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何影儀+馮翔+梁嘉琪+何曉能+賴玉虹+譚燮文+邱美娟



【摘要】 目的:觀察血清鐵蛋白(SF)水平與2型糖尿病(T2DM)發生進程的關系。方法:將293例體檢者按2型糖尿病發生進程分為正常(NGT)組(108例)、糖調節受損(IFG/IGT)組(105例)、糖尿病(DM)組(80例),比較三組的SF與其他血清生化指標及相關的臨床指標水平。結果:隨著2型糖尿病的發生進程,三組的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舒張壓(DP)、收縮壓(SP)、腹圍、空腹血糖(FBG)、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SF均表現為逐漸升高,即NGT組 【關鍵詞】 2型糖尿病; 血清鐵蛋白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Serum Ferrit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LIU Jian,HE Ying-yi,FENG Xia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2):023-02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ferritin (SF) level and the occurrenc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Method:293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NGT) group(n=108),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FG/IGT) group (n=105),diabetes mellitus(DM) group(n=80),the SF and other serum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related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With the progression of T2DM,the weight,body mass index(BMI),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P),systolic pressure (SP),abdominal circumference,fasting blood glucose(FBG),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TG),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SF of three groups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NGT group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Serum ferritin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zhou Panyu Sanatorium,Guangzhou 51149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2.007
鐵是機體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血清鐵蛋白(SF)濃度反映了體內貯存鐵的量,眾所周知,SF是惡性腫瘤的標志物之一,也常作為缺鐵性貧血診斷的指標之一,但近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發現,鐵超負荷也可對健康造成危害[1]。文獻[2-3]研究發現,鐵影響糖代謝,鐵超負荷主要會引起胰島素抵抗以及胰島素的合成與分泌從而損傷胰島素分泌功能和葡萄糖耐量,使血糖升高,因此SF濃度與2型糖尿病(T2DM)的關系密切相關。本研究旨在觀察T2DM發生進程各階段患者SF水平的變化以進一步探討SF與T2DM發病的關系,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在本院體檢中心進行健康體檢的293例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經知情同意,依據2型糖尿病發病進程,按照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將研究對象分為三組,正常(NGT)組:共108例,男75例,
女33例,空腹血糖平均為(5.06±0.46)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為(6.10±0.80)mmol/L,入組標準空腹血糖<6.1 mmol/L且餐后2 h血糖<7.8 mmol/L內。糖調節受損(IFG/IGT)組:共105例,男74例,女31例,空腹血糖平均為(6.42±0.21)mmol/L,餐后2 h血糖IGT平均為(9.20±0.80)mmol/L,入組標準空腹血糖 6.1~7.0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IGT 7.8~11.0 mmol/L。糖尿病(DM)組:共80例,男56例,女24例,空腹血糖平均為(9.90±2.10)mmol/L,
入組標準空腹血糖≥7.0 mmol/L內且符合2005年WHO診斷標準。全部研究對象均無心肝腦腎器質性病變,其他相關檢查結果基本正常;排除標準:腫瘤、肝病、貧血患者,甲狀腺疾病、血液病、心血管疾病、外傷及急慢性感染者,近期獻血、輸血、使用鐵劑治療者。
1.2 方法
1.2.1 血壓測量 研究對象均靜息15 min,用水銀柱式血壓計以坐姿固定測量右上肢血壓,測量位置與心臟在同一水平,測量期間禁止說話。
1.2.2 身高、體重測量 研究對象穿薄衣褲,脫去鞋帽,取立正姿勢站在紅外線身高體重測量儀的底板上,雙手自然下垂,足跟靠攏,足跟、臀部、頭部三點靠在身高計的立柱上,軀干自然垂直,兩眼平視前方,記錄身高測量數值,精確到0.1 cm,同時記錄體重測量數值,精確到0.1 kg。BMI=體重(kg)/身高(m)2。
