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霞
一、選題與立項
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知道英語完形填空題是英語學困生的一個軟肋,也是失誤率最高的一道題。詞匯在語境中的運用與正確選擇也讓學困生退避三舍、望而生畏。通過前測和問卷調查,我了解到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除了學困生的詞匯量欠缺導致語篇理解障礙之外,他們還缺乏基本在語篇學習詞匯的學習策略及利用標志性詞的解題技巧的,導致他們在完型填空中不能合理的聯系上下文,平時背的短語只會生搬硬套,根本不考慮前后文,主觀臆斷從而出現失誤。因此我確立了《高中英語學困生完形填空中詞匯在語境中的運用策略》為子課題。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學困生學增強解題信心,掌握詞匯在語境中的解題策略,讓他們坦然面對完形填空這一題型,不再望而怯步。
二、制定研究方案
研究內容:
(一)研究學困生完型填空中詞匯運用失誤的原因和表現。
(二)研究教學法:研究詞匯在語篇中的具體方法,標志詞匯、短語、詞的復現(原詞、指代詞、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或概括性詞)在語篇中所起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
1.文獻學習法:學習大量有關文獻,分析資料內容,借鑒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掌握此類研究的發展趨勢。
2.問卷調查法:在準備階段和實施階段,給學生發放問卷,調查學困生的實際水平,究竟學困生在本專題研究范圍內哪些掌握的好,還有哪些欠缺。
3.個案分析法:追蹤一部分學困生,分析他們在解題時遇到的詞在語篇中所涉獵的具體問題。
4.實踐總結法:在課題研究中,根據學生的表現,隨時隨地的做出總結,以致最后形成一整套的策略。
三、建立參與研究小組
在學校科研室及英語課題組負責人的領導下,積極熱情地參加到課題的研究
工作中,并與研究相關子課題的同志共同研究、交流學困生完型填空解題策略的培養和訓練經驗,互相取長補短。
四、邀請專家進行課題論證
于2014年4月24日在撫順市第二中學二號會議室舉行開題儀式,評議專家有李向國、趙忠友。專家對課題進行如下論證:
1. 這是一個小課題研究, 同樣消耗大量的精力, 需要做過細的工作。
2. 學生心理障礙及其成因的分析:主客觀因素的分析如為什么別的學生能學好,而學困生卻有問題;學困生有哪些心理障礙;與其他題型相比較,針對性更強;是一道題差,還是都差,一道題差應該怎么辦,各個題都差怎么辦,是不是純粹的心理問題。
3. 突出題型技巧,但是技術路線比較多,需要研究影響學生成績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哪些?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性格、情感、身心素質 外部因素:試題結構、難易搭配、教師、教材、研究氛圍
4. 學困生轉化策略的切入點: 非智力因素的干擾:構建學困生內部動機系統,培養自我調控的能力, 注意力的訓練 。教師的教學行為上做的研究投入多少(與以前相比較)---通過什么方法提高效率。
5. 標題有待商榷,標題語法上不通,表述上不夠嚴謹。
6. 核心概念界定:把“解題能力”和“高中學困生的解題能力”界定出來。
7. 研究內容:表達過于簡單,都是短語。突顯學困生的特點不突出。 困難在于哪里?現實情況的表現是什么?原因分析之后是對策的準確、詳細研究。學困生的特點不突出。
8. 研究方法中不用分時間段, 只保留個案分析法和實踐總結法。
五、組織實驗研究的前測、摸底調查及分析
(一)學習文獻
在進行前測和問卷調查之前,課題組所有成員共同協作學習:《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格式塔理論和國內已取得科研成果的課題內容—《高中英語完形填空錯誤分析及教學啟示》(郭平)以及10篇重要參考文獻等。學習同時,完成對這些文獻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摘錄,所學習的理論為之后的課題研究提供了理論保障,也幫助和促進了課題的實施。我以這些文獻為理論依據,加以充分利用,準備好開始研究課題。
(二)前測與問卷
為了了解學生完形填空詞匯運用的能力,從而得到直接、真實而有效材料來分析學困生詞匯掌握及運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仔細分析李堃出的前測卷并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問卷主要從問卷調查(抽樣調查30人)四個方面來了解:
1.在完形填空中你是如何選擇詞匯的?2.你知道在語篇選擇詞匯的策略?3.多長時間做完一篇完形?4.你做完形填空最大的障礙是什么?你如何應對的?對學生的情況作以了解、分析。同時,從題型來看,學生答題準確率不高,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有的學困生詞匯有限,80%邊讀邊做,連唬帶蒙,10分鐘完成,準確率可想而知。有的即使會單詞,沒有掌握在語境中根據上下文理解。也看不很透徹,導致部分學生答題用時較長,正確率也不理想。
六、研究準備階段感想
我在這一階段做了有很多實驗準備工作,感覺收獲很多,具體總結如下:
(一)充分了解了下一步進行實驗所需的信息,明確了下一階段實驗的方向。通過前測和調查問卷,我了解到學生詞匯在完型填空語境中運用存在的具體問題,同時通過學習相關課題及論文資料,也明確了我們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增強對實驗能夠順利進展的自信心。經過實驗前期的充分準備,我獲得了包括實驗實施中所需的方案,研究方法及各種數據,使我對本子課題研究能順利進展更加自信。
七、研究實施階段建議
經過和課題組其他同志交流,我也收獲了很多寶貴的建議:
(一)課題成員共同研究,雖然分工不同,專題研究的角度不完全一樣,課題組老師的互相幫助對個人的研究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繼續加強理論學習,細致研究和課題相關的內容,提高個人的理論水平,把最合適的理論應用到實施過程中。
(三)邊實踐研究邊總結,從而與時俱進的向學困生傳授最新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