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雅嵐
【摘 要】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階段,處于基礎教育環節。小學階段的教育對于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如何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學德育的教學中來,成為了當前教育界所關注的重要內容。本文對小學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分別進行了分析,并總結了兩者的區別與聯系,以期提出有效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對策與辦法,進而指導于具體的教育實踐。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德育;對策
新時期,小學教育說倡導的是素質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素質教育所產生的教育效果并不明顯。具體來說,家長往往還是側重于小學生的成績,學校所開展的教育活動也是唯成績論。那么,相對來說,對于小學生所開展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有所欠缺。無論是從小學學校層面角度來說,還是從小學相關的教師來說,不僅要向小學生傳授基本的基礎知識,而且還要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的融合到小學德育的教育中來。
一、小學德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學階段,對于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各項工作的主要內容。德育,不僅包括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而且還需要加強學生的政治素養。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態,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使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從兩個的概念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兩者在概念上有著一定得區別與聯系。在教育的內容上,有著基本相同的內容,都是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在教育目的上,最終都是要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為成長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育的方式上,也有著基本相同的途徑,即通過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以及專題性的教育活動等方式開展。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小學生開展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兩者相輔相成,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小學生在心理方面的問題同樣需要思想品德教育配合解決。作為小學的相關教師來說,首先應當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力,系統的學習與心理學相關的知識,在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狀態的情況下,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二、有效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結合
(一)召開專題式的主題班會活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基本組成單位是班級,班主任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小學班級的班主任,應當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深入研究,開展系列的專項教育活動。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辦主題班會,充分發揮小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充分的參與到其中,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在活動的過程中,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小學生們就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的談論和研究,增加同學間的彼此了解。另外,還可以通過組織游戲活動,通過同學間的相互配合,增加集體榮譽感。值得一提的是,小學班主任還可以將課堂教育活動與實踐教育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加強對于小學生的感恩教育,提高小學生的抗壓能力,培養健全的人格,最終為自身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有效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的德育教學工作中,兩者能夠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最終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二)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潛移默化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學校校園是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其校園文化環境如何,對于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對于小學學校層面和相關的教育人員,應當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加強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具體來說,校園文化可以增強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共青團、少先隊可以組織開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把“健康教育”滲透到具體活動之中,使小學生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可見,通過常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動,能夠在活動中加強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小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最終提高小學學校的德育教學水平。
(三)重視家庭教育,將思想品德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融合
一般來說,家庭教育在小學生的各方面教育起著基礎性的作用,特別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同時,家庭教育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鑒于此,在對于小學生進行相關的學校教育的同時,家庭方面還應當加強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以期兩者形成合力,努力的提高兩者教育的效果。最終,通過多方面的教育活動,使得小學生能夠具有較高的思想品德素養和較為健康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陸玲.心育與德育的整合——慢談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J].成功(教育),2011(04).
[2]郭文華.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
[3]趙廣,汪振德.淺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整合 [J]. 西部素質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