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璇
摘要:與西方國家的水彩畫相比,中國畫更加重視對意境美的營造,且中國畫中營造的意境審美具有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特色,是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代表。本文就中國畫意境審美的動態特征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中國畫;意境審美;動態
中圖分類號:J22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428-01
引言
中國畫的意境審美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和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對顧愷之的畫作進行評論:“格體精微,筆無妄下;但跡不逮意,聲過其實。”這里說的“意”指的就是在形態和筆法之外的內容,包括作者的立意、情感、思想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意境審美在中國畫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本文就中國畫意境審美的動態特征進行簡要的分析和研究。
一、自然和人結合的意境審美動態
“氣”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對生命構成核心的總結,但凡是我國遺留下來的藝術作品,我們均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生命元氣。所謂“氣”包括形、勢、骨、韻、意、情、神等多種原因,其囊括了作品的全部,是作品意境審美構成的根本。中國畫生命元氣意境審美的動態特征表現在:首先,人的元氣和自宇宙元氣共同構成了意境的機構生命力。所謂宇宙元氣指的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在茫茫宇宙中,我們不能直接將這些事物和氣作為藝術作品來進行展覽,因此需要畫家能夠以繪畫藝術形式將其展現出來。畫家在繪畫過程中不僅要體現事物的本來特征,還要求能夠運用自己的思維、修養和精神來進行加工和創作,這樣才能夠形成有生命力的繪畫藝術。這就是所謂的人的元氣和宇宙元氣的結合,其反應的實際上是人對自然的尊崇和創作,但同時也要求畫家在作畫過程中能夠重視將自己的情感、修養和思維等容易作品中,賦與作品更加豐富的生命力;其次,重視“氣韻”的結合。“氣”是繪畫作品的生命力象征,而“韻”則指的是繪畫作品中體現出來的音樂感、韻律感以及節奏感,只有將“氣”和“韻”相結合,作畫者才能夠使繪畫作品更加完美;最后,“氣”的形成能夠凸顯作品的動態和生命力。中國畫的創作要求作者能夠將自己的情感灌輸在筆頭,然后進行“沖動”作畫,而這份“沖動”實際上就是指作者的情感和思維,其能夠賦予作品更多內涵。因此觀眾在欣賞畫作過程中,既能夠在畫中看出“氣”的所在,又能夠在畫作之外看出作者豐富的情感。事實上,“氣”本身就是意境結構的主體,只有表現出“氣”,作品才能夠體現出其精神、靈氣的一面,也才能夠營造出藝術意境。因此,在繪畫過程中融合自然、宇宙的元氣和人的元氣能夠賦予畫作新的生命力,從而營造出中國畫具有生命力的意境審美,這就是我國畫作意境審美的動態特征之一。
二、意境審美張力的特征
所謂張力指的是就是一件事物能夠延伸的深度和廣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涵深度。對于中國畫而言,意境審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抽象的地方就在于它有無盡的張力,因此可以被人們不斷進行挖掘。中國畫的已經審美具有較強的內在張力,人們總能夠對一副中國畫作品進行各種角度的意境審美分析。意境審美的張力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指的是外張力。外張力主要體現在筆墨的運用和構圖上。先從筆墨上看。國畫以水墨為主要作畫工作,作者需要使用筆墨對作品進行勾畫和涂抹。筆墨手法的適當運用可以表現出不一樣的意境美感,如利用雨點和淡墨的結合,就能夠表現出山巒的重疊和雄偉。而從構圖上看,作者可以通過對畫面比例的設計和描繪,營造出或縹緲、或威嚴、或緊張的畫作意境;第二指的是內在的張力。內在張力的體現需要從內容、畫作表達的情感等多方面著手進行分析。我們經常可以感受到中國畫作品中的活力和生命力無限蔓延,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作品中所蘊含的內在張力是無限的,這也說明作品是非常成功的。內在張力和外在張力是意境機構中張力的兩種形式,其中國畫作品意境美的營造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會出現相互之間的矛盾。例如,畫家不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隨意選擇“力”的表現對象,而要以一定的客觀規律為前提,進行繪畫對象和表現對象的刻畫,并將自己的思想情感注入其中,這樣才能夠實現二者的協調統一。
三、運動節奏審美動態
中國畫意境審美的動態還表現在運動節奏的美感方面。運動是事物的本質,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運動中,中國畫的主要繪畫對象就是大自然,包括大自然的風景和自然現象。因此,中國畫所體現的意境實際上也是具有運動屬性的。在繪畫過程中,作者需要使用筆墨來進行形象的描繪、色彩的添加以及線條的勾勒,以此來形成繪畫的造型藝術。中國畫的運動節奏代表的就是客觀事物的客觀規律,例如河流自上而下的流動感、樹葉的凋零、山巒的起伏等。畫家利用對自然規律的把握,以筆法的強硬和柔順、線條的頓挫順逆以及筆墨的點綴手法來突出這種自然的運動節奏感,能夠較好的營造自然的意境美感。當然,除此之外,中國畫的筆墨還可以通過墨色的變化來體現出作品意境的運動節奏美感。例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作品中,最后就使用了淡墨來體現自然的景觀,同時作者還結合了雨點皴的技法來體現山峰的重量感和體積感,營造出了蒼莽的雄偉氣勢。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畫一直以意境美感的營造聞名于世,了解中國畫的意境審美動態要求能夠將意境結構當成生命形式的一種進行分析和研究。意境結構是具有生命力的,畫家在繪畫過程中需要以自然事物為根本,然后結合自己的情感和思維進行加工,最終創造出成功的藝術作品。這個過程中,畫家所要表現的意境不僅包括對自然元氣的尊崇,還要求能夠體現意境的審美張力、運動節奏感以及元氣感。換句話說,要想在中國畫中營造意境美感,作者就必須要自然的客觀規律為根本前提,同時結合自己的繪畫技能以及自己豐富的情感,實現三者的統一結合,才能夠達到情景交融和物我交融的繪畫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