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安雄
摘要:“中國夢”作為新時期國家改革發展的精神動力,對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中國夢”理論中所體現的文化軟實力,對于一個企業文化來說也同等重要,尤其是對于國有企業,事關國有企業命脈,因為國有企業所肩負的使命更為特殊。“中國夢”包含著很深厚的文化基因內涵,它不僅僅對于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文化精髓對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也有很積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國夢” 國有企業 文化建設
當前,國家經濟發展形勢錯種復雜,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日趨嚴峻。例如:企業調整生產經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日益緊迫,科技創新壓力大,資源環境約束持續增強等等,這些都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嚴峻挑戰。同時也是對企業文化發展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對于肩負國家經濟命脈的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企業獲得持久發展的動力源泉和軟實力,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既是增強企業凝聚力、樹立企業良好形象的需要,也是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全國追逐“中國夢”的浪潮中,如何從“中國夢”的文化精神吸收營養注入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將成為一個重要議題。
一、“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與市場競爭的積極力量
“中國夢”包含著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這凝聚了最強大、最廣泛的中國力量,使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流長。也正是這種堅韌的民族性格,支撐著中國人民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度過近代民族及其危難的革命戰爭時期,一直走到今天。國有企業也應當從中汲取力量,應以國家經濟主導者的姿態,奮發向上,無論何時都要弘揚自強不息、拼搏有為的企業文化,體現出中國企業的最強精氣神,釋放正能量。在當前激烈的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中,國有企業所散發出來的“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精神文化氣息,一方面促使國有企業不斷改革發展,尋求更高的作為;另一方面將很好地影響、帶動中小企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這種制度下國有企業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相對于其他企業,國有企業有著更為便利的政策優勢、資金優勢、人才優勢,因此,一些國有企業很容易憑借這些優勢養尊處優、坐吃山空,喪失進取之心,這不僅嚴重浪費國家資源還造成國有資本的流失,而且為企業形象和國家利益帶來極大損害。實現“中國夢”的過程,必須是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不懈奮斗過程,這種奮斗精神也是“中國夢”的力量源泉之一。國有企業作為承載“中國夢”主力,在社會經濟和文化建設中理應發揮先鋒軍的作用,應當把弘揚自強不息、拼搏有為的精神與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緊密結合,真正做到精神文化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
二、“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與職工的主體地位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孟子就提出“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民本思想是中國自古以來歷朝歷代治國理政的基礎和前提,統治者常把社稷與民眾比作舟與水的關系,這些思想也被中國共產黨視為執政的根基與生命線。員工之于企業猶如百姓之于國家,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員工的努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線員工的愛崗敬業。如何使員工崗位敬業,發揮好才能,積極為企業貢獻力量是企業建設文化的重要使命?“民為邦本”的思想或許對解決這個問題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使員工樹立起對本職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揚為企業和國家作貢獻的精神。企業文化的優勢在于,可以凝心聚力,利用企業精神內涵把員工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擼起袖子為了共同的目標奮勇前行。事實上,企業員工的凝聚力的基礎是企業的利益的均衡。企業文化的凝聚力來自于企業根本利益和長遠目標的正確選擇。如果企業的文化建設既符合企業的利益,又符合絕大多數員工個人的利益,即是一個集體與個人雙贏的思想,那么說明這個企業凝聚力產生的利益基礎就具備了,企業發展的動力也更充足。
三、愛國主義精神與企業文化價值觀念
儒家思想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理念,并孕育出中國人效忠祖國的價值追求。范仲淹、岳飛、林則徐等等,他們身上強烈彰顯了效忠祖國的價值追求。熱愛祖國、報效國家的愛國主義思想是推動古老中國不斷前進的動力,是凝聚最廣大中國勞動人民集體力量、集體智慧的精神源泉,也是中華文明呈現強大生命力的思想基礎和中華民族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精神支柱。愛國主義也應當而且必須成為國有企業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這對于中國夢的實現和中華民族的崛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當前國家經濟飛速發展階段,國有企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近年來,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已逐漸成為社會熱點問題之一,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度。部分國有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抓不牢、抓不實,正面導向文化缺失引發出來一系列問題,直接影響了企業的持續健康穩健發展,如再不遏制和消除這些腐敗,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必將受到嚴重影響,成為造成國家不穩定的因素。國有企業中發生的腐敗問題就是不愛國的表現,就是在殘害國家。因此國家擴大反腐面,加大反腐力度,集中查處了一大批國有企業領導干部,以維護國有企業的發展,進而維護國家的穩定發展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國有企業要想長久穩定發展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國家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這要靠企業文化建設來實現,要從愛國主義傳統文化中吸取力量,要在全民追求“中國夢”的過程中發揚光大。同時引導員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真正把個人命運和企業命運、國家命運緊密結合起來。
綜上,在新的時代,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應當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不能脫離中華傳統文化,必須緊緊依附、扎根于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否則,企業文化將會變成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中國夢”是國家在長時間分析中國國情和深厚文化積淀的基礎上提出的偉大論斷,它是立足于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脈絡和中國人從古至今的夢想追求,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反映。國有企業文化使命與“中國夢”的文化精神是一脈相承的,要把“中國夢”的精髓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這是與企業經濟發展旗鼓相當的重要工作,也對于國有企業實現社會責任并且創造更多社會財富有極大幫助。
(作者單位:廣西建工集團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