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迎玉
摘 要:近年來,各級黨和政府把和諧社會建設擺放到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同等重要的突出位置。這是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略的重大發展。民政部門組織是黨的橋梁紐帶,構建和諧社會,為民政部門工作帶來了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作為重要的社會經濟組織,必須立足現實,努力構建和諧單位,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困難群體 ;幫扶 ;救助 ;措施
一、困難職工和弱勢群體存在的現實
我們國家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階段,同時,正處于改革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矛盾的凸顯期、社會治安事件的多發期。有相當一部分職工生活處于貧困的窘境。有的家庭一貧如洗難以維系,有的家庭因大病變賣家產負債沉重。在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人均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的同時,貧困職工和弱勢群體的生活水平呈相對下降的趨勢。有的少數貧困職工因家庭成員素質偏低,致使他們脫貧的希望變得十分渺茫,有的困難職工子女文化水平、自身素質低,不能滿足當前用工需要,還有為數不少的困難職工因病拖累干不了工作,有的是殘疾人職工,工作效率差,工作收入低,等等。這些情況和問題的存在,是建設和諧社會、構筑和諧單位的一大障礙,在實際工作中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二、幫扶救助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政府部門組織是黨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民政部門要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幫扶助救助困難職工弱勢群體,是民政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工作在當前必要而緊迫。所謂幫扶救助,就是密切關注困難職工弱勢群體的生活,了解他們的疾苦,并想方設法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對一定自救能力的進行幫扶助,使他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對無自救能力的實施救助,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工作必要性和緊迫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幫扶救助是困難人員的現實需要
在全體職工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的同時,貧困職工生活水平呈相對下降趨勢。少數貧困職工因家庭成員素質偏低,致使他們脫貧的希望變得十分渺茫。有的困難職工子女文化水平、自身素質低,不能滿足一些政府部門當前用工需要;受發展環境及條件制約困難職工自我脫貧難度大。市場競爭激烈,一些貧困戶在短時期內還沒有完全適應市場競爭的規律,經驗欠缺,信息滯后,資金不足等等,致使有的自營經濟很難發展起來。還有幫助一些困難家庭及一些疾病纏身的人員,通過捐贈和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困難補助,籌集解困資金,為困難群眾,提供財力上的支持,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有一些人員隨著他們年紀越來越大,多種病狀纏身,個別子女又不孝順,生活十分困難,民政部門要始終做好耐心細致地思想工作,在及時認真了解情況后,幫助救濟解困。
2、幫扶救助是發展的需要
幫扶生活困難職工,保障職工生活需要,是對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這樣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否則,就會阻礙和破壞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在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的同時,要不斷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即對勞動關系、分配關系等的調整。解決困難職工的問題實質上就是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去努力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在整個社會飛速向前發展的背景下,如果困難職工的問題得不到妥善地解決,在經濟上相差懸殊,那么就極易產生心理失衡,挫傷職工的積極性,甚至引發矛盾沖突,成為職工隊伍的不穩定因素,這種生產關系勢必阻礙政府部門的發展,勢必干擾改革。改革與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需要一支團結向上的職工隊伍,需要廣大職工群眾的熱情參與和沖天干勁。
三、幫扶救助工作的幾項措施
民政部門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民政部門工作必須與時俱進,真正擔負起工作職責,認真做好幫扶救助工作,以實際行動建設和諧,為構筑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民政部門開展幫扶救助工作的基本途徑是:
1.調查研究,掌握實情,當好“知情人”
調查研究是“知情”的前提。只有調查研究,才能獲取第一手資料和掌握真實情況,才能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民政部門組織要定期對困難職工的生活狀況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分析生活困難職工群體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和新問題。全面掌握困難職工的數量分布、本人概況、家屬就業、收入、生活質量、困難原因、愿望等各個方面的情況。要及時反饋情況,將調查分析的結果及時向黨政各級組織反映,提出可行性建議,為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真正發揮好“紐帶”的作用。實行動態管理。困難職工的生活狀況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2.建立網絡,協調配合,當好“聯絡人”
對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僅靠民政部門一家的補助救濟是不夠的,要靠黨政各級組織共同努力,才能使幫扶更加有力度、有效果。因此民政部門要找準自身在幫扶救助工作中的位置,在幫與被幫者之間起到聯絡的作用。“牽線搭橋”建立幫扶對子。制訂措施,進行幫扶引路。對幫扶人員要明確職責,解決好部分干部不知從哪下手的問題。目前困難職工可分為有一定自救能力的扶持型;經濟嚴重困難需要經常補助的救濟型;生活難以自理的照顧型;自身懶惰等靠要的教育型。在幫扶中應從實際出發,區別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幫扶措施。
3、拓寬渠道,加大力度,當好“幫助人”
對困難職工進行直接的幫扶和救助,與其它組織相比,民政部門具有明顯的組織優勢。因此,一些政府部門各級民政部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積極拓寬救助渠道,加大救助力度,使困難職工得到更加有效的幫助。一是建立和擴大兩級送溫暖和幫扶基金;二是加大困難補助的力度;三是辦好職工互助醫療保險;四是扶持發展自營經濟;五是積極安置再就業。在雇工時優先安排困難職工,還要根據身體條件為那些長病、體弱、無法勝任原職工作的困難職工調整工作,使他們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增加工資收入。
總之,幫扶救助是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工作做得好,在目前對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社會意義,政府部門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就必須建設和諧社會,就必須首先解決好經濟地位處于最底層的群體的生活和發展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歡,王麗.中西部十省高校貧困生就業愿景現狀調查報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3):39-45.
[2]彭時敏.地方高校貧困大學生就業意向調查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