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白海英
摘 要:對于任何人而言,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緩解工作壓力的重要途徑,是專注于工作的基礎。溝通的好處是既能了解別人,又能從別人那里進一步了解自己。能容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觀點,這對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幫助。努力掌握溝通技巧,多與他人交往,交心談心,做到與他人之間坦誠、友好、信賴、尊重、同情與理解,這樣加強了人際間的互助關系。以積極的人生態度與他人和諧相處,減輕來自同事之間的壓力,還注意處理好與學生、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時刻保持一顆快樂、充滿活力的心。
關鍵詞:壓力;挫折;自我暗示;平常心
一直以來,社會輿論給予教師的形象定位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種傳統的觀念是錯誤的、不負責任的!教師,應該被作為完整的社會人來關愛,教師在兢兢業業奉獻自己的過程中,面臨著其他職業無法比擬的壓力和挫折。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在教育改革的形勢下,社會和家庭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越來越高,各種對教師職業管理不利的法制出臺,教師的威嚴日益下降,教學管理越來越難把握……,這對承擔育人重任的教師普遍產生了較重的工作壓力和職業危機感,而且這種工作壓力有日趨加重的趨勢,過重的工作壓力使教師產生了高度的緊張與焦慮不適感。面對壓力和挫折,作為教師,我們無法逃避。相反地,我們要從容處理和面對,積極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解決這個問題的策略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師要首先從自身做起:
第一,正確地認識壓力。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注意學會自我調節壓力,正視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難,調整好心態和情緒,學會自我減壓。在注重業務學習的同時,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識,通過放松訓練、轉移注意、與人交談等方法來減輕工作壓力。
第二,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明白自身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個性優勢,從容面對挫折,緩解工作壓力。教師要對別人保持一顆寬容的心,不一味與別人攀比,主要是自己跟自己比,看是否進步了。只要有目標,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努力,一步一步去做,事情就會變得簡單。
第三,保持良好的人際溝通。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教師緩解工作壓力的重要途徑,是順利工作的基礎。溝通的好處是既能了解別人,又能從別人那里進一步了解自己。能容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觀點,這對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努力掌握溝通技巧,多與他人交往,交心談心,做到與他人之間坦誠、友好、信賴、尊重、同情與理解,這樣加強了人際間的互助關系。以積極的人生態度與他人和諧相處,減輕來自同事之間的壓力,還注意處理好與學生、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時刻保持一顆快樂、充滿活力的心。
第四,保持一顆平常心。教師不要用自己的付出、收獲、待遇與別人的差別來比較,教師所從事的職業要求我們以學生的成長為自己價值的體現,這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所在。為此教師要有一顆平常心,以平靜的心態看待自己和看待得失。只有心態平和,才能正視自己,腳踏實地。
第五,給自己的心靈放假。無論怎么忙,都要給自己留下一點空間。娛樂、散步,瀏覽博客……盡量讓精神上繃緊的弦有松弛的機會。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無論是來自自身的需求還是來自社會的壓力都需要教師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情操,即要有較高的情商。提高教師的情商素養,不但是教師個人要重視,更應該引起學校管理者的重視。那么究竟如果來提高教師的情商呢?
其次,教師的情商需要通過正確的途徑來不斷提高:
第一,教師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教師對自身情緒的認知和評價。一方面,教師要正確地認識、分析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教師經常會受到各種刺激和誘惑,他們既要承擔作為普通人的壓力,如家庭生活壓力;又得承受職業帶來的巨大沖擊,如來自權力、輿論的壓力。另一方面,教師對自己的情商要有準確的定位和正確的評價。通過理性有效地調整自己的情緒,是教師情商的重要內容。智商與情商是相互補充、相互完善的,智商的導向、控制作用與情商的推動、調節作用,是保證一個人行為過程的完整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師通過理性調控自己情緒的具體方法:第一,正視自己的弱點,用理智、道德、社會責任感來抵制誘惑,消除壓力;第二,通過調整心態來引導人生觀、價值觀的轉移,從而使自己擺脫壓力和私欲;第三,教師還可通過各種具體的方法,如做運動、記錄發怒的情況、參加聚會、幫助別人等方法使自己擺脫焦慮、憂郁、急躁、沖動等不良情緒。
第二,教師要學會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分為積極的自我暗示和消極的自我暗示。積極的自我暗示,即自我激勵,可以克服教師不良的情緒。而自我激勵最有效的方法是語言暗示,如“我能……”、“我不怕困難”、“我要實現……”“語言是思想和意志的表現,語言暗示能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語言暗示可以增強自信心,克服不良的情緒。
第三,教師要能從容應對壓力和挫折。
生活、工作的壓力和挫折,容易使人產生消極的情緒,使人變得不自信。因此,教師要從實力和良好心態兩方面來培養自信心,從容地應對壓力和挫折。良好心態是自信的基礎,良好心態要從發現自己的優點做起,即使是很小的優點也不要忽視。優點是自信的種子,對自己的優點視而不見的是不可能變得自信的。
第四,教師要會建立和維系融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有效地識別和調控自己的情緒和學生的情緒,靈活地處理師生矛盾,提高教師的情商。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學生觀,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在個性,能力方面千差萬別,這就需要教師全面、正確地認識和評價學生。教師還要有“教育愛”。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喚。“教育愛”意味著責任、榮譽。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感染學生,熏陶學生,學生也會對教師報以同樣的愛與尊重。教師還要能換位思維,處理師生矛盾。教師要善于采用心理換位看待和處理問題,要把自己置身于學生的立場去思考、去感受,多想想學生的特點、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