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燦
摘 要:結合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具體案例,總結梳理浙江“特色小鎮”模式創新要點。認為浙江“特色小鎮”模式創新要點在于空間平臺、產業功能、環境模式、政策氛圍以及運作模式5個方面創新。浙江特色小鎮對于我國創新空間的建設具有普遍的示范意義,同時也為全國范圍內不同類型的小城鎮,如何實現專業特色化發展提供了經驗借鑒。
關鍵詞:浙江 建設特色小鎮 主要做法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a)-0247-02
浙江省早在2015年,就較為全面地提出了“特色小鎮”的概念以及相應的發展模式,并且在相應的初步實踐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為了能夠完善“特色小鎮”,建設有專業特色的小城鎮,浙江正不斷完善“特色小鎮”發展模式。總的來說,浙江省“特色小鎮”發展模式是建立在以創新性小城鎮先發展,將城市步入存量發展階段,后推進其他地方建設,優化產業結構和轉型升級的基礎上,將浙江省整體行業模式帶入高階化的新型產業中。
1 浙江特色小鎮發展的背景
自從改革開放的浪潮掀起,浙江省就將主要的發展模式集中在“塊狀經濟”上,這種發展模式帶動了浙江省的區域發展,并且規模已經占到浙江省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但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產業轉型升級受到巨大威脅,塊狀經濟缺乏發展動力,同時,空間和自然資源的逐步減少,生態文明建設的標準逐年提高,社會結構面臨轉型升級,板塊經濟中的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急需轉型。然而,浙江省由于處在“七山一水兩分田”的自然環境中,使得浙江省常年在有限的空間中進行發展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生產力。生產與生活和生態相互融合,對空間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互聯網+、電子商務、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產業促進各行各業的相互融合,構成了現代化產業體系,也模糊了產業邊界。
2 浙江“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創新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和目前特色小鎮的建設情況,可以對比出,特色小鎮和其他的鎮域經濟相比,有這幾個明顯的特點。
2.1 依托特定產業打造專業化功能
特色小鎮在產業功能方面也大有不同。傳統小鎮的經濟產業偏向低端化,在市場中更加被動,特色小鎮則更具選擇的主動性,追求特定產業的專業化。《指導意見》中就指出“特色小鎮”的產業定位應契合7大產業,包括環保、信息經濟、旅游、金融、時尚、高端裝備制造、健康等,還有眾多歷史經典產業,如木雕、根雕、石雕、茶葉、黃酒、中藥、絲綢、文房等。浙江省在2015年啟動了第一批特色小鎮的建設,就是圍繞以上幾個產業進行規劃。首先,這種規劃的合理性在于依托了浙江省的板塊經濟和先進產業,眾多地區的建設可以依靠本身良好的產業基礎或產業發展條件展開;其次,特色小鎮的建設更注重產業間的取長補短、合理規劃,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加強了競爭力。
2.2 重視環境景觀化營造與現代化基礎設施配套
以往的特色小鎮建設除了強調軟環境營造還注重硬環境建設,特色小鎮在此基礎上還進行了補充,融入了文化、互聯網+、科技等前沿要素。特色小鎮的建設貫徹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隨著新經濟發展態勢的變化,生態產業鏈和文化氛圍的營造也成為特色小鎮建設中的重點環節,政府則要承擔起公共服務的責任,通過公共服務平臺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在推動產業集聚上,特色小鎮積極呼吁大眾創業,并為產業提供孵化空間,增設更多信息化的服務窗口,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和有機的生態圈。
2.3 享受綜合性政策套餐紅利支持
除了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撐,還要創新政策供給的方式。為保障特色小鎮的平穩而均衡的發展,省級層面在政策上會提供各種便利渠道和補貼,“要創新特色小鎮的制度供給,將特色小鎮作為綜合改革試驗區,這就意味著其具有優先上報國家和省里先行先試的改革試點的資格,甚至可以先行突破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這是《指導意見》中對特色小鎮建設政策上的規定。
杭州市西湖區就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云棲小鎮建設的政策意見》,分別在激勵企業發展、企業創新、人才引進等6個方面制定了完善的細則。這就意味著,特色小鎮也可以從當地的產業特色出發,出臺“因地制宜”的扶持政策。
2.4 堅持市場導向的運作模式
落實分工明確、企業主體、政府主體的運營模式,讓市場成為資源配置過程中關鍵性的要素,并始終發揮其積極作用。按照各地申報情況平均分配名額的方式被篩選制度替代,在申報階段秉承質量優先的原則。在篩選階段,全省范圍內的各申請主體都要提交小鎮投資主體、建設計劃、投資規模,并細化到各個年度。在實施階段,嚴格監督小鎮的建設工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和完整的驗收體系。云棲小鎮中富士康、阿里巴巴、英特爾等作為各自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具有強大的品牌效應,充分利用這些企業的影響力,還可以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以市場為出發點,大力打造“創新牧場”項目、“產業黑土”項目、“科技藍天”項目等,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創業創新的支撐。
3 浙江省創建特色小鎮產業發展方向
3.1 產業專業中心化
小城鎮為提升發展效率一般會采用與鄰近城市在橫向上錯位發展,縱向上協作分工的發展模式,和城市協手共行,合作分工。通過安云制造小鎮,江北動力小鎮的一些例子,仿照浙江“塊狀經濟”的經驗進行升級轉型。在這類專業鎮產業中,制造業是主要的類型,為了使產業專業中心向高精尖發展,具有競爭力,努力提升專業服務水平和進行產業升級,與此同時還可以經由向全球企業服務的手段將產業介入到全球生產網絡結構中。
3.2 服務業高端化
小城鎮根據自身周圍的環境和公共服務設施,向高端服務業發展,成為高端服務業的聚集中心。例如,浙江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和桐廬健康小鎮等。這些小鎮以金融、健康醫療等一些高端的服務業為主要產業類型,不但擁有一流的環境設施,還可以吸引大量出色人才和優秀產業,而且他自身的優勢使得其在區域資源的配置上擁有先天的優勢,這將對地區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3.3 產業創新中心化
小城鎮依托周圍的科技園和大學成為產業創新中心。西湖云棲小鎮就是因為阿里巴巴云公司還有轉塘科技經濟園等一些條件發展起來的,如今已經是一個以云計算為核心的產業創新中心。這種類型的小鎮具有一些優勢,如比較低的創業成本和比較充足的發展空間,可以由此和水平高的科技園區或者研究機構建立友好的戰略關系,協作同行,達到技術的外溢效應,提升整個小鎮整體的競爭力。
3.4 文化旅游
小城鎮根據自身的特色區域文化或者獨特的旅游資源,將文化、旅游、經典綜合起來,形成綜合發展模式。例如,龍泉青瓷小鎮和西湖龍塢茶鎮還有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鎮等,一邊可以使它的地域文化基因不斷的被挖掘出來,例如,茶葉,青瓷。同時還可以盡力發揮出它的文化品牌效應,從而更好地提升經濟效應。
4 結語
浙江特色小鎮的建設是浙江經濟發展與文化結合的一次有利嘗試,這種積極的嘗試可以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思路,通過實體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結合提升經濟效益,并將以此為契機對我國的傳統產業進行產業升級,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姜紫瑩.淺析浙江“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創新[A].規劃60年:成就與挑戰——2016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6小城鎮規劃)[C].2016.
[2] 趙佩佩,丁元.浙江省特色小鎮創建及其規劃設計特點剖析[J].規劃師,2016(1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