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科技館是學校的第二課堂,承擔著為公眾普及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質的重要職責,特別提升學生科學素質方面具有學校不可替代的優勢。開展科技館工作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方面是科學教育理念的不斷創新,本文以新疆科技館為例分析科技館目前開展科普活動與學校科技教育的現狀,探討今后科普教育活動發展的方向,為進一步推進科技館事業的發展,特別是科普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行粗淺的探究。
【關鍵詞】科技館 科普教育活動;探究
近十年來中國科普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特別是深化改革之后,科技館建設尤如雨后春筍迅速建設,科科技館事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現目前,有關科技館科普活動的開發,特別是針對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活動的開發,還不能滿足于青少年對科普知識的需求,科普活動的開發,相對滯后于科技館的發展。研究科技館科普活動的開發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有必要引起我們科普工作者,特別是科技輔導員的重視,開展深入廣泛的研究和討論,為今后進一步推動科技館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一、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加強及對創新型人才的重視,全國科技館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建設,而科普教育活動是科技館工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說展品是科技館的核心的話,科普教育活動則是科技館的靈魂。展品的單一性解決不了觀眾對科技館的持續關注度,而科普教育活動則是對他的一個有宜補充。科技館還承擔著對公眾進行非正規教育的職能,科普教育活動體現科技館科普教育的原則,科普教育最本質的特點是傳播科學知識、培養公眾的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和能力。
二、科普教育活動與學校科普教育的現狀
1.學校組織學生到科技館參觀難。學校是正規的教育場所,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場所,同樣也開設了科學課,但科學課的開設每周兩次,科學老師對學生的科學課主要是傳授知識為主,在對青少年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上與科技館還有差距。而新疆科技館在這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學校組織學生前往科技館上科學課是一種非學好的形式。一是安全問題。新疆維穩工作形勢嚴竣,組織學生前往科技館開展科普教育活動要從學校到教育局逐級審批,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二是經費問題。學生的出行避免不了租車問題,學校本身沒有自己的經費,如果向學生收費,又存在亂收費的現象。三是組織困難。組織學生進科技館需要各班老師及同學的積極配合,存在占課等問題,學校組織集體活動,一旦發生事故,責任重大。以上是學校組織學生參觀存在諸多的困難。
2.學生集體參觀科技館存在溜一圈就走的現象。學生一般由學校在“六一”前后組織開展活動時來科技館參觀的較多,因受時間及學生多,科技輔導員少等問題,一般都是由老師帶著同學們走馬觀花地看一下,沒有與展品進行深入地互動,有的學生對這部分展品有興趣,有的同學對那部分展品有興趣,但往都因為時間的關系,也只能看一看,簡單的操作一下,沒有深入了解與動手探索的機會,往往只是為了參觀而參觀,沒有很好地有效利用科技館的科學課的第二課堂的作用。
三、深化館校合作是科技館發展必經之路
我個人認為科技館應與學校間架起一座科普教育的橋梁,學生進科技館是有著諸多的困難,那么是否可以嘗試科技館將科技輔導員派到學校去開展活動等,創新活動的形式、內容與渠道,探索出一條適宜現今社會的館校合作的道路。
(一)建立科普教育活動進校園工作機制
為解決學校組織學生進科技館難的問題,科技館可與教育局積極聯系,開展科普教育活動進校園工作機制。科技館組織優秀科技輔導員參與學校科學課程設計工作,形成科技館科技輔導員每周前往學校開展一次科普活動。科技館把科普展覽、科學表演、科普劇、科普講座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帶進學校,充分利用科技館科普資源優勢,培養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科學思想。
積極探索科技輔導員與學校的科學老師進行崗位互換,使學校老師和科技輔導員利用各自的優勢,為推動科技館事業的不斷發展及學校科技館的創新開展打下基礎。
(二)創新館校結合科普教育活動的內容與形式
科技館與學校的正規教育相比較而言,科技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探索的方面更勝一籌。針對青少年的特點、關注點創新開展一些受學生喜愛的科普活動。如把科普教育活動的內容與奔跑吧兄弟節目相結合,開展科普教育活動;還可以將科技館的科普教育活動在設計時與學校的科學課緊密結合,讓同學們將科技館的科普活動、科學實驗帶回家,培養他們的探索,動手制作的能力。針對科普教育活動對同學們的吸引力不足的問題,開發一些新穎、互動能力強、趣味性強的科普教育活動,提升同學們的參與度。如成立青少年科普劇團,小小科技輔導員隊伍等團隊,通過自愿報名,分批選拔的形式,吸收一些喜愛科學,愿意在節假日入館參與科普教育活動的青少年,幫助他們排練科普劇、科普實驗等活動,即豐富了科技館科普表演的內容,可以拓展科技館科普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還可以激勵和引導青少年參與和學習科學知識的舉,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三)科普教育活動的開展努力向探究式學習靠近
什么是探究式學習呢,所謂探是尋求的意思,探究就是多方尋求答案,研究其究竟的意思。也就是一種以多方面探索尋求結果的學習法。
據了解,目前青少年接受科學知識的主要是被動地接受地過程,在主動性上還有待提升。布魯納認為,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主動地進入感覺的事物進行選擇、轉換、儲存和應用的過程,而且是主動學習,適應和發行環境的過程。他指出: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發現的過程。我認為教師的引導很重要,青少年的發現過程更為重要。
四、科普教育活動向探究式學習轉換的幾個方面
1.增加科普展品的互動性。科技館中的科普展品的互動性決定著青少年探究式學習的欲望。一件展品如果互動性強,青少年的參與度肯定高,科技輔導員可以將一些科普教育活動與經典的科普展品展教內容相結合,組織開展一些品牌科普教育活動,給予一些獎勵,提高青少年持續參與科普教育活動的熱情。
2.科技輔導員增加對青少年的有意識的指引。科技館有著大量的生動的、有意義的科普展品,青少年進行了科技館參觀時大多是無意識的參觀。針對這一現象,在科技館開館的時間可以在人流量相對集中的時間內開展一個經典的科普活動,組織青少年參與到活動中,使科技館的教育功能達到最優化。
3.將科學工作室培訓活動搬進學校。依托科技館科普教育資源,將青少年工作室的相關培訓工作開設到學校。與學校的教師進行溝通,對具體學什么,什么年齡段學什么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結合教學大納中通用技術課程及科學課的具體內容,積極開展專題探究式的科普教育培訓,將青少年科學工作室教育活動建設成為中小學校科技課、勞技科的第二課學,鼓勵青少年主動探索、動手實踐、親身體驗和分享交流,打造一個青少年綜合學習互相交流的平臺。
科技館事業的不斷發展,離不開科普教育活動的深入開發和與學校間的有機結合。科技館也不僅僅是普及科學知識的重要場所,更是青少年探究式學習的重要場所。科普教育活動的不斷創新是科技館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培養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