1.3 腹圍的測量方法 被測量者身體直立,兩臂自然下垂,平穩呼吸,測量者將一根沒有彈性最小刻度為0.1 mm的軟尺,放在其胯骨上緣與第十二肋骨下緣連線的中點(通常是腰部的自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圍繞腹部1周,緊貼而不壓迫皮膚,在正常呼氣末測量腰圍的長度,精確至1 mm。
1.4 血清指標測定 對象禁食12 h或以上,次日晨空腹取坐位采集肘靜脈血3 mL于干燥試管,置室溫30 min,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清立即于Rohce Modular P800/E170全自動生化發光分析儀上進行空腹血糖、TC、TG、HDL、LDL、SF測定,試劑均為Roche公司配套產品。2 h葡萄糖測定:將75 g無水葡萄糖溶于100 mL溫開水中,囑研究對象早晨空腹2 min內喝完,從喝下第一口起計,期間禁飲禁食禁煙,至第120分鐘準時采集靜脈血,分離血清測定2 h葡萄糖。測定方法和步驟同空腹血糖。血細胞指標測定,采集EDTA-K2抗凝血立即在Sysmex XT1800i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上測定。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經正態性檢驗后,正態分布資料用(x±s)表示,非正態資料以中位數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指標間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檢驗水平取α=0.05,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 三組的性別、身高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的體重、BMI、收縮壓、舒張壓及腹圍均表現為逐步升高,即NGT組 2.2 三組血清生化指標水平比較 隨著2型糖尿病發病進程,三組的空腹血糖(FBG)、SF、TC、TG、LDL均表現為逐步升高,即NGT組 2.3 三組血細胞指標水平比較 IFG/IGT組和DM組的HGB水平均高于NGT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DM組的MCV、MCH水平均低于IFG/IGT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M組的MCHC、WBC水平均顯著高于NGT組和IFG/IGT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DM組的PLT水平均顯著高于NGT組和IFG/IGT組,且IFG/IGT組高于NGT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血清鐵蛋白水平與其他指標的相關分析 血清鐵蛋白水平與FBG、TG、HGB、BMI、DP、腹圍均呈正相關(P<0.05),與SOD呈負相關(P<0.05),見表4。
2.5 FBG與各指標的相關分析 GLU與SF、DP、SP、BMI、腹圍、TC、TG、LDL均呈正相關(P<0.05),與HDL、身高、體重均無關(P>0.05),見表5。
3 討論
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知曉,現認為由多基因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促發[4]。近年來有研究發現,T2DM患者的血清鐵蛋白(SF)水平與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且與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有關,但其中潛在的機制仍不清楚[5-6]。本文通過觀察血清鐵蛋白水平在T2DM發病進程各階段的變化,揭示它與T2DM的關系。
從表1中可知,BMI、DP、SP、腹圍等隨著T2DM的發病進程逐步升高,同時從表4中得知血糖與血壓水平、BMI、腹圍均呈正相關,可見血壓與T2DM發病呈正相關。周蕾等[7]報道也表示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壓患病率較高,甚至比正常人高出3~4倍。另外筆者認為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與T2DM的發展有一定的關系,可能是促進T2DM進程的重要因素。因為脂肪組織是產生胰島素抵抗的重要部位,其分泌的細胞因子有降低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8],腹部脂肪堆積可能更易導致運動量下降,能量的過剩加劇了胰島素抵抗。而且在唐振媚等[9]的報道中顯示,腹圍會影響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從而影響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指數。
表4與表5的結果表明,HDL變化趨勢隨T2DM發病進程降低,但與GLU水平不相關,TC、TG、LDL水平與GLU水平均呈正相關,隨著病程進展逐步升高,以TG升高最為明顯。在牟忠卿等[10]報道中也提出TC、TG、LDL以及收縮壓等均有正相關的關系。這可能是隨著T2DM發病進展,胰島素不足加重,脂肪組織攝取葡萄糖及從血漿中移除TG減少導致血中TG濃度升高[11-12]。另外從表3中可知,DM組的WBC均高于IFG/IGT組和NGT組(P<0.05),后來對比三組的其他指標發現,DM組的T2DM患者多數都伴有其他一些慢性炎癥現象的發生,因此筆者認為與DM機體處于應激和慢性炎癥狀態有關,而且T2DM引起的胰島素抵抗及胰島功能缺陷會導致機體其他的身體慢性病,這可能就是血清鐵蛋白(SF)引起的[13]。
從表2中發現,SF水平隨著T2DM的發病進程逐步升高,同時表5中也顯示血糖與SF水平呈正相關,可見SF與T2DM發病呈正相關。這可能是因為當鐵超負荷時,可沉淀于胰島,鐵作為一種極強的促氧化劑直接損傷胰島β細胞[14-16];而且文獻[17]報道稱,T2DM患者有鐵過負荷現象,負荷過量的鐵還會引起患者血脂和胰島素變化,這也表明由于過負荷的鐵是T2DM的發展的影響因素。體內鐵過多使血漿運鐵蛋白趨于飽和狀態,使需由運鐵蛋白轉運的鉻難以轉運,引起組織缺鉻,鉻缺乏使胰島素功能受阻,影響葡萄糖氧化,引起糖代謝障礙[2];鐵催化自由基的生成,促進脂質氧化和動脈粥樣硬化,氧自由基可進一步在游離鐵的作用下,形成更強的羥自由基或鐵氧離子而引起細胞損傷,并產生一系列反應,形成胰島素抵抗[18-19]。
