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娣
摘要:俗話說:“良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初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新課的引入尤其重要,新課的引入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引出該節課所要教學的內容。通過師生的互動,把學生領到未知的數學世界,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求知識欲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導入;藝術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前幾分鐘的教學內容的設置能不能讓學生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學生有沒有興趣跟老師一起愉快地學習完一節課的內容,同時也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
一、直接導入新課
直接導入新課是指教師在講解新課時直接出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直接將學生帶到學習數學的環境中,讓學生注意教師的提醒,了解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直接導入在以前的教學中經常使用,授課開始就接觸教學內容的主題,點明本課所講問題的重點及中心,盡可能使學生心中有數、一目了然的一種常見方法。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程的解法-直接開平方法”時,在復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等基本知識后,直接提出問題:“對于形如 的方程,如何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情形“a=b(a、b為常數且a≠0)的解法”,然后導出新課題:“直接開平方法”。
二、聯系實際導入
數學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產實際,而生活實例又生動又具體,因此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或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學習材料,把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實例作為認識的背景材料,導入課題,不僅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盡快喚起學生的認知行為,促成學生主動思考,為課堂的后繼實施作好準備。聯系實際的目的是使學生所學的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聯系起來,從而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加深對間接經驗的理解和掌握。在學習行程問題中的“順流逆流”類應用題時,問學生:“你在河流中游泳時,往上游快還是往下游快些?為什么?”由這些實際上的例子引入,學生容易產生親切感,不會覺得數學知識乏味的同時,對間接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會更好。
三、采用類比的方法導入
采用類業的方法導入的教學方法,是將以前學過與即將學習的有聯系的新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然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例如:在講“圓的對稱性”時,先復習軸對稱圖形的內容,即如果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后,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前面我們用折疊的方法研究了軸對稱圖形,今天我們繼續用前面的方法來研究圓的對稱性。這樣的引入,學生能從所學知識的復習中,發現一串新知識,并且掌握了探究圓的對稱性的方法。當然,此法中與學知識的引入并非簡單的重復,而是所學知識的深入和新知識的誘發;學過的知識是基礎,新知識是拓展與新的構建。它不是教師生硬地灌輸,而是學生思維的自然發展,水到渠成。
四、游戲導入法
游戲能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手腦并用的協調能力. 少年兒童在游戲時往往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們主動參與游戲,興致勃勃,在這個過程中,游戲的趣味性是誘發興趣的關鍵. 如果我們將一些數學問題改編為有趣的學生游戲,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自己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必然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如,在“可能性的大小”教學中,我讓每個學習小組模擬現實情境做轉盤游戲:課前將轉盤分成大小不等的幾個扇形,并分別涂上紅、綠、黃、白四種不同的顏色,它們分別表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謝謝參與,再在課堂上讓各個小組都動手做轉盤的游戲,并對中獎結果作了記錄. 游戲后,我問學生:“你在轉出結果之前,頭腦里會想些什么?”學生必然會說:“猜我會得什么獎.”“可能得什么獎?”我緊接著問. “有四種可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謝謝參與.”“每個獎次出現的可能性相同嗎?”“不相同,圓心角越大,可能性越大. ”……學生通過玩游戲,加深了對可能性的理解,充分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一樣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事件發生的條件決定的,而不是運氣的問題. 這樣的處理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也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在講授新課前,根據課題內容設置問題,讓學生產生質疑,急于尋求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新知的欲望。這種方法較為常用。如在教學九年級上冊《生日相同的概率》時我安排了這樣一個問題:《紅樓夢》62回中有這樣一段話:探春笑道:“到有些意識,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幾個生日,人多了,就這樣巧,也有三個一日的,也有兩個一日的…過了燈節,就是大太太和寶姐姐,他們娘兒兩個遇的巧□。”寶玉又在旁邊補充,一邊笑指襲人:“二月十二日是林姑娘的生日,她和林姑娘是一日,她所以記得。”就這一段話,提出問題:在幾個人中,有兩人生日相同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即幾個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少呢?故事中情境是一種必然還是一種偶然?帶著這一歷史上有趣的問題從而引出該節課的課題――生日相同的概率。這樣適當增加趣味成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總之,新課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多種多樣,這里所說的幾種導入方式只不過是我的一點粗淺體會。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靈活、恰當地運用不同的導入方法,使學生覺得數學好學、易學,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中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解祥海.初中數學自主性學習意識培養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1(22).
[2]姜春桓.初中數學數形結合的教學探索[J].考試周刊,2011(22).
[3]戴榮平.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激勵性教育[J].考試·教研,2011(04).
[4]安修杰.重視數學模型教學 培養學生數學能力[J].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01).
[5]屠麗娟,胡小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活學生學習熱情——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