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剛
恩格斯曾說過,“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而對于初中生來說,憑借淺薄的數學知識和教師單調的教學手段對如此深奧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進行研究的確是件枯燥無味的事,從而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數學改革帶來一片生機,值得數學教師積極推廣。 多媒體技術是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現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作用。
一、創設教學情景,挖掘探究精神,激發學習興趣
盧梭曾說:“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可見興趣的重要性,而現代數學創新教育的關鍵在于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恰當運用,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將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的表現手法和表現方式,這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發揮巨大的作用。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把興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數學本身比較抽象、枯燥,學生對本學科興趣淡薄,加之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單一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造成學生數學創新素質能力難以提高。而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的困難。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主動積極去探索,教師要把學生認識的對象從間接需要變為直接需要,形成強烈的內部動機,把學習融入到“玩”中,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優化組合,創設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探究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統計中的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例如:統計一個路口在5分鐘內各種機動車通過的數量,并制成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時,利用電腦創設教學情景,把課本上的插圖變成實景,動畫顯示出一輛輛摩托車、小汽車、大客車、大卡車通過一個路口,學生處在安全的實景中收集數據,解決了課本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興趣很濃,充分體會到實地收集數據的樂趣,教學效率提高了,這也正體現了新課程理念: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借助多媒體,超越時空,數形結合,猶如身臨其境,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多媒體教學的優化組合,可促使數學知識重構
課堂教學中要正確地、充分地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應創造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條件,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例如在教學《合并同類項》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進程:①提出問題:“某地有甲、乙兩個銷售商:甲銷售商有100個籃球、60足球、150個排球;乙銷售商有120個籃球、50個足球、100個排球。你打算怎樣進行比較和統計?”以上這些均用flash制作成動畫,顯得栩栩如生,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仔細觀察和思考,醞釀出如何將這兩家經銷商所售商品進行分類和統計的念頭。②啟發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此時教師可順勢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家經銷商各銷售哪些商品?③小組交流討論形成方案:100個籃球+120個籃球= 220個籃球,60個足球+50個足球=110個足球,150個排球+100個排球=250個排球。教師繼續引導學生討論上述問題,引導他們逐步進行知識建構,可直接問學生:“上述討論中,你有何感悟?”學生可能會說出:同類物或同種物才能相加或合并 。這些話就是學生進行知識建構的基礎,也是學好這部分知識的基礎。這樣學生大腦中就有了類比學習同類項和合并同類項的生活模型,為同類項的知識建構建立起了較為堅實的生活基礎。不僅向學生傳授了知識,讓學生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進行知識重構和創造。
三、多媒體的介入省時高效,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把相當一部分時間用在板書上,以至于耽誤時間過多,課堂45分鐘,講課大多需30分鐘左右,留給學生的時間只有10多分鐘。學生要在10分鐘內消化教師30分鐘講述的知識,其困難可想而知。課堂上掌握不了,無疑就是增加學生課外負擔;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學生被束縛在書本上,限制了個性的全面發展,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如今,使用多媒體進行中學數學教學,新授時間只需20分鐘左右,學生用大約15分鐘時間鞏固,還有約10分鐘機動時間,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樣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現代媒體在顯示信息、反饋信息、激起反映和控制反映等功能上,表現出良好的特性,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在激發興趣、拓寬知識,培養能力和發展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
總之,多媒體技術的介入是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手段,由于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模擬等多元素的結合,極具吸引力,我相信,長此以往初中數學教學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