方式。
謹慎選擇微創業方向和方式。根據自身條件及微創業環境,謹慎選擇自主創業或合作、眾籌等方式;客觀看待自身擁有的創業優勢和創業資源,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微創業方向,降低戰略性失誤風險。
培養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即使有一定的學校扶持機制,學生仍要有風險意識,微創業仍具風險性,需及時調整;同時在選擇合作進行微創業前要達成一定的協議,避免同伴之間發生利益糾紛。
2.高校層面
開設與微創業知識相關的課程。2012年教育部印發《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的通知(教高廳[2012]4號),要求高等學校把創業教育教學納入學校改革發展規劃,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評估指標,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制訂專門教學計劃,提供教學保障,確保取得實效,要求創業創新教育作為各高校的必修課程嗍。在這一政策背景下,學校可積極開設相關類似《創業學》等課程,拓寬學生知識面,為有意愿進行微創業的學生提供理論知識基礎。
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微創業。學校可策劃舉辦多項微創業宣講會等,闡述微創業的優勢及對學生的積極影響,鼓勵學生勇敢嘗試。
創立微創業實習基地,制定一系列幫扶政策。可根據學校自身專業特色,提供相關實習機會;并借助校友等社會人士引進優質的社會資源,盡可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和創業資源等。
四、結語
微創業在高校中得到了越來越多大學生的關注,其發展態勢也呈上升狀態。在社會的大背景下,微創業作為創業的其中一個部分,未來有可能會成為學生就業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高校應倡導學生進行微創業實踐,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學生也應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創業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