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娟
摘要:對比分析關于第二語言習得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母語的負遷移”,主張對比分析的學者認為,學習者的母語在學習者習得第二語言的過程中將產生極大的影響。母語負遷移的現象在語音、詞匯、語法這幾個層面都存在。本文主要從漢字習得方面來看母語負遷移對對外漢語漢字教學造成的影響,并提出了一些解決這些問題的相關對策。
關鍵字:母語負遷;對外漢語;漢字教學
一、母語遷移
語言遷移理論于 20 世紀 50 年代提出,是對比分析理論關于第二語言習得的一個基本假設。經過三個階段的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們關于母語遷移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的看法已經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遷移被看作是一個復雜的、受很多因素影響和制約的一個認知過程,而不再是指母語對目的語的機械遷移。二語習得遷移理論認為,母語對目的語的影響既有正遷移作用,也有負遷移作用。本文主要是寫母語的負遷移對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方面的影響。母語負遷移指的是在學習者學習外語學習的初級階段,由于不熟悉目的語規則,只能依賴自身所了解的母語的語音、語法、詞匯等方面的規則來學習目的語,因而同一母語背景下的學習者常常會出現相同或相似的偏誤。母語負遷移對漢字教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漢字字音和寫法這兩方面。
二、漢字習得的困難及產生原因
我們知道,對外漢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留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與交際運用的能力,漢字教學在漢語教學中主要承擔的教學任務是對留學生讀寫能力和書面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漢字教學的成效直接影響到留學生漢語書面語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最終影響到漢語教學的整體質量和學生的漢語水平??梢姖h字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符號系統,是書面漢語的載體,是書面漢語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也就是說,學寫漢字,是每個學習漢語的留學生必經的一個過程。但是學寫漢字,對于外國留學生尤其是對“非漢字文化圈”的留學生來說,是學習漢語過程中最大的難點。這也使得好多學習漢語的留學生能說漢語卻不怎么會寫,也不愛學寫漢字。這是主要是因為,漢字是一種特殊的意音文字體系,與用字母讀音來識記的表音文字相比區別很大。一個漢字是由形、音、義構成的一個結合體。漢字的字音字形、每個字的結構、書寫方法和順序等方面的特點,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使用的字母文字的特點迥然不同。因此,對于“非漢字文化圈”的外國留學生來說,特別是對于零漢字基礎的處于初級階段的留學生來說,漢字復雜的組合結構,繁多的字數,更是讓他們覺得漢字難以辨認,而且還很難記住、很難書寫。因而這就讓漢字教學成了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問題。
漢字難學,既有漢字現狀的客觀原因,也有教學方面的主觀原因。從客觀方面來看,漢字本身存在著許多難學的因素。一是漢字屬于表意系統的文字。它不同于表音文字能夠“聽其音而記其字,也能見其字而發其音”,這對外國留學生尤其是“非漢字文化圈”的留學生來說是很難識記的。二是因為漢字是形體復雜的方塊結構。漢字無論筆畫多少,它所有的筆畫都在同樣的方塊中,而不是像呈線性排列的拼音文字那樣,書寫起來單詞有長有短。一個方格內的漢字是由很多縱橫交錯的筆畫組成的,結構復雜。在書寫的時候,筆畫的相交、相離或者相接關系的變化,都會形成一個新的漢字;此外,筆畫或部件在字中的相對位置也不能夠隨意的改變,在書寫時一點小小的差別就會導致錯別字。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漢字結構在嚴密性和多變性這兩方面,都遠遠超過了拼音文字。三是漢語同音語素比較多,這讓很多留學生常常能聽懂卻寫不出正確的漢字。另一方面,形體與讀音相近的字也會讓留學生區分不開,易讀錯、寫錯。除此之外,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一個漢字有很多不同的寫法(即字體不同),現在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雖然用的都是漢字,但大陸使用的是簡體字,而臺灣香港等地使用的卻是繁體字,像這種繁簡字體就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加留學生學習漢字的難度,降低他們學習漢字的熱情。
漢字難學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學習者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在本國語言中有漢字的外國學生學習漢字時,學習者容易受母語中漢字的用法和寫法的影響。以日語為例,日語中的“気”“強” “圧”“稲”“営”“栄”“汚”等字的書寫與漢語中的“氣”“強”“壓”“稻”“營”“榮”“污”的書寫只有細微的差別,這些細微的差別很容易讓學生在書寫漢字時寫錯。另一方面,本國語言中有漢字的外國學生在學習并運用漢字的過程中也會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盡管在日語中,有很多字詞的寫法與漢語一樣,但多數的字詞在意思方面與這個字詞在漢語中的意思不同,有的還有很大的差異。同形同義的詞對于日本學生來說很容易掌握,但同形異義的詞就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阻礙。例如:同樣是‘“先生”這個詞語,日語中是老師、師傅的意思。但是在現代漢語中“先生”卻是對成年男性的稱呼。日語中“愛人”的意思是愛人、情人,情夫、情婦。而在漢語中“愛人”的意思卻是丈夫或者妻子。日語中“新聞”的詞義是報紙,而漢語中的“新聞”值得卻是一種對以往和最近發生的事情進行的報道的媒介。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同形異義的漢字對像“漢字文化圈”這樣的學習者所造成的負遷移是很大的。在交際過程中,這種母語的負遷移可能會引起說話雙方產生誤會,也會讓他們不能清楚而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漢字是字音、字形、字義三位一體的表意文字,在理解漢字意義或者在書寫時出現錯誤,就會影響學生的表達與理解能力。所以在學習漢字時,它的音、形、義都是不能忽視的,任何一個部分都是不能出差錯的。
