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瑩
摘要:趙本山表演的小品中較多地使用了東北方言詞語,小品主要使用了方言擬聲詞、兒化韻詞以及AABB式重疊詞。這些詞語為小品增添了幽默搞笑的喜劇效果的同時也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喜愛。
關鍵詞:趙本山喜劇小品;擬聲詞;兒化音;AABB重疊式形容詞
眾所周知,東北方言是我國七大方言之一,在方言中占據重要位置。東北方言具有簡潔生動、形象喜人、富有節奏感的特點,這些與東北人本身所具有的豪邁、幽默、直率、風趣等性格特點有很直接的關系。而在趙本山的喜劇小品中較多地使用了大量的東北方言詞語,其獨特的詞匯形式與其中鑲嵌的文化背景相互映襯,展示了東北人獨特的生命氣息,同樣也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我們共考察了趙本山往期小品十三部:《賣車》《相親》《策劃》《三鞭子》《拜年》《火炬手》《不差錢》《功夫》《說事》《鐘點工》《賣拐》《小崔說事》和《捐助》。除此之外,還參考了萬菁的《趙本山春晚小品中東北方言運用芻議》、王瑩雪的《試論東北方言小品中的言語幽默》、阮明慧的《從東北方言詞匯與普通話詞匯錯位角度看喜劇小品》等幾篇論文,他們主要研究了趙本山喜劇小品臺詞中的語音和語法。本文以趙本山喜劇小品為研究對象,收錄方言擬聲詞、兒化韻詞、以及AABB重疊式形容詞共263個,研究其小品中方言詞使用的效果。
一、趙本山喜劇小品中方言擬聲詞的應用
語言中以語音形式對自然界的聲音進行模擬而形成的詞為擬聲詞,而方言擬聲詞在趙本山喜劇小品中的應用極為常見,使小品更加形象生動,富于表現力、感染力,成為其小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分別從《賣車》《相親》《策劃》《拜年》和《三鞭子》中選取了七個典型的擬聲詞進行分析探究,探析其所展現的效果,以便更好的研究趙本山喜劇小品中方言擬聲詞的使用。例如:
(1) 趙本山:“一個醉漢喝醉酒之后拿起這么大一塊石頭朝電視機砸去,只聽‘咵嚓(kua cha)一聲,電視一點兒沒壞,請問為什么呢?”( 《賣車》 )
(2) 趙本山:“鄉長你記著不?送你那天我是村里的代表嘛,記得那是七月份連雨天,那雨下得‘嘩嘩(hua hua)的,就聽‘咔嚓(ka cha )一聲大雷,范鄉長誕生了!”( 《拜年》 )
(3)宋小寶:“這個心啊,‘咣咣(guang guang)地這個跳啊。”( 《相親》 )
(4)趙本山:“山里的西紅柿賣不出去啊,老百姓急得‘哇哇(wa wa )哭啊!”( 《三鞭子》 )
(5) 宋丹丹:“過去俺家那只雞,走路那是挺胸抬頭,器宇軒昂,‘咔、咔、咔(ka ka ka ),現在走路成這樣的,‘嘚兒、嘚兒、嘚兒(der der der ),后來才明白,他在那練簽名兒呢!( 《策劃》 )
以上均為趙本山喜劇小品中方言擬聲詞應用的例子,其中“咵嚓”“咔嚓”“嘩嘩”“咣咣”“哇哇”“咔咔咔”“嘚兒嘚兒嘚兒”為擬聲詞。
例(1)中的“咔嚓”是對石頭砸到地板上聲音的真實性描寫。此擬聲詞的運用,能夠引導觀眾情緒,使觀眾獲得更加愉悅與真實的情感體驗。
例(2)中的“嘩嘩”與“咔嚓”是對自然界雷雨聲音的真實反映,將其運用于臺詞中,能夠真實地反映當時的雷雨天氣,雷聲直響,大雨直下,將小品所需要環境進行更加平實卻又生動的描寫,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
例(3)中的“咣咣”不是實有的聲音,而是以相似的心理感覺為基礎的,表現為人在極度緊張的時候,心臟就會跳動得很厲害。這種相似引起人們的聯想,想到咣咣的聲音,實際上是有點夸大事實了,但就是這種就是以夸張的手法制造出來的夸張效果,恰到好處的變成了小品表演者想要達到的幽默效果;
例(4)中的“哇哇”表現為嚎啕大哭所產生的聲音,更表現了一種真實的情感體會,表現出西紅柿賣不出去時農民內心的渴望與焦急;
例(5)中的“咔咔咔”“嘚兒嘚兒嘚兒”是宋丹丹在表演的時候一邊學公雞走路一邊發出的聲音,分兩次表演不同肢體動作的同時加上不同的擬聲詞,更加生動的表現了公雞下蛋前后的生理狀態,又把公雞下蛋前與下蛋后的“心理”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令觀眾捧腹大笑。
二、趙本山喜劇小品中兒化詞的應用
兒化是在漢語普通話中有許多詞匯的字音韻母因卷舌動作而發生音變現象。有一類兒化的作用是表示喜愛、親切。例如:臉蛋兒、花兒、小孩兒、電影兒。還有一類的作用是表示少、小、輕等狀態和性質。如:米粒兒、門縫兒、蛋黃兒。在趙本山的喜劇小品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兒化音,這些兒化詞把東北方言的親切、幽默和節奏感體現得淋漓盡致。本文選取了五部趙本山的喜劇小品所收的方言兒化音詞語,選取其中10個典型詞語進行分析,分別有:
(1)趙本山:“我不能,老伴兒(表示親切),我不管啥樣都是你的人啊,老伴兒(表示親切)。(《火炬手》)
(2)趙本山:“干啥玩意兒(典型的東本方言,意思是做什么呢),吵吵巴火的,讓狼攆了是咋的?”(《火炬手》)
(3)趙本山:“我剛開始來都誤會了,哪有這打(da二聲)扮兒(表示輕松詼諧)的。”(《不差錢》)
(4)范偉:“組團兒(表示親切輕松)忽悠我來了。”(《功夫》)
(5)范偉:“你整歌詞兒(表細小)干啥啊,有什么話快直接說。”(《功夫》)
(6)范偉:“這塊表戴在我手上就沒走過字兒(表細小)。”(《功夫》)
(7)趙本山:“劉德華。就你呀找人嘮嗑兒(典型的東北方言,意思是聊天,表示親切)呀。”(《鐘點工》)
(8)宋丹丹:“因特兒(表示喜愛)網呀。”宋丹丹:“靦腆型兒(表示親切)的。”(《鐘點工》)
小品中的語境決定了兒化所表示的具體含義。以上八條所舉的實例都是兒化詞在趙本山喜劇小品中的應用,體現了東北方言活潑可愛、幽默詼諧的特點。大多數東北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使用兒化詞,根據語境的不同,其兒化詞所表達的意義也有所不同。所以兒化詞的使用也豐富了東北方言的語義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