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紅
摘 要:初中階段英語屬于一門基礎性學科,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價值。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需格外關注學生自信心的培養,使其對英語語言的學習充滿自信心,以免產生不良學習情緒,影響整體教學質量。以多年的教學經驗為結合點,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信心進行淺析,并列舉一些適當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生;自信心
現階段,英語是全球通用性語言,在國際交流和經濟貿易中越來越重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意識到培養學生自信心的重要性和意義,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英語語言內在的人文精神,形成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并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為此,初中英語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自信心,使其敢于開口講英語,得到充分的語言輸出和輸入訓練。
一、積極暗示,進行良好的師生交流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運用積極心理暗示法,誘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并提升課堂學習效率。雖然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少信息都是通過語言來實現的,但是教師可靈活利用音調手勢、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等體態語言,以不影響課堂教學節奏為前提,產生更加順暢的暗示與交流效果。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產生積極影響,尤其是在問答環節,當他們回答正確和見解獨特時給予積極評價。
舉個例子,在講授“Whats this in English”時,當學生能夠認識和掌握本單元的新單詞:map,cup,ruler,pen,orange,jacket,以及名詞的冠詞基本用法之后,教師可引領他們學習辨認物品的句型: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Its a/an ... 在提問時,若學生神態大方、聲音響亮、物品單詞正確,教師可豎起大拇指表示肯定;當他們回答自然順暢、發音準確可利用“V”的手勢以示贊許;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則應輕微搖頭且用充滿期待的目光投向他們,鼓勵學生再次回答,使其在交流對話中逐步樹立自信。
二、傳遞情感,注重營造積極氛圍
新課程理念下其中一個教學目標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信心就屬于該教學目標。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自身情感去誘發學生情感,在雙方情感交流中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釋放壓力和舒緩緊張情緒,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逐步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初中英語教師在面對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學生時,需關注差異化情感傳遞方法的英語,使其充分感受到教師的善意與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與自尊。
比如,在學習“When is your birthday”過程中,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個老年人過生日的視頻片段,引出本單元的教學主題,讓學生明白birthday的意義和重要性,初步體會到關愛家人、孝敬父母以及關心身邊人的情感意義。接著,教師可與學生一起平等對話交流,自由暢談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員?是否知道他們的生日?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兄弟姐妹等,借此傳遞情感教育,在課堂上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如此,教師放低身態和學生交流對話,為他們傳遞親情情感認知,能夠縮短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并為后續語言輸入教學做好鋪墊,使其滿懷信心,踴躍參與學習。
三、因人而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由于情感狀態、智力水平和成長環境等存在著差異性,初中生在學習英語知識過程中也表現出明顯不同,針對這些客觀差異教師應當正確對待,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使其端正英語學習態度。初中英語教師可結合教學對象的實際水平和學習能力,設置層次化學習目標兼顧整體學生,把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有機結合,讓他們均有所收獲和成長,使其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欲望。
例如,在進行“Whats the matter”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先學習人體部位名稱,諸如arm,ear,head,back,neck,mouth等。接著學習句型:Whats the matter?I have a cold/... You should/ shouldnt ...然后模擬情境進行對話練習,逐步提升學習目標的深度,不斷誘發學習動力,樹立自信。另外,有的學生性格較內向,教師應善于發現他們的特長,提供更多表現個人能力的機會,產生自我認同感;有的則父母工作繁忙,缺乏親情關愛,教師應多關注他們的生活,獲得家長廣泛支持。
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信心,不僅是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也是新時代的教學需要,教師可從積極暗示、情感傳遞和因人而異等多方面切入,不斷優化英語教學,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增強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李謀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D].重慶師范大學,2013.
[2]馬堆山.論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J]. 新課程(中),2016(8):206.
[3]白麗麗.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J]. 亞太教育,2015(11):15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