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梅
摘要:從魯迅先生寫作鄉土小說和產生五四新文學之后,民間就變成不少作家寫作的主要話題。而在眾多的民間題材小說當中,莫言不但描繪了具備特殊人情風俗的高密東北鄉,而且以非常地道的民間語言特色著稱。為此,本文以敘述語言的民間特色與小說人物語言的民間特色這兩個方面闡述了莫言小說語言的民間特色,且分析了莫言小說民間語言特色的形成原因。
關鍵詞:莫言 小說 語言 民間特色
莫言這位作家跟新中國一起成長和發展,其具備較強的創新觀念,因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莫言幾十年的創作當中,其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民間小說語言風格??梢哉f,莫言創作的小說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為此,探究莫言小說語言的民間特色及其成因有著重要的現實作用。下面,筆者對莫言小說民間語言特色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地分析。
一、莫言小說語言的民間特色
(一)莫言小說敘述語言的民間特色
通常文學理論劃分語言為作者的敘述性語言以及小說當中的人物性語言。而莫言小說敘述語言充滿了濃厚的民間生活氣息和鄉土風格,這跟莫言的農村生活、勞動經驗聯系密切。由于莫言輟學較早,并且很早就從事較重的農村體力勞動,因此莫言會在小說當中自然而然地應用一些民間特色的語言,這也成為了莫言寫作的一種不自覺性,從而使富有民間特色的語言風格形成。例如在《紅高粱》這篇小說當中,不但“喀噠喀噠”和“哧哧地”具備顯著的地方民間特色,而且“痛苦的扭動著脖頸”和“朝天的耙齒”等都具備尤為顯著的鄉土生活氣息。倘若莫言未曾親自參與農村的體力勞動,是不會存在如此的民間鄉土語言特色的。也恰恰是因為莫言豐富的農村勞動生活才使他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才為我國當代文學增添了濃濃的一筆。
(二)莫言小說當中人物語言的民間特色
在小說當中的人物語言應當跟其身份相符合,這樣才具備閱讀的可信度與真實感。一部分小說的語言閱讀起來常常存在不真實和別扭的現象,這不但是由于敘述性語言存在問題,而且是由于人物的語言跟社會身份、社會地位、社會背景不相符合。知識分子難以說出一些土話與俚語,農村人民也難以進行文縐縐地表達。因此,小說語言在描繪人物的時候需要跟其社會經歷與社會身份相符合,不然就會顯得不自然和不真實,就難以成功地刻畫人物。莫言小說當中的人物都非常有特定的,他們大部分都來自小城鎮或者是農村,因此語言習慣和風格常常受到民間鄉土習慣和地方特色的影響。而要想成功地刻畫這些人物,需要作者能夠認真地觀察農村生活和有效地抓住農村的生活畫面。例如,在莫言的小說《白狗秋千架》當中,作者衣錦還鄉去拜訪暖小姑,通過“逡巡”這個詞語進行動作的描繪,這符合當時社會的語言習慣和文化身份。并且,作者借助“春上”、“不敢近身”、“進屋”等來描繪暖小姑的動作、語言,這非常符合暖小姑的農村婦女形象,以及在農事上進行交流,這也非常契合一名普通農民的身份,從而使這篇小說存在亮筆之處。
二、莫言小說民間語言的形成原因
(一)莫言的苦難意識原因
在莫言的小說當中,莫言非常關注自身出生和成長的故鄉,淋漓盡致地呈現給讀者故鄉的風土人情。而其中就表現了莫言關注的天災人禍、對農村的憐憫之情等??梢哉f,莫言的成長之路異常艱辛,因此其內心深處具備人道主義精神與苦難意識??v觀莫言的小說作品,不難發現其描繪的自身家庭苦難聯系著千千萬萬的相同家庭。在面對苦難的時候,他們積極地作斗爭,從而憑借堅強的意志與不屈不撓的精神獲得了勝利。并且,莫言也獲得了讀者的支持。莫言小說當中描繪的苦難意識重點體現在下面兩點上:一是莫言小說當中的人物源自處在苦難當中的底層人群,人物的身份地位影響到了語言風格,因此莫言的小說常常出現一些農村式的雜語;二是莫言所選擇的人物情境都是處在水深火熱當中。
(二)莫言的成長經歷原因
莫言的生長故鄉是膠東的農村,為此,其創作小說的主題常常圍繞該地方的人情風土。莫言所生活的社會的客觀語言氛圍、對家鄉人民的同情、少年時期歷經的挫折和苦難等都嚴重地影響到了其小說的創作,從而使其小說富有顯著的地方民間特點。在莫言的小說當中,高密東北鄉實際上就是莫言的故鄉,而描述的故鄉人民正是小說當中發生的故事和出現的人物的藝術體現。莫言小說的顯著代表就是高密東北鄉,其表現了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農村的故事與人情。如此一來,民間的題材成為了莫言小說非常感性的寫作素材,其小說深深地烙上了“民俗”的印記。
(三)莫言創作小說的創新意識原因
縱觀莫言的小說作品,常常以農民式的口語形式來敘事,也具備荒誕怪異的魔幻化藝術表達方式,并且應用非常有特色的鄉土語言寫作手法,這導致其小說語言具備顯著的民間口語風格和特色。而莫言自身的生活感受、文學主張、文學創作意識等直接影響到了其小說語言的民間化特色,其并非受到傳統寫作風格的束縛,而是注重創新和突破,從而能夠在小說語言中富有開拓性。對于莫言的小說來講,整體的指導風格與思想意識是隨意性,而恰恰是由于這種寫作的隨意性,才使莫言的小說語言具備顯著的地方民間特色。莫言的小說很多時候都以高密東北鄉作為核心,這是莫言的故鄉,因此他要完整為讀者表達這一片土地上人們的生活狀況。
三、結語
總而言之,最近幾年,分析莫言的小說語言業已變成熱點內容。莫言恰恰是憑借自身的創作意識、苦難意識、自身成長經歷,以及受到文學批評的顯著影響作用,讓莫言切實統一了民間。并且,其通過特殊的風格與視角為讀者呈現了非常有感染力的民間語言特色,因而成為當代文學歷史上的一大亮點。莫言的作品,尤其是富有民間特色語言的小說進一步地影響到了當代的文學作品。為此,分析莫言小說語言的民間特色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其文學作品的靈性,也有助于國內小說語言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曄.莫言小說的虛幻現實主義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1).
[2]張芳馨,張福貴.莫言小說中“嬰孩”形象的詭異意味[J].社會科學戰線,2014,(01).
[3]馬蘇菲,吳錦華.莫言小說荷文翻譯隨想——從《蛙》談起[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
[4]胡密密.雜合中的第三空間——莫言小說在西方影響力要素研究的另類視角[J].宿州學院學報,2016,(11).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