而對于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而言,學習漢字會比日韓等國家困難得多。漢字是由不同的筆畫和部件組成的,筆畫和部件組合方式不同,就會導致一個字變成另一個字,比如“日”與“曰”,“下”與“卞”,“未”與“末”,“夫”與“天”,“甲”與“由”等,另一方面,漢字屬于表意體系文字,而且形聲字特別的多。形聲字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聲符表示讀音,意符表示字義,而隨著漢字的簡化,很多字已經看不出聲符和意符了,讓學生根據字的字形判斷出字的讀音對于中國學生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遑論沒有接觸過漢語的外國學生了。也就是說這些學生在學習漢語時不能像學拼音文字一樣,可以根據單詞的書寫格式而讀出它的字音,漢字的“音”和“形”之間的對應關系主要依靠機械記憶。而當非漢字文化圈的留學生學習漢字時,除了要像他們學習母語那樣,把漢字的語音與字義聯系起來,還要把漢字的字音與書寫形式以及書寫形式與字義聯系起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們學習漢語的難度。
從主觀方面來看,一是從教材編寫到課程的設置上,漢字教學在漢語教學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小。教材涉及漢字筆順教學的方面比較少,主要還是靠老師一筆一劃在黑板上演示來教授。而老師在課堂教學時,也不太注重筆順教學,或是僅僅單調地寫出一個字的筆順,讓學生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學生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寫,缺乏趣味性,這也會讓學生不愛學習寫漢字。二是漢字教學采取的授課方式,漢字教學授課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隨堂漢語課,一種是單獨設課。隨堂漢語課沒有獨立的漢字教材,只依附于漢語教材。而單獨設課所使用獨立的漢字教材,主要以選修課的形式根據學生的學習意愿單獨開設,隨文識字是現在漢字教學的普遍做法。另一方面,對于有無漢字背景、不同漢字背景的學生來說,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的要求都是不同的。采取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授課方式,在教學側重點和難點上沒有加以區分,缺乏針對性,會讓一些有基礎的學生失去上課的熱情,不利于學生學習漢字。
三、解決上述漢字教學問題的辦法
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找到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換句話說就是要找準學生學習漢語的動機,動機是驅使人們活動的一種動因和力量。讓學生喜歡學漢字,喜歡寫漢字,或者說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好漢語,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做法:
一、在漢字教學時,可以從文字的發展歷程入手,從象形字(甲骨文)開始,可以多寫幾種字體,讓學生了解一個字的來源與形體的演變。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課程的趣味性,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同時也能增加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有助于學生識記漢字。除此之外,還能讓學生對中國的文字文化、歷史有一定的了解。
二、可以播放一些簡單的、有代表性的中國歌曲,例如《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等,這些歌的歌詞朗朗上口,旋律優美,能讓學生更快更好的認識并記住漢字。而且,這些有中國古韻的詩歌,在學生以后的學習之中,能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幫助,可以增進他們對古代文學的認識和理解。
三、可以定期舉行一些漢字聽寫比賽或者把字拆開為幾個部件讓學生來重新組漢字等趣味小游戲,對贏得比賽的人可以獎勵具有中國特色的小獎品,對輸了的人可以讓他們唱中文歌,或者是讓他們詩朗誦,也可以讓他們用漢語講故事。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良好競爭,以及增強他們自主學習漢字的動力。此外,還能檢驗學生學習的情況。
四、針對漢字文化圈的學生,可以把他們的母語與漢語相同、相似和相異的部分做成一個表格,可以讓他們更直觀的觀察和理解他們的母語與漢語的區別與聯系,有助于他們更好更快地學好漢語、運用漢語。
四、小結
外國學生在學習漢字時覺得漢字難學難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母語負遷移對漢字教學有一定的影響。具有表音文字體系背景的學生在進行漢語學習時的難度大于表意體系背景的學生。本文針對此點提出了一些關于漢字教學的具體建議,希望對今后的漢字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劉詢.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2014.1重印).
[2]黃伯榮,廖序東 主編 現代漢語(增訂五版 上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012,6重?。?
[3]呂必松.漢語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8.
[4]周健,主編.漢語課堂教學技巧325例[M].商務印書館,2009(2014.9重?。?
[5]王建勤,主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商務印書館,2009.
[6]馬月.從漢字文化圈國家母語文字與漢字的關系看對外漢字教學的針對性[D].昆明:云南大學,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