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林
摘 要:初中階段的語文基礎知識教學是以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主要目標。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就基礎知識教學進行思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實踐
隨著教育改革的愈加深入,語文教學工作發生了一些改變。相比較傳統的語文教學來說,現今的語文不管是在教學方式還是在教學觀念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教學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但需要注意的是,對初中語文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的時候,不能對其進行隨意改革,需要立足于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在此基礎上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發揮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教學進行深入分析,以期今后的初中語文教學效果得以顯著提升。語文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基礎性作用。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愈加深入,語文教學也改變了過去固步自封的局面,開始做出一定的改變,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但應該看到的是,語文教學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使素質教育的開展受到阻礙。針對這種情況,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改善語文的教學工作,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同時,也應該注重語文教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發揮語文基礎知識對于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基礎性作用。
一、初中語文基礎性知識內涵
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初中語文基礎知識就是其中的基礎工作,也是語文教育的關鍵所在。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可能對所有語文知識都進行講授。開展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語文學習的平臺,引導學生打開接觸語文知識的窗口。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更主要是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如詞語、語法、修辭、閱讀能力等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于語文基礎知識有充分了解,繼而為之后階段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這樣的條件下,不論是語文改革還是語文教學都應該以語文知識為基礎,從而開展語文教學以及語文改革工作。
二、如何利用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進行教學
要想使現今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加高效,讓學生充分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1.注重對文中內容的挖掘
在語文學習中,需要注重對文中的細節內容進行深度挖掘。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對書本上的細節內容予以充分關注并深入挖掘,如在閱讀學習中,老師可以對文章某一個詞語的運用、某一句話、某一段文章進行細致提問,讓學生的注意力放在課本中的細節之處。這種細節問題不僅會使學生對文章的細節有詳細了解,還讓學生把握細節的同時對于文章語境進行充分把握,使學生對于文章的內容充分了解,從而使語文閱讀的教學效果更好。
2.因材施教
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他們之間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如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很強,有的學生接受能力相對來說就會差一點,因而他們之間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都會存在差異。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根據他們的接受程度、學習能力等進行積極引導,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語文學習。對于一些學習能力強、接受能力也比較強的學生給予及時引導,鼓勵他們更深層次地學習。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不太好的學生就要耐心輔導,使其充分了解課文的內容,從而創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
3.改變教育觀念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因此,現今的語文課堂依然會存在應試教育的影子。在課堂上,教師大多只注重知識的輸出,卻忽視了學生的吸收情況,使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一直不顯著。要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對這種教育觀念進行清除,教師需要積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從而使現今初中語文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得到顯著提高。一般來說,老師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進行充分認識,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行積極引導。并指導學生自主完成課文的閱讀,課文閱讀完成后,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后感,并在課堂上討論。
注重初中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給現今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深刻思考,語文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不同,它主要目標就是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培養,因此,在課堂上,老師不僅要充分尊重學生對于文章的不同觀點,尊重學生之間的思想差異,讓課堂上的不同觀點可以自由表達,還需要對語文基礎知識的作用進行重視,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打好基礎,發揮基礎知識的作用,進而使初中語文學習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錢晨.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探究[J].語數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6).
[2]鐘建華.淺談現階段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基礎的現狀與對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0).
[3]劉佩.試探語文學習興趣與語文基礎知識的矛盾[J].文學教育(下),2013(5).
[4]胡光明.淺談語文基礎教學的素質教育轉型[J].新課程(中旬),2013(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