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林 丁韶麗 丁興宇
(三亞市人民醫院,海南 三亞 572000)
基于健康生態學模型分析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現況
李春林 丁韶麗1丁興宇
(三亞市人民醫院,海南 三亞 572000)
目的 基于健康生態學模型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方法 120例原發性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收治的89例原發性中年高血壓患者為對照組。采用自制調查問卷方式對兩組不同社會人口學特征的基本情況、血壓控制效果、自我管理行為等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兩組婚姻、慢性病報銷、醫保支付醫療費用、新農合支付醫療費用、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均高于研究組(P<0.05);對照組情緒管理、用藥管理、病情監測、飲食管理、運動管理、工作與休息管理等評分均低于研究組,自我管理水平差于研究組(P<0.05)。結論 基于健康生態學模型老年高血壓患者能改善自我管理行為,控制血壓水平穩定。
健康生態學模型;高血壓;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作為防治性保健活動,實施目的在于減輕臨床癥狀、提高健康水平,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管理行為,改善生活質量〔1〕。慢性病患者因年齡較大,缺乏自我管理意識與能力,對醫務人員依賴性較高,因此及時幫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行為,能有效控制血壓水平穩定、減少經濟負擔、減輕痛苦、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與配合度;但仍有部分患者自我管理效果不佳,血壓控制不穩定〔2,3〕。臨床治療管理針對高血壓影響因素與自我管理情況存在一定局限性,涉及范圍較為狹窄。本研究基于健康生態學模型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現狀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三亞市人民醫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原發性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組,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齡60~83〔平均(70.3±5.2)〕歲;病程2~15〔平均(8.4±2.1)〕年。選取同期該院收治的89例原發性中年高血壓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52例,女37例;年齡32~59〔平均(48.6±4.8)〕歲;病程1~12〔平均(6.2±1.8)〕年。納入標準:①入選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制定的診斷標準〔4〕;②臨床確診時間超過3個月,患者年齡≥30周歲;③無精神疾病、意識障礙及語言溝通能力低下等情況;④可進行獨立思考,理解能力正常;⑤均知情且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患者未接受系統性的臨床檢查確診,患病時間<1年;②年齡<30周歲;③存在精神系統疾病、意識障礙、生活無法自理及其他慢性疾病;④對本研究不知情,或知情但非自愿參加者。
1.2 方法 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對患者的基本資料與疾病相關情況進行統計與分析,針對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現狀及效果制定調查問卷,采用現場調查、現場回收方法進行測定,避免出現回收率不足、漏檢等情況發生。通過現場衛生服務人員指導與幫助,與患者進行面對面、一對一的咨詢與調查,告知患者自我管理內容與方法,保證患者了解問卷調查的意義。從而比較兩組對高血壓患者不同社會人口學特征的基本情況及血壓控制情況、自我管理行為等情況。
1.3 評價標準 (1)基本資料:高血壓患者慢性病管理(婚姻狀況、慢性病報銷)、醫療費用支付方式(自費、醫保、新農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專)。(2)血壓控制:患者對自身血壓水平進行自我監測并自報血壓值,收縮壓控制在90~139 mmHg,舒張壓控制在60~89 mmHg,表示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好;若舒張壓或收縮壓中任意一項與高血壓診斷標準不符,則表示患者血壓水平控制效果不佳〔5〕。(3)自我管理行為:采用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評估量表進行判定,包括33個項目、6個維度(情緒管理、用藥管理、病情監測、飲食管理、運動管理、工作與休息管理),每個項目使用5級評分法進行評估,總分165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越好。按照標準化自我管理水平分級標準,將自我管理水平分為高等水平(>80分)、中等水平(60~80分)、低等水平(<60分),用量表實際得分與量表總分的比值表示標準分〔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多元回歸分析。
2.1 兩組基本資料比較 兩組婚姻、慢性病報銷、醫保支付醫療費用、新農合支付醫療費用、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自我管理水平分級比較 對照組低等水平〔35例(39.3%)〕高于研究組〔27例(22.5%)〕,中等水平〔38例(42.7%)〕低于研究組〔68例(56.7%),χ2=6.934,3.990;P=0.008,0.046〕;兩組高等水平〔16例(18.0%)、25例(20.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64,P=0.607)。
2.3 兩組血壓控制效果比較 對照組收縮壓與舒張壓平均控制水平分別為(130.2±2.3)mmHg、(79.3±2.4)mmHg,顯著高于研究組的(123.5±2.1)mmHg、(76.4±2.2)mmHg(t=21.602、8.947,P<0.05)。
2.4 兩組自我管理行為比較 對照組情緒管理、用藥管理、病情監測、飲食管理、運動管理、工作與休息管理評分均低于研究組(P<0.05),見表2。患者慢性病管理、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及文化程度是影響患者自我管理的因素。見表3。

表1 兩組高血壓患者不同社會人口學特征的基本資料比較〔n(%)〕

表2 兩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s,分)

