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陸宗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逐漸改革,對于中職院校的課程教學要求逐漸提升。科技教學設備陸續的應用到中職院校課程教學背景下,中職化工專業教學逐漸實現了信息化。化工專業教學對于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格外關注,為了促進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對于知識的理解,將仿真情景教學模式應用到化工教學中。基于此,在本文中以《化工單元操作》教學為例,分析化單元仿真情景下的信息化教學課程設計。
關鍵詞:化工單元仿真情景;中職;《化工單元操作》;信息化教學設計
前言:在科技逐漸進步的當今社會中,信息化教育得以迅速開展。目前,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模式還處于粗放式的階段,無論從硬件還是從軟件方面,中職院校專業課程的信息化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新時期,如何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并且在課堂上形成自我魅力,是廣大中職院校所面臨的難題。在化工單元的仿真情境教學模式下,研究中職院校化工專業教學的信息化設計,對于推動中職院校教學水平提升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
1基于化工單元仿真情景下《化工單元操作》課程教學設計思路
《化工單元操作》教學中包含很多教學內容,在本文中以“流體輸送”為例進行分析。在化工單元仿真情景中,實現信息化的課程教學設計,首先需要確定相應的教學思路。由于“流體輸送”在實際操作環節供需比較復雜,因此,無論以何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都需要保障教學的簡單化、安全性。因而,在化工單元仿真情景下,對課程教學進行設計,可以秉持著:“情景化”“精細化”“扁平化”“集成化”的教學原則。并且在仿真課程設計上充分的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以企業典型的輸送技術為載體,在實際的仿真控件中進行教學。
2基于化工單元仿真情景下《化工單元操作》課程教學過程
基于化工單元仿真情景下的《化工單元操作》信息化課程教學研究,首先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項目分析,不同的化工實訓教學模式不同,在分析好實訓要求之后再進行教學,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比較好;其次,教師在仿真情景下向學生進行新知識的介紹,并且引入實訓教學操作。最后,對化工單元仿真教學進行的考核與評價。
2.1項目需求分析
項目需求分析是化工操作教學課程設計中的重點,也是保障課程內容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礎。在流體輸送項目中,教師在課堂上將《流體輸送實訓操作》設計方案發放給學生,并且將學生分組進行試驗。不同的小組對于該實驗出具不同的方案。項目需求分析工作開始,教師引導下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不同項目的討論,找到項目試驗中的問題,以保障試驗安全。經過各個小組的分析與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將流體輸送實訓過程整理為以下任務:①確定流體輸送的實現方案;②篩選出比較的輸送方式;③確定流體輸送的操作流程;④確定流體輸送過程所需的設備;⑤將流體輸送的流程畫出來;⑥在實際操作中如何輸送。
2.2新知識介紹
在以上化工教學項目分析之后,教師需要根據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介紹新的知識。化工仿真教學模式中,多媒體仿真教學應用最為廣泛。當教學目標確定,教學方案指定之后,教師借助多媒體視頻向學生展示流體輸送生產全過程。在全過程視頻播放環節中,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學內容,并且理解自己所學重點。當學生對于本節課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后,此時需要進行細節Flash動畫的播放。注重幾種流體輸送方式的基本原理、典型輸送設備結構以及操作流程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同步進行。該種細節化的演示,能夠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真實的感受。掌握操作流體輸送單元設備的具體方法。在化工仿真平臺中,包含了實驗裝置、儀表、質量評分、數據處理等界面,學生在平臺上運用仿真引導,進行流體輸送。學生經過反復的訓練,在網絡仿真機上進行反復的開車、停車訓練,獲得了較多的動手實踐機會,并且對于實驗的熟練度逐漸提升。仿真軟件與流體輸送工藝流程緊密相連,利用二維、三維的動畫技術,對于設備的內部結構、物料流動狀態以及實驗作用原理的形象描述都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
2.3教學操作開展
在中職院校實訓仿真實訓室中,學生直接的參與到仿真操作平臺中,教師進行遠程的引導。首先,教師按照《流體輸送實訓操作》項目方案,在仿真操控臺上引導學生進行仿真操作。并且教師邊引導學生實際操作,邊播放時仿真項目的視頻。在實際的實驗中,學生需要根據操作評分系統的提示,一步步的進行實驗。在仿真軟件和實訓設備裝置中反復進行灌水——加壓——開泵——輸出流量——調節設備平衡等操作。
2.4教學考核
在化工操作仿真平臺中對學生的實訓操作環節進行評分考核。學生的實訓操作動作與仿真系統中的評分系統相互銜接,不同操作質量模式的分值不同,學生通過質量評分能夠發現自我實訓操作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操作改正的地方。并且在這樣的監督模式下,能夠有效的規范化學生實訓操作。當仿真系統評價之后,教師需要對化工實訓課程進行總結,在總結環節中主要包含了設計思路、學生的質疑、答疑的過程、學生小組點評、設計作品的完善。教師從專業化的角度對于學生化工操作中的行為進行評價,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改進。
3結論
綜上所述,在化工單元仿真情景中,實現信息化的課程教學設計,首先需要確定相應的教學思路。對課程教學進行設計需秉持著:“情景化”“精細化”“扁平化”“集成化”的教學原則。基于化工單元仿真情景下的《化工單元操作》信息化課程教學研究,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項目分析,教師在仿真情景下向學生進行新知識的介紹,并且引入化工工藝教學操作。最后,對化工單元仿真教學進行的考核與評價。
參考文獻:
[1]彭茜.仿真虛擬實訓系統在中職教學過程作用的實證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
[2]李春梅.化工仿真軟件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改進[D].電子科技大學,2014.
[3]王全英.油氣地面集輸工藝流程仿真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財經大學,2011.
[4]劉絢艷,易衛國,舒均杰,童孟良.基于工作過程的《化工單元操作》信息化教學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5,44: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