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子寒
【摘 要】廣播新聞的“立臺、強臺”作用已被廣播界廣泛認識,也是近幾年廣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保證。如何讓廣播新聞具有更強的感染力、可聽性,在新媒體突飛猛進的環境中不斷給廣播帶來更大的媒體影響力,制造出更強聽覺效果,滿足廣大聽眾對新聞報道的新需求,這是每一位廣播新聞工作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廣播新聞;創新;發展
引言
媒體時代已經進入到了全新時代,對于廣播新聞來說不斷面臨著來自網絡等新媒體的沖擊,因此廣播新聞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極大的挑戰。廣播新聞作為傳統的新聞模式只是在聽覺上給人類帶來信息,同時廣播新聞由于受到電臺頻率的限制,不能及時的進行新聞的傳播,這就導致了廣播新聞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廣播新聞要在全媒體的新時代獲得發展就要不斷的打破傳統新聞傳播方式的束縛,不斷的采用先進的技術,與現代的新聞傳播方式相結合,從而對廣播新聞進行全面的創新和發展。
一、廣播信息傳播認識上的誤區
廣播新聞由于受到傳統新聞的理論上的局限,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對于新聞信息的傳播也存在著一定的思維固定的弊端,這就會導致廣播新聞進行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對于接收者對廣播新聞傳播產生了一系列的認識誤區:
(1)很多新聞制作人對于新聞信息的傳播在理念上存在一定的誤區,他們認為新聞傳播的的信息要全面,范圍上要廣,這就導致了新聞內容失去了實用性,導致新聞內容過于寬泛沒有針對性。由于現在新聞信息傳播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對于廣播新聞廣泛的信息傳播根本沒有目的沒有針對性的盲目傳播,這就會大大減少廣播新聞的收聽者。因此廣播新聞要根據自身的受眾人群進行更加針對性的信息傳播,提升用戶的粘性。
(2)在新聞內容的選擇上過多的選擇高熱點的新聞事件,并沒有根據自身廣播欄目的特色有意識的篩選新聞內容。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網絡上的新聞是實時更新的,對于一些熱點話題能夠最快的進行傳播。如果廣播新聞也對熱點進行傳播的,首先不能和網絡一樣進行實時的播報,其次也會造成和其他廣播電臺的重復,這樣就會造成千篇一律沒有任何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最終也不會形成自身固定的用戶。
二、廣播新聞實現自身創新與發展的策略
1.整合多方資源,打造強勢品牌。
在全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要與時俱進,改變單向交流的傳統模式,尋找新的傳播模式,打造出具有本電臺獨特個性與特色的廣播品牌。
首先,廣播電臺就要更新理念,正確定位本電臺的發展位置與趨勢,摒棄傳統的廣播理念,實現廣播電臺和聽眾以及媒介之間的多向交流,并實現多贏的局面。
其次,電臺要打造出一批具有過硬播音專業技術的播音員、主持人,塑造個性鮮明的主持人形象和打造一批專業的編輯記者團隊,力求在新聞題材的篩選、編輯、剪裁、播出等過程中保證新聞的質量,通過各種渠道加強主持人和聽眾之間的互動,吸引聽眾,從各個方面包括電臺團隊的質量、政策等入手增加本電臺的影響力,打造出具有特色的電臺節目。
2.抓住收聽時段,充分體現廣播的服務性。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上下班的途中、在車上通過收音機獲取大量的信息。因此,廣播電臺要抓住人們的生活節奏和生活特點,把握人們的收聽時機,充分利用自身傳播特點,比如為上班族提供合適的交通資訊、商場信息等等。
總之,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是廣播新聞發展的一大機遇。有效把握全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和發展特點,抓住機遇,能夠促進廣播新聞的快速、健康的發展。廣播新聞從業者或者是決策者,要打破傳統的廣播經營理念,引入先進的廣播管理理念,摒棄糟粕,吸收其他傳播媒體的精華,并找到最佳的切合點,互補優劣,不斷推陳出新,促進自身發展。
3.充分發揮廣播新聞快的優勢,搶獨家新聞。
“快”是廣播作為信息傳播媒介之一的最為顯著的一項優勢,也是新聞傳播能夠得到受眾青睞的決定性因素。傳播速度的增加與可傳播信息量的增加呈相互促進的關系。廣播新聞依托于其在“快”方面的特點,能夠第一時間讓受眾接收到信息,從而提高新聞的自身價值以及其對廣播新聞受眾的吸引力。在新聞媒體機構的相互競爭中,如何提高傳播速度是競爭的首要問題。新媒體技術發展所帶來的挑戰使得傳統廣播新聞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形勢,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最關鍵性的內容就是促進廣播新聞傳播速度的提升。特別是依托于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移動通訊技術,記者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現場就可以利用網絡、電話等多種渠道組織新聞信息并發送至電臺直播間,還可通過與電臺直播間主持人進行電話連線的方式,實現對新聞事件的同步播報,讓受眾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實現新聞信息傳播的快速性與有效性。
4.用獨特的視角選擇新聞。
新聞角度是記者憑借對新聞敏感,為了充分展現事實的價值而去選擇的報道角度。選擇報道角度關鍵在于把握其事物的本質特點。客觀事物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忽視共同性固然難以從事物的聯系中把握事物;不要只講共性,而忽視了其個性特點,否則必然會有相同。報道要想收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為了防止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一定要研究事物其中的特點,從而尋求最能反映某件事物的本質報道。
記者對某一種題材,要抓住其特點,從不同角度去寫。有的要從欲知而未知,欲見而未見的欲望中去選擇角度;有的事物要從本身能給聽眾以饒有興趣,啟發心靈的效果去選擇角度。
5.廣播新聞的創新,要求真務實,狠抓落實。
在新聞宣傳當中廣播作為重要的宣傳載體之一,它本身具有的實踐性很強,它需要記者在實際的操作和實踐的能力要強,比如對廣播稿件進行的采訪、編輯、錄音、制作、播出等工作,當然這里面也需要我們對工作投入我們的熱情,認認真真的,腳踏實地的工作和努力的付出的時候,內心當中會有激發出對創造的欲望和激情,這些正是我們在創新當中所需要的。
在我國新聞事業的不斷發展當中,受眾對廣播新聞內容的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當中,因此新聞廣播的創新要不斷的與時俱進,要站在受眾的角度上出發,不斷的對廣播新聞的內容進行創新,才能使受眾受到影響,才能推動廣播新聞創新的發展。
三、結束語
媒體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對于廣播新聞來說也要不斷的采用先進的技術并且結合現代媒體的發展特點找到自身的優勢從而來進行創新和發展。對于廣播新聞工作人員來說要摒棄傳統的新聞廣播的理念,在媒體發展的新時代不斷的吸收新的元素從而來進行廣播新聞的創新,無論是從廣播新聞的內容、形式還是品牌方面都要不斷的進行改革,從而實現廣播新聞的全面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元春.中心媒資管理系統與新聞制播網絡系統的互聯研究[J].中國有線電視,2012(3):306-309.
[2]黃皓舟.四川廣播電視臺新媒體資源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3.
[3]申啟武.廣播新聞:多元化革新與全方位突破[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2(1).
[4]辛欣.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業務融合[J].新聞愛好者,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