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娜
摘要:新聞娛樂化是當今大眾傳媒活動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新聞娛樂化既具有其積極的一面,同時也有其消極的一面。本文指出了新聞娛樂化產生的原因,分析了新聞娛樂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新聞;娛樂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21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423-01
新聞娛樂化即在傳播內容上注重軟性新聞,比如犯罪、明星緋聞、兩性糾葛等。在傳播方式上強調吸引力,比如標新立異的標題、煽情的文字、夸張的渲染。
一、新聞娛樂化產生的原因
(一)過度追求經濟利潤,社會責任感缺失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各個行業的競爭都在加劇,對消費者的喜好的把握更是成為制勝的法寶。對媒介而言如何吸引受眾也是至關重要的,贏得了受眾也就贏得了想要得到的收視率、點擊率和發行量,也就意味著更多的經濟利益。新聞娛樂化就是在把握了受眾的心理需求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新聞模式。新聞娛樂化挖掘了當今受眾各種層次的需求,不可忽視,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更愿意獲得更加輕松、娛樂的新聞,滿足自己的趣味性和獵奇性,也就是說,誰能更加迎合受眾的品味,誰就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作為新聞媒體的首要責任就是傳播信息、反映正確的價值觀和使社會輿論積極健康。從這個角度而言新聞娛樂化似乎也反映出部分媒體的社會責任感的缺失。一味追求收視率、點擊率、發行量,傳播各種趣味性、獵奇性、離奇性甚至匪夷所思的內容,一味迎合受眾而忽視自身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這也是新聞娛樂化越來越普遍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受眾的需求
受眾是媒介傳播的終端,受眾的喜惡成為媒體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正因為受眾的喜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媒介傳播的內容和形式,也就是說新聞娛樂化是更多受眾樂意接受的結果,因為它滿足的受眾的心理需求,與受眾產生的共鳴,而活潑輕松地傳播方式也是受眾樂于接受的。
(三)西方新聞娛樂化的影響
新聞娛樂化最早出現在西方,其中有一個著名的時期被稱為“黃色新聞時期”。在此期間各媒體競爭尤為激烈。內容上更多地關注犯罪和明星緋聞,并且注重煽情,形式上也是各種浮夸、娛樂,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今天。因此,隨著與西方交往的日益頻繁,西方新聞娛樂化的傾向必然會對我們的新聞媒介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二、新聞娛樂化的負面效應
不可否認,新聞娛樂化的產生和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是符合新聞傳播的客觀規律,也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有其必然性和積極的一面。但是,從長期影響和結果來看,新聞娛樂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極其深遠。
新聞娛樂化滿足了受眾娛樂休閑的需求,但是也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影響。在內容上,娛樂化的新聞更多的選擇受眾樂于接受的具有娛樂性質的內容,而對于某些重大的新聞置之不理,比如說在今年里約奧運會期間,明星王寶強離婚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在微博上的討論量一度超過的對奧運會的討論,這是不可思議的。雖然明星八卦一時滿足了受眾的獵奇心理,但是,這實際上是本末倒置了。從長遠來看,這是得不償失的。眾所周知,新聞傳播不僅具有娛樂的功能,其更重要的功能是傳播信息和輿論導向功能。新聞娛樂化使媒體的傳播功能發生了異化,進而削弱了媒體的輿論引導功能。可以說,新聞娛樂化不加節制的結果必然是新聞媒體的公信力降低,大眾的價值觀發生變化,這是與媒體的初衷背道而馳的。
三、解決新聞娛樂化的對策
(一)完善新聞價值系統
要讓媒介輿論導向功能發揮作用,就必須進一步補充完善新聞的管理制度框架。各種信息發出后連接的是消費市場。因此在對新聞的選擇上是要有所偏差的,在某些涉及重大問題、具有重大意義的新聞要加以支持,包括人員和經費,甚至品牌保護,以此保證新聞的社會功能的完善嗍。同時在某些特殊時期,政府應發揮重要的保障作用,確保媒體的信息溝通、宣傳教育和輿論監督等社會功能發揮必要的作用。
(二)創新媒介的管理制度,增強新聞人員社會責任感
所有政策的落實歸根結底都是對人的培養和運用,要創新媒介的管理制度,首先就是要有用人制度的創新。創新新聞人員的培養機制培養一支素質高、業務強的新聞從業隊伍。能夠深入地、客觀地探求事實真相、同時把握當今主流思想。同時打破傳統用熱機制的壁壘,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上升空間和自我實現的機會,使新聞崗位能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這是從根本上提高新聞質量的措施。
其次,監督機制也至關重要,因此,應進行新聞傳播質量管理制度創新。例如,建立專門的監督隊伍,鼓勵觀眾積極參與并提出意見。同時完善考核機制,建立多重機制的考核標準,包括觀眾喜歡指數、價值觀引導功能等。通過完善的獎懲制度使新聞從業人員守住新聞“有價值的事實信息”的底線,確保新聞娛樂功能適當發揮。
(三)加強受眾的偏向引導
在傳播活動中,受眾是終端,也構成了媒體傳播的消費主體。因此,受眾的喜好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新聞內容和傳播方式。然而接受媒體信息的受眾是多層次的、復雜的,不能一概而論。不同層次的受眾偏好就會有所不同,或者偏向時事政治、國家大事,或者偏向暴力事件、桃色新聞、明星緋聞,或者偏向民生事件,柴米油鹽等。
當受眾的認知層次普遍較高時,傳媒為了滿足受眾需求,新聞內容及水平會有相應較高的層次。同樣,如果媒介在傳播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受眾選擇高層次的內容,就會提高受眾的認知層次及審美水平,新聞娛樂化將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