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偉
摘 要:在現在的社會中,人們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越來越重視, 同時也會不斷的更新和充實,添加和補充其他的教學內容。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計算機處理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對設計范圍的影響增加。一些軟件被設計師們應用于創作,給設計師增添了許多的便利。計算機課程教學對于藝術設計體現出了重要性。我們在設計不同的作品時離不開計算機的使用,計算機的一些功能讓設計進行的更加順利。論述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影響未來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的方式和方法,并提出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趨勢是課堂教學、網絡教學,結合兩種互補的方法在21世紀建立一個藝術設計教育新模型。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藝術設計;設計發展
一、計算機網絡教育產生的背景
不同時間段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科技發展的折射和投影特征。教育技術的發展是人類教育發展的主題,但真正的人類文明帶來生機和活力,打破模型教育技術的革命。一些學者研究認為,人類歷史上,一般發生了五次教育革命。
二、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
1.藝術設計及藝術設計教育的概念
藝術和設計,從技術、經濟、社會和文化的角度來看 ,使用特定的材料和技術,通過一定的技術,按照美的規律進行了概念規劃,使它成為一個特定藝術和外部形態、人機關系和創造性活動的文化內涵。
藝術設計教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在藝術設計教學中,通過培養藝術和設計能力和設計方法、設計技能培訓,提高創新素質和可持續發展潛力可以為藝術設計的創作、教學、科研、生產和管理的專門人才提供培養形式。
藝術設計教育的基本目標是為社會培養質量優秀的專業設計人才,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良性發展,滿足人民物質生活的需求,并在這個基礎上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促進社會健康的合理發展,以實現更多的人的創造力。
2.藝術設計教育和社會技術革命的關系
藝術與設計教育,跟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和生活是分不開的。復習的過程中教育和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可以得出總結,和每一個社會技術革命對教育和藝術設計教育的影響,甚至導致教育和藝術設計教育的變化有關。
造成18世紀工業革命的爆發,從手工勞動轉移到機器生產大變革,是世界近代史之后全世界資產階級政治革命,是人類物質生產技術全面的、根本性變化。手工的產品,從設計、生產到銷售,這些工匠嫻熟技能和藝術設計,而這段時間沒有獨立的設計,可以這么說,工業革命后由于社會生產分工,導致設計與制造相分離,分離制造、銷售和設計,從而獲得了獨立的地位。
西方社會隨著社會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傳統的工藝指導教育模式不能適應社會工業大規模生產,為了適應社會生產行業,新技術,設計學校應運而生,造成了藝術設計教育的改革。
自198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革命和取得的成就讓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想法,這巨大的變化劇烈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技術特點,并對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經濟、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由于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于設計學科。普及計算機的設計部門,設計專業的學生使用計算機進行設計和反映了最終設計結果。毫無疑問,電腦技術的設計現代的教學方式和設計,為藝術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藝術和設計之間的關系非常廣泛而深刻的,它帶來了設計方法和轉換的概念,設計和創新潮流和新趨勢。一方面,計算機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藝術設計技術,改變了設計程序和方法。相應的,設計師的理念和思維方式也有很大的改變。另一方面,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在開放一個新的藝術和設計領域,先進技術還必須結合優秀的創意設計,可以使技術人性化,真正服務于人類。
自1990年代以來,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改變了孤立的“信息島”國家的計算機終端,使大信息連接和通訊方式的變化,獲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計算機網絡的依賴越來越多,全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與網絡密切相關,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成熟,特別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視頻會議系統技術在網絡教學逐漸投入使用,在遠程教育,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藝術設計教育
藝術設計教育因其專業特點,用技能的一些特征、經驗,比如在專業基礎課,隱含傳統教育,在車間(車間、實驗室或教室面對面的教授),這些有一定的傳統教學模式。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 復雜計算機網絡的技術不斷應用于教學,為教學改革帶來新的機遇的藝術設計學科。
1.教學資源的多元化
信息社會,學生獲取學習資源不僅是來自教師,傳授知識的書籍,電腦磁盤或教學課件內容,提供更多的資源來自世界各地的在線資源。在線資源類別眾多,涉及政治、經濟、科學、文化、藝術設計等,它已成為人類智慧的海洋,知識的寶庫,其中最多用于教育資源。互聯網提供直觀、形象多種感官刺激的視聽教學資源,是一種最有效和最直接的信息資源,學生充分共享這些資源,感覺情況,發現和驗證假設,構造意義,提供豐富的和有價值的形式的多媒體資源,學會理解情感的主題,基本內涵和認知結構的形成和發展,是其他媒體和教學環境無法比擬的。尤其是對藝術設計教育、設計趨勢,在思想迅速變化的世界里,作為一個通過計算機進行藝術設計的學生應該有敏銳的捕捉信息的能力,通過互聯網的電腦,及時掌握世界上最新、最全面的設計信息,設計理念和設計趨勢,以提高專業水平。
2.教學方法的集成
網絡技術應用于藝術設計教學,促進教學模式基于建構主義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開發的方向整合,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更成熟的教學方法目前主要支持方法,錨定法和隨機存取方法。但在實際教學中,不一定用單一的方法,也可以結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法一起,以一種方法為主,其他方法作為輔助靈活。
參考文獻:
[1] (美)[白甫麗·艾碧](BeverlyAbbey)主編,丁興富等譯.網絡教育[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3(12)
[2]袁熙旸,著.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歷程研究[M].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3
[3]王受之著.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