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相琴
摘要:高中政治課的哲學常識,對于高中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不易理解。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首先必須做到讓學生樂于聽講。這時導入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在組織教學中,導入的方法百花齊放,風格各異。筆者在這跟大家交流幾種的教學過程中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導入方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導入;藝術
導入是一堂課的起始點、切入點,它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組織教學的科學而有效手段。高中政治課作為一門必修課程,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社會發展愈發得到大眾的認可,如何有效的課堂導入,也是當下高中政治教師所關心的重要問題。
一、導入新課的內涵及重要性
雖然導入新課在整個教學課中只占很少的時間(約5分鐘左右),但它關系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作為教學過程的開端,正如文章的開頭一樣,如果枯燥乏味、千篇一律,就會成為無味的開場白,于是上課一開始便會出現了冷場,教師泛泛而談,學生則興趣索然。相反,別開生面、情趣盎然、新穎活潑、機敏巧妙的導課,則會像強大的磁場,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奠定了整個教學過程的良好氛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教學效果上看,導入新課有如下三點作用:⑴凝聚指向作用。即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活動上。學生在課前的活動、思緒是多種多樣的,課間休息的十分鐘似乎意猶未盡。上課鈴響后,需要及時地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集中到的課堂教學上來。導入的首要作用在于運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⑵激發深化作用。一次精彩的導課,能激發和深化學生對課堂的興趣,使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新的教學內容產生積極的認識傾向,使其認知水平不斷提高;⑶消疑置信作用。即消除學生對新課、對學業的懼怕、懷疑心理,使學生對新課、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友好感。思維活躍不僅能降低理解上的難度,而且能消除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尊重感、敬佩感。
二、就地取材,巧用課本插圖導入
新版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本中有不少精心設計的插圖,學生對文字往往不感興趣,而對各類插圖卻興致勃勃。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利用課文插圖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必修一《經濟生活》第九課時,在上新課之前,我引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一哄而下》這幅漫畫,要求學生有順序地觀察漫畫,即由遠及近、由人到景、從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從人物的衣著動作到表情神態、從整體到局部等。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結論:一哄而下的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老年人,也有未成年人;有知識分子、政府官員,也有工人和農民;有搭上發財的小船的,也有掉在海里淹死的。但是人們仍然不斷地向發財的小船上擁擠。我問學生:“他們為什么拼命向發財的小船上擠?有無制止這種現象的方法?我們學習了這一課,我們就會知道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及其解決方法?!蓖ㄟ^學生自己的深入仔細的觀察及教師的引導,學生學習這節內容的積極性非常高,興趣非常濃。
三、時政新聞、熱點事件導入
平時課后與一些學生聊天,提起“日本大地震”、 “利比亞局勢”、“溫州動車事件”等時他們津津樂道,并且他們的一些看法有時也很犀利,有時聊得欲罷不能??墒巧险握n時卻顯得無精打采。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教師過于注重傳授,而忽視以時事新聞、生動事例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如在學習《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時,上課開始我就播放了有關利比亞戰亂局勢的新聞視頻,然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美國及歐洲一些國家不惜代價插手利比亞內政呢?這背后的實質是什么呢?于是學生便有了話題,議論紛紛。然后我告訴學生:“要想解開這一謎團,那就讓我們一起走入今天的新課吧!”
四、溫故知新導入法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導入方法。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通過復習舊知識,承上啟下來導入新課。一方面,它通過對舊知識在新課前的簡單再現,有利于學生牢固地掌握舊知識;另一方面通過新舊知識的前后聯結,使課堂教學自然和諧,避免新知識出現的突然性和孤立性。“溫故知新”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筆者在講授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這一內容之后,布置一道題為“用人如器,各取所長”的材料分析題,讓學生思考材料體現哪些哲理。在講授新課之前,通過對舊知識的回顧,學生清楚材料體現了矛盾普遍性原理。教師因勢利導,再具體分析材料中每個人的矛盾都不相同,具有自己的特點,以此引入“事物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這一新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溫故”的基礎上“入題”、“知新”。
五、利用生活實例設計導入語
政治學科在大多數學生的眼中都被看作是一門理論性較強,而缺乏實用性的學科,也正是因為這個偏見,導致很多學生對政治學習缺乏興趣,大多數學生學習政治學科的方式都是以死記硬背為主,而無法真正領會政治學科的精髓,無法在學習思想政治的過程中獲得自身素質的真正提升。針對這個問題,在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生活實例來設計導入語,使得學生改變對政治學科的偏見,并對它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給學生講到《影響價格的因素》這節內容時,就從與每個人都密切相關的“豬肉的價格”來入手,簡單給學生講述了近年來豬肉價格變動的概況,然后提出問題:為什么豬肉的價格會發生這些波動?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通過這樣的導入內容,使得原本理論性很強的知識似乎突然與每個人都發生了密切的聯系,從而令學生感到原來課本上的知識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就這樣,自然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課堂導入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更也是一種創造。教學中,我們做教師的要勤于鉆研,積極總結,精心設計,努力優化課堂導入,不斷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明 南.淺析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導入方法[J].新課程,2013
[2] 劉俊虎.高中思想政治課導入新課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4
[3] 張有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對比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年11期
[4] 李明蘭;強化問題意識 培養創新人才[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5] 楊建華,陳鵬. 現代教育學[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6] 張建文.思想政治課程與教學論[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7] 李想. 思想政治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D].遼寧師范大學,2013.
[8] 呂雅敏. 關于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中師生關系的思考[J]. 新課程(中學版),2009,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