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桃娜
當前時代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給群眾文化活動帶來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諸多挑戰(zhàn)。群眾文化活動呈現多樣性,種類豐富,能夠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來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傳統(tǒng)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單一,模式較為簡單,融入的表演藝術價值含量較低,很難提高群眾的參入熱情和積極性,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就難以體現。故針對群眾娛樂過程中的文化活動,必須要具有一定的表演藝術,從而可以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水平,提高群眾對文化藝術活動的參入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等,積極的融入到現代群眾文化活動中。
[關鍵詞]群眾文化;表演藝術;融入實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群眾文化活動越來越重視,并將群眾文化活動看做業(yè)余娛樂方式之一,積極的融入到當前的群眾文化活動中。而目前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內容簡單,已經很難滿足當前人們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需求。故需要提升活動的表演藝術價值,積極的融入多種類型的表演藝術形式,從而讓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藝術價值更高,提高群眾的積極性。
1 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
群眾文化活動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提升逐漸活躍,并且已經開始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也在逐步增加,并且開始在活動中增加了新的內容。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能夠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于推動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的意義。當前的群眾文化活動參入的群眾越來越多,但在開展中活動形式較為單一,活動方向不夠明確,缺少表演藝術形式。缺少表演藝術的群眾文化活動很難吸引更多的群眾參入,其宣傳和表演效果也較差。由于群眾對文化活動的表演藝術形式不夠重視,而是單純的追求熱鬧氣氛,不利于推動文化活動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和綜合素養(yǎng)。而表演藝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價值較高,隨著國家經濟水平快速發(fā)展,文化建設也需要推動,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融入表演藝術,可以讓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更豐富,藝術價值更高,更有助推動我國文化事業(yè)建設,提高人們文化素養(yǎng)。
2 提高群眾文化活動中表演藝術的措施
(1)樹立群眾文化活動表演藝術的價值意識,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中表演藝術的宣傳。讓群眾以及表演人員認識到表演藝術的價值,目前我國群眾文化活動宣傳力度不夠,很多群眾對文化活動的表演藝術不了解,就缺少參入的興趣和積極性,甚至不會觀看群眾文化活動,久而久之就會感到厭倦。而在具體操作中必須要通過宣傳和講解等來群眾認識到群眾文化活動中表演藝術的價值,文化素養(yǎng)的含金量,通過參入到群眾文化活動對自身的益處。讓人民群眾更了解群眾文化活動,并根據不同區(qū)域文化特點等來融入不同的表演藝術形式,復合當地的群眾口味,才能真正的調動群眾參入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借助于表演藝術就能夠提高群眾的興趣。
(2)提高群眾演員與觀眾的融洽關系,定位要準確,選擇符合當地區(qū)域以及身份特征人群的活動形式,讓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題和特色更鮮明。選擇的群眾演員要積極的與參入觀眾進行溝通和交流,實現二者之間的互動,切忌在臺上嚴肅的表演,而忽視了現場的氣氛。群眾文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要借助于觀眾的熱鬧氣氛的烘托,并要讓觀眾發(fā)揮一定的帶頭喝彩作用。選擇的群眾演員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和表演藝術水平,并要加強對群眾演員的指導和教育,讓演員與群眾之間具有一定的融洽點,讓活動內容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和理解。
(3)融入多樣的文化藝術形式,群眾文化活動重在通過表演來展現出文化的價值和內涵所在,而在群眾活動中必須要將文化精髓融入到表演過程中,讓群眾文化活動看起來不空洞。表演文化活動前要根據當地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等進行設計,并制定表演 計劃和目錄等,根據自身的計劃不斷的完善,保證表演的文化活動更適應于當地的群眾,且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都可以進行參入和表演。讓觀眾與演員之間進行良好的交流,讓具有一定表演藝術天分的群眾上臺互動,提高群眾的積極性。
(4)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等來豐富群眾文化活動表演藝術形式,傳統(tǒng)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包括龍燈獅子鬧元宵、人民廣場紅歌會、慶三八要腰鼓表演、民間習俗表演活動等,而在當前社會發(fā)展中,群眾文化活動不拘泥于當前的形式,還可以借助于網絡的力量和視頻媒體的形式,將音樂視頻以及大屏幕顯示的方式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讓更具有藝術效果的活動展現在群眾們的眼前,從多個角度和方面來理解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和價值,從而提高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峰口鎮(zhèn)文化站舉辦的“楹聯詩畫”活動;曹市鎮(zhèn)文化站舉辦的“器樂愛好者培訓班”、濱湖辦事處舉辦的“端午節(jié)鳳龍舟表演賽”活動,都可以體現出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并且在活動中融入更多的表演藝術形式,充分展現表演藝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價值,提高群眾對文化活動的認識和參入積極性,主動的融入到活動中。
參考文獻:
[1] 張瀾.群眾文化活動中表演藝術的實踐與思考[J].北方音樂,2016(13).
[2] 王阿麗.關于對群眾舞蹈表演藝術提升的幾點看法[J].才智,2011(11).
[3] 莊琳.群眾文化中的表演藝術——表演源于生活的積累[J].群文天地,2012(16).
[4] 娜仁高娃.機遇·挑戰(zhàn)·與時俱進——淺析新時代群文工作中的廣場表演藝術[J].群文天地,2010(18).
[5] 王小明.創(chuàng)造合唱完美藝術形象的多種因素——論業(yè)余群眾合唱的排練與指揮[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09).
[6] 胡守勇.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
作者單位:
河南省內鄉(xiāng)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