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鵬飛 胡建平
【摘 要】新常態下,宏觀經濟運行壓力加大,依靠經濟高速增長的就業“紅利”逐步消失,就業工作任務依然十分繁重。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必要性、高校職業指導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來闡述高校如何開展有效的職業指導,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指導;高質量
【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condition,the macre-economic operation pressure increases.Theemployment“bonus”which depends on the economic high-speed growth gradually vanishes.The employment work task is still very heavy.Through analysis of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theexistence of problem,the paper illustrates how to carry out effective carrer guidance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ow to achieve a higher quality of vocational guidanc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career gudance;high quality
職業指導是指為求職者就業、就業穩定、職業發展和用人單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詢、指導及幫助的過程。幫助求職者進行科學的職業選擇,幫助用人單位招聘用人。作為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我們主要面對的是針對大學生的職業指導,以確保大學生畢業離校后理性就業,提高就業質量。
1 高校職業指導的必要性
高校職業指導是幫助大學生們做好準備職業、職業選擇、職業適應、職業變換、職業發展的科學[1]。有效的開展職業指導可以讓大學生了解職業發展的規律,盡快融入職業、完成角色轉變、適應職業環境。
在當前巨大的就業壓力之下,如何促進大學生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在實習大學生順利就業、有效就業,高校就業部門必須結合自身實際,完善就業指導工作,提高職業指導質量。例如:我校就業指導部門通過不斷的努力,與多家醫院確定了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習帶就業崗位,并通過多年的合作已經形成了順暢的實習、就業渠道,這與我們每一批學生的優秀表現也是分不開的。不斷的匯總這些實習生、畢業生在實習、就業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為在校大學生提供相關職業的信息及當前職業對大學生才專業素質和能力素質的需求,同時通過學校搭建的“青春風華講壇”這個平臺,把他們和在校學生聯系在一起,喚起他們對職業的認同,使這些新生力量懂得匯聚正能量,培養責任感,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職業指導的質量。
2 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隨著各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每年有大批的畢業生涌入人才市場,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成為各高校的重點工作,就業壓力問題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高校成立了專門的職業指導工作機構,面向全體學生的不同成長階段提供職業發展與生涯規劃輔導,并且配置了一定比例的專兼職人員來開在職業指導工作。運用專業的職業指導理念與方法,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服務。然而,部分高校在職業指導過程中,由于對職業指導認識的局限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工作開展不到位,存在一定問題。
2.1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滯后
職業指導的人員構成,主要為校內的職業指導教師,缺乏社會人士的參與,校內職業指導教師雖然能夠提供全面理論方面的指導,但缺乏與社會實際工作的完全接軌,沒有讓經驗豐富的社會人士參與進來,缺乏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有效結合。同時,在職業指導過程中,大部分是普及性、共性的指導,如開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組織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而個性化的職業指導比較少。一些高校并沒有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對他們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沒有開展分類職業咨詢或一對一職業咨詢,難以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
2.2職業指導信息不全面
高校在開展職業指導時,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就業指導上,在積極為畢業生提供招聘信息和開展求職技巧指導的同時忽略了對學生的職業指導,例如職業生涯教育、職業素養的提升等。在為大學生提供的就業信息中,以就業信息為主,包括就業政策、招聘信息、求職技巧等信息,而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自我認知、環境認知、行業發展前景、職業分析等方面的職業信息偏少,忽略了相關信息的指導。
2.3忽視畢業生就業質量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的最主要指標是就業率,目前在高校的就業工作中,片面追求就業率,而忽視了對就業質量的關注。大學生畢業以后大多持著“先就業后擇業”的態度,把第一份工作作為積累社會經驗的場所,以至于就業缺乏穩定性。
3如何開展有效的職業指導
通過以上對高校職業指導方面問題的分析,結合我校當前的職業指導工作實例,對于未畢業離校大學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職業指導工作。
