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伍
摘要:本文主要以以生為本的重要性作為出發點,并從轉變教學理念和加強人文關懷兩方面探討了以生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以期為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質量提供一些參考和意見。
關鍵詞:以生為本;高中班主任;應用
“教書育人”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種教學責任。在教育中,班主任不只是扮演教師的角色,還需要充當管理者角色,因此班主任的責任更大,兼具教師與管理者雙重身份。以生為本,是“人本理念”的延伸與拓展,無論是教學中還是管理中,都需要體現工作的“人性化”。
一、以生為本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班主任,應該站在學生心理需求和個性特征角度制定最優管理制度,并在管理中凸顯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特色,從而實現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目的。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生活習性不同,個性不同,這就需要班主任花費足夠的心思,觀察每位學生的個性特征,從而找到以生為本教學和管理的科學依據。教育的主體不是教師,而是學生。無論是教師還是班主任,都應該充分認識這一教學理念,并在實際教學與管理工作中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塑造學生良好品格。從而在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同時增強學生學習信心,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加強與高中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廣大高中學生學會尊重他人、關愛他人。與此同時,無論是教學活動后還是班級管理活動,都應以學生需求為基礎,體現出對學生個性尊重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和管理活動中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從而實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
二、以生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具體實踐
1、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自身價值是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將以生為本理念引入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首要條件是班主任應樹立科學正確的教學理念和管理觀念,并認清以人為本理念、以生為本理念在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傳統教育理念下,無論是教師教學工作還是班主任管理工作,都沒有以學生為中心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和管理方案。從而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教學模式是傳統單一的“填鴨式”或者“滿堂灌”教學模式,這樣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創造性發展。
在課外生活中,班主任通常是指揮者,并實行軍事化管理,要求學生絕對的服從。假設學生與教師之間因為某種理念或者觀點發生沖突,班主任便會直接運用自身權威否定學生的觀點。如此一來,學生的自信心遭受嚴重打擊,自尊心也受到傷害,從而嚴重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以生為本理念引導下,高中班主任應該全面認識學生的課堂地位,無論是制定教學方案還是管理方案,都應以學生作為中心,確立為學生服務的教學和管理理念。首先,高中班主任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與溝通,深入學生群眾,全面系統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需求。以此為基礎,制定具有針對性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班規制度。在日常管理和教學中,班主任需要采用靈活有效的方式充分發揮班級規章制度應用的職能與作用,并以積極的態度接受學生的意見,從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其次,高中學生面臨的壓力較大,因此渴望獲得來自教師、學校、朋友和家長的關愛與鼓勵,這就需要班主任充當溝通者角色,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合作,引導家長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高中學生學習和生活管理中,及時加強與學生的心靈溝通和精神交流,從根源上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實現解決學生學習心理障礙問題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的目的。
2、加強人文關懷。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站在多角度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個性特色是以生為本、以人為本理念的目標和教育理念。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和耐心,深入學生當中,全面系統地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心理情況,加強人文關懷,為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創設一個溫暖的氛圍。高中學生面臨高考壓力,因此學習心理壓力較大。他們需要來自學校、教師、家長和朋友的關心與贊許,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應加強心理學相關知識的了解與學習,洞察每一位學生的心理需求、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優劣勢,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和提升方案,給予學生足夠的進步空間。與此同時,班主任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引入激勵機制,結合班級實際情況,設立能夠被高中學生所接受和認可的獎懲制度,實現提高學生全面認知的目的。
高中班主任不僅是管理班級的管理者,還是一名教育者,因此在日常管理與教育中應以真心換取真心,應秉持公正公平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及時處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矛盾與沖突。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與教學中,應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制定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塑造學生良好品行的教學目標和管理目標,應以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心理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采用靈活有效方式營造相對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這就需要班主任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尤其是學生成績管理問題,是班主任和教師關注的重心,需要班主任加強人文關懷,以正確態度處理學生成績下滑、學習態度不端正等學習問題。當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或者學習成績突然下滑時,應及時加強與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找出問題的關鍵,從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除此之外,班主任應結合班級管理情況制定系統化的規則,并同口頭批評、口頭教育相結合,從真正意義上做到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相較于小學和初中學生而言,高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日益成熟,因此無論是口頭批評教育還是按照規則辦事,都能夠從內心深處所接受與采納。這樣不僅可以增強班級凝聚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責任心和團隊精神。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班主任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與關愛,使學生在學習之余能夠感受來自班集體的關心。即可以提高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和消除心理障礙問題,又可以為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從而實現共贏。所謂共贏是指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家長,都可以看到學生的進步,使學生學會關愛他人、相信他人。
三、結語
高中班主任兼具教育者、管理者、溝通者等多種身份,其管理工作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班主任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和管理理念,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制定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制度和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劉海燕.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思路分析[J].才智,2015,32:146.
[2] 鄧曉鴻.淺談班主任工作的人本管理[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