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
學以致用,任何一門學科都必須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為社會服務,促進社會的進步,數學也不例外。數學是新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的邏輯思維向一切領域滲透,數學的應用遍及社會各個領域。能夠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及通過訓練所形成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形成運用數學的良好習慣,這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公民素質的一個重大舉措。目前,大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差,應用意識弱。長此以往,必將學而無用,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在此談談我的幾點教學體會。
一、加強數學與其它學科的有效整合
轉換教學思想,改變教學方法。由于中學教育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數老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更加側重于學生對學科應試知識點的掌握,為學生三年后的中考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中學數學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應對教學思想進行轉換,不能用傳統的教學思想理解中學數學的教育教學,而應大力挖掘中學數學教學的實用性,讓其可以為其它學科教學提供有力的保障。
實行綜合評價,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傳統的中學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評價,主要是依據學生考試的得分。而現代教育證明這種評價方式帶有明顯的片面性,不利于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同時,在中學教育中采取這種評價方式也不利于把握數學教學與其它學科教學之間的整合。因此,中學數學教學應改變評價方法,實施綜合測評,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考量,具體可以包括:數學課程實際學習情況,其它課中數學應用情況,數學實踐情況等等。其中尤其要注重對學生數學實踐的評價,這是判斷學生數學掌握情況以及數學教學與其它課教學整合情況的有效依據。
二、認清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數學知識的應用是廣泛的,大至宏觀的天體運動,小至微觀的質子、中子的研究,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甚至某些學科的生命力也取決于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程度。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產生興趣。比如,我在上完“比的意義”之后,讓學生了解自己身上的許多有趣的比;體重比血液之比大約為13:1,身高與腳長之比大約為7:1。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途呢?如果要知道自己血液的重量,只要稱一稱自身的體重,馬上就可以算出來;如果你當了公安人員,憑借壞人的腳印就可以估計到壞人的身高。再比如,學完了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數,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節省的錢存入銀行,并且預算一定時間后得到的利息。
三、課堂教學應該聯系實際
從知識的掌握到知識的應用不是一件簡單、自然而然就能實現的事情,沒有充分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是不會形成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從具體的事物提煉數學問題,這引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用數學知識來解決,這有助于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形成。比如在學習“行程應用題”時,利用這樣一個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甲乙兩地有三條公路相通,通常情況下,由甲地去乙地我們選擇最短的一條路(省時,省路);特殊情況下,如果最短的那條路太擁擠,在一定時間內由甲地趕到乙地我們就選擇另外的一條路,寧肯多走路,加快步伐(速度),來保證時間(時間一定,路程與速度成正比)。
從數學角度給學生分析這個問題用于“行程應用題”,是路程、時間、速度三者關系的實際應用。又比如,在講“解直角三角形”時,可利用這樣一個實際問題。修建某揚水站時,要沿斜坡輔設水管,從剖面圖看到,斜坡與水平面所成的角為30度,問需要多長的管子才夠鋪。這實在是一個施工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一問題的提出可以使學生感到具體的實際問題就在自己身邊等待解決,增強了主動意識,激發了興趣。
四、開展數學知識應用競賽
數學知識應用競賽實質是由“知識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過渡的教育策略。定期開展數學知識應用競賽活動,這是培養學生用數學意識的好形式。競賽的內容可以制作教具、模型、實地測量、講解實物、計算實際問題、面畫(與比例、平行、垂直、對抽等數學知識有關的)。此類競賽與書面形式的競賽相比,由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實際操作性強、應用知識靈活,可以吸引很多學生來參加,有效地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也得到很好地培養。
五、加強課外實踐
實踐對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起著重要作用。聽到的終會忘掉、看到的才能記住,親身體驗過的。因此才會理解和運用,要加強課外實踐活動,比如,“垂線段最短”性質學完了,利用體育活動時間讓學生跳遠,并測出自己的跳遠成績;等分圓周學完了,讓學生制作五角星圖案;統計初步知識學完了,讓學生自己估算學習成績波動情況等等。這樣做,學生既理解了知識,又學會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經常讓學生去實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就會逐漸形成。這也是轉變課堂教育教學觀念,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方法不勝枚舉,只要老師們在教育教學中肯動腦筋,善于思考,就能找到很多適合自己的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