3.1指導大學生進行職業選擇
職業選擇是個人對于自己就業的種類、方向的挑選和確定。它是人們真正進入社會生活領域的重要行為,是人生的關鍵環節 。通過職業選擇,有利于人和勞動崗位的較好結合,使個人順利進入社會勞動崗位,它有利于社會化的順利進行與實現。通過職業選擇,有利于取得經濟利益、社會效益等多方面共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職業選擇是針對大學生群體展開的,是就業指導的重點,每年都有大批剛剛踏出高中校門的學子,他們一方面對大學生活充滿向往,另一方面又有因就業壓力所帶來的對社會的恐懼心理,兩方面作用在一起,讓他們在未來的選擇上出現迷茫,所以開展有效的職業指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大學生擇業觀是其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形成階段就是大學階段,這段時間內的學生處于一種半社會化的狀態,一方面不僅學習理論知識,也開始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另一方面還沒有完全融入社會,還不能對社會形式有全面的而了解[2],指導學生做好職業選擇的前提條件是正確的自我評估。
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學初期就會利用職業測評工具對學生的職業傾向進行測試,幫助學生盡快認識自己,以便于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做出正確的選擇,根據學生的職業選擇做出有效的職業指導,只有準確定位,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好工作”。 例如我校是一所高職高專類的醫學院校,在新生中曾做過一些調查,了解到他們之所以選擇來我校就讀,大都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或興趣,聽取他人意見、聽從家長安排居多,所以對所學專業缺乏了解,入學時情緒波動較大,除盡快的了解他們,幫助他們進行心理調試外,更需要讓他們自我認知,明確職業目標的選擇,與專業學習產生共鳴,才能保證學生學習、生活的順利進行。
3.2指導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每個人要想是自己的一生過得有意義,都應該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特別是對于大學生而言,正處在對個人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職業的選擇對大學生今后職業生涯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3]。對于剛剛入學的新生來講,職業生涯規劃這個詞讓他們感覺陌生而遙遠,但事實恰恰相反,當他們將腳踏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起,職業生涯就與他們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緊抓新生入學教育這一環節,開展職業教育,讓大學生通對學校、專業及大學學習、生活的了解,幫助大學生確定職業目標,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
隨著學習、生活的不斷深入,大學生對所學專業有了更深的了解,通過專業的學習,明確了職業發展方向,從而認識到職業發展需要中除了專業技能以外,還有哪些其他能力需求,并為此修改和拓寬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隨著職業目標的逐漸清晰,再不斷地細化。例如:我校自2012年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簽訂訂單培養協議,成立了我校第一個訂單培養班級,學生從面試選拔到進入這個班級,對訂單培養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而對于在進入這個班級以后要做哪些努力完全沒有計劃,對于班級的一些管理制度也不能完全理解。為此,特邀請院方的老師來校授課,講解醫院的管理理念和對專業知識、能力結構的需求,為學生指明方向,確立學習目標,幫助其制定短期和長期的職業規劃。
3.3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
職業指導對師資力量要求較高,教師既要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就業市場,又要同時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法學、公共關系學等多學科的知識。由于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職業指導教師面臨的問題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著,所以要不斷自我提高、增強技能。要選擇一批在學歷、經驗、職稱等相對高或好的人員,組建一支從事學生職業指導的高素質、精干隊伍。我校現成立了專門的職業指導部門對學生實行“面對面”職業指導,還開設了專門的就業指導課程,由專任教師從新生入學開始到實習離校,來全面指導學生的職業發展,加強作為一線工作人員的輔導員老師的培訓。
3.4群體化教育與個性化輔導相結合
除開展普及性的群體教育外,更要注重個體的發展,所以在高校的職業指導中,需要真正把個體充分考慮在內,在教學方式上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個性特征因材施教,指出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和發展自我。教學方式采用靈活多樣性,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展示的空間與平臺,將職業指導工作開展的而更加深入。
隨著職業指導在高校的招生、培養、就業等環節作用的充分發揮,人們對職業指導的認識不斷加深,職業指導在高校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在不斷的凸顯,實現高質量的指導需要學生、教師、學校、社會多方面力量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宋曉宗,美國高校就業指導的實踐機制探析及啟示[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32(11):81-83.
[2]李典賽,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擇業觀教育的對策[J]. 理論探索,2012,20:29-32.
[3]鄒立亮,職業生涯規劃對高校大學生就業意義及途徑分析[J],出國與就業,201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