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
【摘 要】雖然新時期對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受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影響,在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本文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存在問題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36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獲取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徑。21世紀是信息社會,閱讀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初中階段正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只有進一步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的閱讀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本文首先分析影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存在于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自古以來中國人注重閱讀,并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了很多有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但是隨著現代教學的不斷發展,一些傳統的閱讀教學理念,已經難以適應現代閱讀教學的要求,而一些教師依然秉承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而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本人結合一線的初中閱讀教學經驗,就目前存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不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投入真情實感
閱讀不是學生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更不是簡單的詞匯與語文知識點學習,而是在收獲知識的基礎上,實現讀者與作者情感的有效交流,實現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碰撞,而想要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如此境界,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投入真情實感。而目前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投入真情實感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還將對學生的引導關注于知識點的掌握,這就降低了學生的閱讀境界。
(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的思考不足
讀與思雖然是兩項互動,但是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要將讀與思有效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閱讀效果。而目前初中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較為缺乏的就是有效思考,而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對引導學生有效進行思考也沒有引起重視,導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僅僅從字面理解文章的含義,難以通過有效的思考獲取文章的精髓,也難以通過有效的思考獲取更多的知識與信息,更難以通過有效的思考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其他語文知識板塊的學習,進而影響了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三)閱讀與實際生活難以有效結合起來
每一篇優秀的文章,都是一個唯美的藝術品,高于生活,卻又源自于生活,而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想要更好的理解文章深層次的含義,就需要學生能夠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去閱讀、去體會,這樣才能對文章的思想情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學生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更大的啟發。目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另外一個不良因素,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進行閱讀的意識不強,導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難以從生活的角度去思考,這就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產生了一定的限制。
(四)不注重培養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問題意識
閱讀并不簡單是學生單純的欣賞文章的遣詞造句之美,通過閱讀學生需要達到諸多的目的,而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閱讀目的,就是通過閱讀獲取解決問題的有效信息,而為了培養學生通過閱讀獲取解決問題的有效信息的能力,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只有帶著問題去閱讀,才能提升學生閱讀的目的性,才能幫助學生更加有效的獲取重要信息。當然,就目前的語文考試形式來看,閱讀在語文試卷中占有重要分值,而教師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問題意識,對提升學生的應考能力也有很大幫助,因此應該引起教師高度重視。
二、解決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有效措施
現代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承受著更大的壓力。然而對于存在于教學中的不良問題,教師依然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與精力加以解決。針對目前影響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本人提出如下幾種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引導學生以情閱讀
針對目前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對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投入真情實感沒有引起重視的情況,要求教師在新時期的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投入真情實感,在閱讀的過程中融入個人的靈魂,進而更好的去感觸作者的靈魂,這樣學生的思想不僅能夠受到熏陶,而且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更多的感悟。本人為了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投入真情實感,往往會設置一些需要學生去感悟能得出答案的問題,例如:讓學生發表對個人對文章的看法等。
(二)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極進行思考
針對目前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有效思考沒有引起重視的情況,要求教師能夠積極的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在閱讀過程中積極進行思考是一種習慣,而該種習慣的養成,無疑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過程中進行思考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有效的思考方法與技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效思考,對學生有效進行寫作、有效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等都有很大幫助,因此應該引起教師高度重視。
(三)引導學生將閱讀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
這對目前初中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難以將閱讀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的情況,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進行閱讀。為了能夠使學生從生活的角度進行閱讀,本人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觀察生活,積極的思考生活,對生活有一定的感悟,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進行閱讀,學生才能有更多的感觸。學生從生活的角度進行閱讀,對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展開寫作也有很大幫助。
(四)積極培養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問題意識
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對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有很大幫助,而且對學生有效進行語文其他板塊的學習及其他學科的學習都有很大幫助。為了有效培養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問題意識,本人在學生閱讀之前為學生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逐漸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在此基礎上,逐漸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與能力,這樣就很好地將學生的閱讀與問題的解決聯系了起來。
本文對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法。閱讀作為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步入信息社會的今天顯得更加重要,有效培養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生存與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