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石寶
(肇慶市端州區沙湖小學)
摘 要:傾聽是交流雙方認真、主動地接受對話信息,并有選擇地做出反應的過程。傾聽是教學對話的需要,是個人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傳統應試教學觀念、教師教學策略的失誤等原因,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傾聽習慣的養成情況不夠良好,所以要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以身示范,潛移默化;教給方法,強化能力等方面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的策略。
關鍵詞:傾聽;語文教學;策略
研究表明,在人們日常的語言交際活動中,“聽”占有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從這些研究中可以得出,聽在人類的聽、讀、寫、說四方面中占據著接近過半的席位。無獨有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五六年級目標中有:“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由此可見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是何其重要?;诖耍医Y合學校課堂觀察活動,把觀察點定為學生傾聽習慣的養成情況,觀察了我校的兩節公開課。在這兩節公開課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位學生在聲情并茂地分享自己的作文,有的學生卻在玩弄自己的筆,甚至東張西望,跟自己的同桌竊竊私語;一位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很多手在高高地舉起,卻不知發言者所云;圍繞一個問題交流時,很多人都急切地發表重復的看法;在交流了一個問題后,很多人不能將別人的觀點或方法歸納整理,整體表達。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我們可以結合語文教學應用以下幾種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祆湟舱f過:“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庇纱丝梢姡瑹o論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國家,在教學理念上都基本上是一致認同的,那就是把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學的出發點。
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求教師知識淵博,有獨到的思想觀念;其次是語言幽默,在課堂教學中能深入淺出;最后就是要善于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不同的課堂內容上選取不同的歷史故事、寓言故事或者生動的例證和比喻,通過聲音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唐代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時,先讓學生陶醉在古琴曲《陽關三疊》的背景樂中,然后用結合詩歌的平仄與節奏和著古琴韻律,深情地吟唱起“渭城朝雨浥輕塵……”教師并沒有多說什么,學生就被深深的藝術境界所感染,詩中包涵的離愁別意自然而然地融入學生的心頭。
二、以身示范,潛移默化
加里寧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態度都這樣那樣地影響學生。”教師在整個教學現狀當中扮演著教書育人的角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為人師者,必須做好教師本身的角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
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指導地位在整個教學秩序中處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鬃铀f:“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痹趲熒涣鳟斨?,教師更應該注重傾聽學生的聲音。從外表來看,不單是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在重視自己的回答,教師是尊重自己的表達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知道,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應該要有怎樣的傾聽態度,傾聽的方式應該怎樣實施等等。如讓學生明確:教師說話時,大家聽,教師要求不認真聽課的學生進行復述,其他學生不能提醒;學生發言時,教師要認真聽,充分尊重學生的見解,其他學生要等發言結束再舉手。更重要的就是教師要傾聽學生所發出的信息,對發出的信息進行處理,從而有效地向學生反饋信息,比如“小朋友,你們看,某某小朋友不僅聽懂了別的小朋友的話,還把自己的想法加了進去,真值得我們學習!”“這個孩子聽得真認真,大家把掌聲送給他”……小學生都喜歡教師的肯定,你表揚一個學生,就會樹立榜樣,其他學生也會爭著學習,這樣下來從點到面很快整個班的學生都會把傾聽“長”在腦海里,養成傾聽的習慣。
教育的過程就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傾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教師的道德責任。教師在傾聽學生的回答時,不能因為學生成績較差就對其有偏見,也不能因為學生所回答的問題與自己預設的答案相背而心浮氣躁,從中毫不留情地打斷學生的話等等,這些都不應該是一名教師在學生面前要出現的現狀。教師更應當對學生寬容和理解,在學生面前表現出良好的傾聽態度,這對學生傾聽態度的培養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給方法,強化能力
學會傾聽,才會樂于傾聽。我們在語文課堂中要善于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如在聽同學發言前,引導學生猜測,他可能會講什么?會從什么角度來講?他的觀點是否和我一致?他的觀點有無道理?在聽同學發言時,要抓住關鍵詞來聽,通過關鍵詞提煉主要內容,聽完同學的觀點后進行歸納,最后再想想他說得有沒有道理。
薩克雷說過:“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會對自己的人生道路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良好傾聽習慣的養成當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讓我們在每一節語文課中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吧。
參考文獻:
[1]李政濤.傾聽者的教育:論教師對學生的傾聽[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7).
[2]張鴻苓.語文教育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