表3 高血壓自我管理行為與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發生率、致殘率、致死率較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并發癥。患者年齡增長、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肥胖和超重、生活不規律等是引發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自我管理能通過指導患者相關疾病知識、疾病監測方法、日常防護方法、疾病影響因素等內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發生風險。自我管理行為較高患者能從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壓并發癥發生風險,調節血壓水平,改善自身健康水平〔7〕。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高血壓的認識與知曉度逐漸提高,自我管理行為得到改善〔8〕。
本研究結果提示老年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優勢較中年患者明顯。筆者針對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進行以下幾點分析:(1)中年患者工作與生活壓力較大,飲食結構不合理,未重視體育運動,休息時間不足,常認為自身年輕而對高血壓危害出現錯誤認知,從而疏于管理自身疾病;(2)患者多為重體力勞動者,欠缺休息管理意識,未形成規律的運動鍛煉模式,未充分意識到血壓監測的重要性;(3)老年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對疾病正確防治的認識不斷提高,能更為嚴格地進行情緒、工作與休息管理,加之醫務人員的針對性管理干預,幫助患者建立良好自我管理行為,以此改善機體健康水平;同時幫助患者由依賴醫生意識向增強自我管理意識轉變,提高患者自我健康意識,使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從而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質量〔9,10〕。
健康生態學模型認為機體健康是個體因素、社會環境、醫療衛生服務三者相互作用與依賴導致的結果〔11〕。臨床醫學通過借助健康生態學模型思維方式,將模型內涵往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影響因素進行延伸,并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與探討,可為臨床醫學針對高血壓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12〕。本研究提示通過健康生態學模型分析高血壓發生、發展影響因素,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血壓水平穩定。患者婚姻狀況、慢性病報銷、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及文化程度是影響患者自我管理的相關因素,患者文化程度較低對自我管理認識存在不足。高血壓患者通過教育管理后,其治療信心不斷增強,對高血壓相關疾病知識的認知度不斷提高,能較好地控制病情發展,減少并發癥發生。但自我管理的應用、推廣需進行一定時期探索,需不斷對醫務人員進行大量的系統性培訓,增加學習機會,增強其工作理解能力、勝任能力,提高醫務人員責任感、崇敬感,肯定自身創造的價值,從而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與臨床價值,利于自我管理開展與推廣〔13〕。健康生態學模型作為新的研究領域,主要利用生態學思維方式結合理論模式進行健康狀況研究,相較于其他思維方式表現更為完整,能為部分慢性疾病防控提供更科學、可靠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同時對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因素(慢性病管理評價)進行分析,能對研究資料進行補充,增加研究可信度。但健康生態學模型在臨床醫學應用中未得到普及,應用存在一定局限性,無法對自我管理影響因素、自我管理水平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準確分析,日后需進行定性研究與深入探討。
1 Kear T,Harrington M,Bhattacharya A,etal.Partnering with patients using social media to develop a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instrumen〔J〕.J A Soc Hypertens,2015;9(9):725-34.
2 付俊梅.社區干預對高血壓患者口服降壓藥效果及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6;10(5):755-8.
3 羅利明,孫立賢.自測血壓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1):11-3.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5 易琦峰,楊 艷,安如俊,等.醫院-社區-體化模式對社區老年高血壓分級管理的效果〔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0(11):1258-63.
6 Ann J.Hypertension self-management support in primary care:a DNP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 and a charge for leadership and advocacy with the million hearts〔J〕.Tar Heel Nurse,2015;77(5):14-6.
7 李震宇,易春濤,朱莉珍,等.社區全科醫生慢性病管理不同模式探索與研究〔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3;12(4):280-2.
8 謝 瑾,董 忠.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對自我效能的影響分析〔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3;7(5):304-7.
9 Ljubotina A,Micovic V,Kapovic M,etal.Perception of stress,depression,hypertens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predictors of adherence to hypertension drug treatment〔J〕.Coll Antropol,2014;38(4):1179-86.
10 吳紅艷,戴紅梅,宋春燕.自我效能干預對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146-9.
11 Kim M,Song M.Effects of self-management program applying dongsasub training on self-efficacy,self-esteem,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blood pressure in older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J〕.J Kor Academ Nurs,2015;45(4):576-86.
12 Alezzandrini A,Hubatsch D,Alfaro R,etal.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fixed-combination brinzolamide/timolol in latin american patients with open-angle glaucoma or ocular hypertension previously on brimonidine/timolol fixed combination〔J〕.Adv Ther,2014;31(9):975-85.
13 萬麗紅,廖文龍,隋偉靜,等.社區綜合干預對高血壓患者預防腦卒中知信行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8):26-31.
〔2016-12-22修回〕
(編輯 李相軍/滕欣航)
海南省重點攻關課題科研資助項目(No.ZDXM2015086)
李春林(1977-),女,副主任護師,健康管理師,主要從事高血壓防治、健康管理研究。
R714.252
A
1005-9202(2017)08-2040-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8.097
1 甘肅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