本研究認為,SF水平與T2DM發病進程呈正相關,而且在SF水平的發生發展過程中,BMI與血壓水平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臨床上控制SF、BMI及血壓水平可作為減緩發病的重要措施。國外也有研究認為,放血、獻血、限制膳食鐵的攝入或用鐵螯合療法進行治療,可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20-21]。但本研究是橫斷面研究,仍需前瞻性大樣本隊列研究予以佐證。
參考文獻
[1]肖新才,劉健,羅不凡,等.膳食鐵攝入、機體鐵負荷與代謝綜合征相關性研究[J].衛生研究,2011,40(1):32-35.
[2]楊春偉,劉星,曹正新,等.空腹血糖受損與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清鐵蛋白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6):497-499.
[3]徐志芳,楊昱,周亞茹.鐵過載與糖尿病[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6):16-17.
[4]王偉業.連云港農村社區中老年高血壓人群空腹血糖受損與糖尿病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12.
[5]張瑜.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鐵蛋白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4,12(4):30-32.
[6]廖益均,石彥波,周志欽,等.鐵與2型糖尿病發病的最新進展[J].生命科學,2012,24(8):795-798.
[7]周蕾,關超,喬森.2型糖尿病與高血壓相關因素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34):226-228.
[8]夏道曼,陳秋.脂肪細胞因子與胰島素抵抗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09,25(12):1507-1509.
[9]唐振媚,黃群英,林芳,等.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病患者瘦素水平及其相關性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4):3770-3771.
[10]牟忠卿,孫明曉.尿酸與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關系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刊,2015,50(6):24-27.
[11]王吉耀.內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037.
[12]張妮婭,劉超.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與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的關系[J].山東醫藥,2015,55(6):44-45.
[13] Sharifi F,Nasab N M,Zadeh H J.Elevated serum ferritin concentrations in prediabetic subjects[J].Diab Vasc Dis Res,2008,5(1):15-18.
[14] Puntarulo S.Iron,oxidative stress and human health[J].Mol Aspects Med,2005,26(4-5):299-312.
[15] Andrews M,Arredondo M.Hepatic and adipocyte cellsrespond differentially to iron overload, hypoxic and inflammatory challenge[J].Biometals,2012,25(4):749-759.
[16] Reddy M B,Clark L.Iron,oxidative stress,and disease risk[J].Nutr Rev,2004,62(3):120-124.
[17]李曉華,孟杰.老年2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損患者血清鐵蛋白水平及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2013,33(6):1264-1266.
[18]張惠英,李瑞,杜雪雪.2型糖尿病的相關影響因素及鐵營養與氧化應激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7):2343-2344.
[19]狄紅杰,趙明.核因子-κB在糖尿病視網膜病發病機制中的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7,20(1):97-100.
[20] Arredondo M,Fuentes M,Jorquera D,et al.Cross-talk between body iron stores and diabetes:iron stores are associated with activity an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 of the heme oxygenase and type 2 diabetes[J].Biol Trace Elem Res,2011,143(2):625-636.
[21] Cooksey R C,Jones D,Gabrielsen S,et al.Dietary iron restriction or iron chelation protects from diabetes and loss of beta-cell function in the obese (ob/ob lep-/-) mouse[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10,298(6):E1236-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