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敏 佘雅琳 林俏雁 葛思慧 陳淑玲 許小琴 陳思達 劉步平
摘要:[目的]為掌握當前慕課(MOOC)學習參與者的總體情況與學習體驗。[方法]隨機問卷調查廣東省全日制本科生及其以上學歷的362人對MOOC的認識程度及使用情況。[結果]學校設置相應的MOOC學分制度,MOOC學習平臺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模式。
關鍵詞:MOOC;廣東;本科;發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8.092
1.引言
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的課程。在全球知名大學紛紛加入MOOC的影響下,中國的高校也參與其中,以此來加強中國高校的國際影響力。自2013年起,我國高校開始引入MOOC,2014年MOCC公開課在我國經歷了飛速發展的階段。2013年5月21日,清華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正式加盟edX,成為首批亞洲高校成員。隨后,我國高校開始探索建設本土化的MOOC新模式。2014年5月8日,“愛課程網”設立“中國大學MOOC”頻道,面向全國高校提供MOOC課程平臺。2015年1月8日,由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等38家教育機構共同組成的“MOOC中國”聯盟在深圳成立。因此,本項目調查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的慕課學習者情況,為慕課發展提供建議。
2.調查內容
根據學習者對MOOC的學習體驗和評價不斷完善其不足之處,通過不同群體的探索性交叉分析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擴大影響范圍。
362份樣本學習者中,堅持學習的主要原因是完成學校學分,而中途放棄多由于專業課程多而學無余力,希望MOOC在未來的學習中不斷完善自身的不足。
(1)學習者中途放棄MOOC學習的原因。關于中途放棄MOOC學習的原因的調查中,將近一般的學生選擇“學校專業課程多”,占47.79%,認為“遇到問題時不能隨時獲得幫助而放棄”的占36.74%,認為“網絡誘惑大,缺乏自制力”的占35.64%??梢?,大部分學生了解并參與MOOC的學習但無法堅持的原因眾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學校專業課程多,而在專業課程的學習壓力之下學有余力的同學并不多。雖然MOOC的學習資源、教學方式與傳統課堂相似甚至優于傳統課堂,但在師生的互動方面存在欠缺,學生遇到問題無法及時反饋給老師,老師無法通過交流得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教學方式進行相應的調整。此外,網絡誘惑大,自制力不足,沒有出勤的要求,缺少和老師同學之間交流學習的氛圍,學生缺少學習目標,也是學生放棄MOOC學習的原因。所以完善MOOC本身的不足尤為重要。
(2)學生對MOOC未來學習的期望。關于本科生對未來MOOC學習的期待調查中,希望MOOC學習常用方式是MOOC網頁的占79.01%,手機MOOCAPP的占65.47%,微信公眾號占25.69%。在希望MOOC資料的展示方式的調查時,演講占66。85%,PPT占62.15%,動畫占51.1%,模型占32.32%,圖片占26.52%。由此可見,學生們對MOOC的期待是多方面的,而加大MOOC網頁及手機APP的開發,以演講、PPT等形式開展教學,豐富學習課程等是MOOC自身不斷完善的方向。
3.結論與建議
(1)學校設置相應的MOOC學分制度。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完成學校的學分是堅持完成MOOC學習的重要原因。因此,學??梢酝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化網絡通識課課程,建立校際間的學分互認制度,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承認MOOC平臺的學分或證書等方式增加學校的學分設置,可以增加學習動力,吸引大批大學生使用MOOC,擴大MOOC學習的普及率和完整學習的比例。
(2)MOOC學習平臺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模式。
隨著網絡科技大的告訴發展,MOOC學習平臺可開發多種形式的網絡學習模式,如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的制作等,滿足學習者不同的學習需求。在課程制作方面,視頻教學是主要的學習方式,且學習者更傾向于通過老師的演講來掌握知識。而目前MOOC學習以國外名校教學為主,對于高校學生來說,語言問題是一大難點,故應加快中文MOOC課程的制作和推廣。在網絡教學后,MOOC平臺應提供多種互動模式,如通過作業、問答模式或者學習小組討論等提高師生之間互動,完善學習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調整課程計劃,根據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選擇相應的學習模式,學生以“學”為主,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習的自主選擇性和個性化程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