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宇靜
“自然拼讀法”英文稱之為“Phonics”,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它是孩子學習英語讀音和拼字、增強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主要教學方法。而在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國家,英語初學者們也非常流行使用該方法進行發音規則和拼讀技巧學習。經過實驗證明,“自然拼讀法”是初學英語的利器,也是學習音標前掌握英語詞句的最佳工具。如果學了“自然拼讀法”的孩子再去學習音標課程,可以建立直覺音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自然拼讀法”的學習與掌握,可以讓學生看詞能讀,聽音會寫,幫助學生提升見其形知其音、見其音知其形的能力,從而增強孩子們認讀能力和拼讀能力,最終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本文將從自然拼讀法在實際英語教學中的做法及應注意的問題,來分享自己的自然拼讀法應用經驗。
一、自然拼讀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操作
1. 讀音教學
“自然拼讀法”的第一步是讀音教學,主要是讓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的48個基本音字母及其組合,做到見字會讀。這些字母音分成兩大類:元音和輔音。
元音包含短元音(a,e,i,o,u)、長元音(ai,ee,ie,…)和其他共20個;輔音包括單輔音(p,b,k,t,…)、字母組合輔音(sh,ch,th,…)等28個。
在進行語音教學前,首先需要確定字母音的教學順序。由于孩子們一般都有漢語拼音基礎,學習輔音相對比較容易,可以先學習輔音然后在進行元音學習。此外,研發自然拼讀教材的英國小學老師Lloyd將字母音分為7組:(1)s, a, t, i, p, n;(2)c/k, e, h, r, m, d ;(3)g, o, u, l, f, b ;(4)ai, j, oa, ie, ee, or ;(5)z, w, ng, v, little oo, long oo ;(6)y, x, ch, sh, voiced th, unvoiced th ;(7)qu, ou, oi, ue, er, ar通過這樣的分組,第一組字母學完后,就可以進行簡單單詞的拼讀和拼寫訓練,同時,還可以區分一些發音比較容易混淆的字母。
2. 拼讀教學
學生通過讀音教學,掌握了見字會讀的能力,即看到某個字母,就能脫口而出其讀音。接下來進行第二步教學:拼讀。拼讀教學培養學生見詞會讀的能力,經過訓練,學生如果看到單詞能流利地拼讀它,有利于學生后續的閱讀和口語能力的培養。
拼讀教學首先要從雙音節單詞開始,然后進行三個音節,循序漸進,再慢慢過渡到多音節的拼讀。比如:先進行an、is、ti、sa、……等兩個音的拼讀練習,然后練習sat、tip、sit、sin、tap、pin等三個音,練習熟練后最終進行多音節的練習。
拼讀練習要注重多種形式的教學。為了加強學生的練習效果,教師可以提供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進行練習。比如將已學的字母或組合組成單詞,做成單詞海報,貼在教室里,學生可以隨時看到并拼讀;也可以做成單詞便條,讓學生回家也能拼讀。學英語沒有捷徑,只有經過大量的練習才能融會貫通,見詞會讀,為后面的英語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3. 拼寫教學
英文字母、單詞會讀之后,接下來進行方法第三步:拼寫。拼寫教學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生牢固掌握字詞的讀音的同時,能正確寫出來。經過教學實踐,通常采用以下三種方法進行訓練:(1)聽音:教師以先快后慢的語速說出一個單詞幾次,目的是讓學生聽清單詞中所含的重要音素;(2)辨音:教師報出相類似發音的單詞,目的是讓學生區分易混淆的單詞,牢固掌握各個音素所代表的不同單詞(3)寫音:當學生能正確說出單詞中含有的音素后,教師則開始訓練學生把聽到的“音”轉變成“形”寫下來
二、自然拼讀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注意問題
1. 設計有效教學活動,培養做中學能力
相對來說,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是非常有限的,這種現象在課堂上尤為明顯,而且拼讀、拼寫訓練又需要大量重復的機械操練。因此,為了不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效果,教師在教學環節時有必要設計多樣的有趣活動來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降低焦慮,避免無效學習。在引起學生注意和興趣的諸多方式中,講故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可利用小學生喜愛聽故事的特點,通過學生熟知的動畫人物和這些人物身上所發生的故事情節為抓手,導入字母讀音;利用小學生具有learn by doing(做中學)的天性,將每個音素配上動作,幫助記憶。其次,在以上的基礎上再設計一些游戲、歌曲、吟韻律詩、繞口令等活動,讓學生在有一定生活情境中多位一體的展開,做到玩中練,唱中練,吟中練和念中練。
2. 不斷復習鞏固,加強應用能力
一般來說,小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該如何盡量促使孩子在學習新知的情況下去鞏固已有的舊知呢?筆者認為,第一次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第一次的教學中教師能通過前面的幾種符合學生學習特征的方式展開,孩子能提起興趣,深入感悟,無論是單詞還是語句的表達,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的遺忘的概率就會變小,即使遺忘也能很快回憶起來。當然在教學新知的同時也不要忘了舊知的復習,要有效地將新舊知識進行串聯,應經常性、持續性地進行拼讀和拼寫訓練,提高學生接觸字母讀音的頻率。通過長期反復操練與歸納,讓學生有機會去了解,進而熟悉拼讀規則,以達到靈活運用。
3. 借鑒國外經驗,不機械化照搬
自然拼讀在國外的很多英語國家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在港臺地區也很流行。網絡上相關教學資源十分豐富,但不是人家所有的理論和實踐以及總結的一些經驗都符合我們國家學生的學習,很多方面都有著局限性,其中語言的氛圍和學生學習方式的不同就決定了我們不能硬搬國外的這些模式,我們應該有篩選有針對性去選取符合的那部分。如在閱讀教學中,國外學生只要會讀文中生詞,就能知道意思,而對于我們學生而言,這點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自然拼讀法并不能為學生提供生詞的意思,對文章中的生詞即使是通過音形規律會讀,也不能明其義。簡單的一個例子就能說明運用自然拼讀法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全盤照搬國外的經驗,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在教學方法與活動設計上有所創新。
總之,自然拼讀法對于英語啟蒙階段的小學生而言,有著顯著的教學效果,這不僅有利于培養他們純正地道的語音語調,還提高了他們的聽音辨音能力,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拼,促進他們口語交際與語言應用能力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這根英語學習的“拐杖”,努力指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學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