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霖怡
經常有人會這樣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看著辦!”可是在現如今的教學中,舍不得放手的不僅有家長,還有老師。作為教師的我們,其實更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針對傳統的被動學習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和理念,是學生把握自己學習的一種能力,而自主學習的過程則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過程,是學生主動體驗與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得以提升,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
一、影響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
1.學習動力
學習動力與學習成果相互作用,即強烈的學習動力能促進語文學習,而美好的成果有助于保持甚至生成新的學習動力,因此,當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時,也就無法產生學習興趣,學習成果自然欠佳了。
2.教學方法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在方法上采用說教式、填鴨式,側重于向學生灌輸知識,而較少讓學生去尋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就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被限制了他們的思維,當然也不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3.學習習慣
有的學生沒有找到記憶的方法,只會一味地死記硬背,時間一長,覺得學習索然無味,成為他的負擔。有的學生想著法子要偷懶,不認識的字跳過去,而不是及時查字典理解,閱讀能力因此而不能提高,與此同時還妨礙了他的思維能力。還有的學生總喜歡臨時抱佛腳,等到考試前,才開始加倍努力學習,殊不知,其實,堅持每天學一點,這樣的效果來得更好。
二、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曾經說過:一個人給予另一個人最好的幫助就是幫助他幫助自己。因此一個好的教師如能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成為主動的學習者也就是給予學生的最好的幫助。而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這就需要有多種方式來為這個目標服務。
1.營造開放的課堂氛圍
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的、可愛的。課堂教學應著眼于從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出發來設計教學。因此,我們將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智慧老人”“灰太狼”“葫蘆娃”“機器貓”引進課堂,以學生喜歡的“找朋友”“連連看”“打怪獸”等游戲展示活動內容,或以答對有獎的形式貫穿整個課堂。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交流情感,張揚個性。自主、實踐、活動將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使課堂教學輕松活潑,學生學得扎扎實實,快快樂樂。
2.帶著問號進出教室
自主學習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是學生處于主導地位的課堂。學生帶著問號進入教室,經過適當的講解拓展,解決一些問題后,他們又帶著一些新的問號離開教室,到生活的大課堂去作進一步的探究和實踐。
3.關注基礎不好的同學,放大其閃光點
在教學中,尤其是在一些操作性較強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的言談舉止。因為相對較成績好的同學而言,基礎不好的他們只是書本知識掌握不牢靠,因此在這個“舞臺”上,他們往往會有出乎意料的表現,一旦有一絲閃光點在他們身上閃現,我們就應該及時抓住它,并將這個閃光點適當放大,用最真誠的語言鼓勵學生。正如外國教育家說:有意義的學習只是在教材同學生自身目的發生關系,由學生認知時才能發生。所以我們要在課堂上及時捕捉信息,運用生成性資源激勵、幫助學生樹立堅強的自信心。
三、在提高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中老師的作用
培養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辦法有待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步完善。對此,我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體會到以下幾點供大家探討、斧正。
1.學期初始,教師可將課程的目標告訴學生,并要求他們根據目標檢測自己的學習進度,找出自己的優勢和差距,并制定出個人學習目標。教師可在課堂上為他們多提供鍛煉的機會。
2.在教學中,我注意對各種自學方法加以指導。例如,在學習生字時,我指導學生先對生字的字形結構進行分析,再看一下這個生字的偏旁部首,然后再觀察一下要寫好這個字的關鍵筆畫,最后指導學生用編順口溜的方法來記憶,這樣不僅一下子降低了學生學習生字的難度,更好地幫助學生學會記憶生字,更重要的是誘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3.教師還可以列出“常用錯誤表”,讓學生自己填寫并分析自身的問題,做到有意識地避免同類錯誤的再次發生。這樣,學生的學習方法得以改善,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后進生之所以進步緩慢,通常都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就“學習方法”這一話題組織學生在班里展開討論,互相借鑒,從而共同進步。
總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向,“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我們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在未來習慣性地、自主地學習各種知識與技能,努力使學生在德、智、體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對國家有所作為的人,所以,在適當的時候,老師,請放手!
【作者單位: 昆山市千燈鎮炎武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