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
【摘 要】在氣象培訓教育過程中,受培訓學員的創新思維關系到培訓的知識、技能能否切實充分的被學員理解與掌握,關系到培訓學習的成功。本文結合筆者在氣象培訓實踐中的經驗來探究在氣象培訓教育中如何提高培訓學員主體參與意識,培養學員的創新思維。論述了怎樣發揚學員探索精神;如何發展學員個人素質;如何通過實際操作訓練,實現達到培養學員創新思維的目的。
【關鍵詞】氣象培訓;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性思維是有創造性的思維。當前正處于氣象培訓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時期,在氣象培訓教學中,如何有效的培養學員的創新意識,值得廣大氣象培訓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研究。氣象培訓中培訓教師應重視培養學員勇于探索的精神,重視對學員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要注意培養和發展學員的思維能力,以此全面提高學員實際工作中的創新能力。因此在氣象培訓教學中培養學員的創新思維要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發揚學員探索精神,激發學員創新動機
一般來說人類對新鮮事物都有進行探索研究的心理傾向。它是推動培訓學員探索氣象自然奧秘進行創新思維的內部動力,是培訓學員的創新驅動力。但是隨著學員工作年限的不斷增長閱歷不斷的豐富,學員容易對許多事物習以為常,探索精神逐漸減退。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氣象培訓中應該充分發揚學員探索精神,激發學員創新動機,給學員創造一個思維發展的空間。培訓教師應當鼓勵學員在培訓教學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質疑。即使學員的思考質疑還不夠成熟完善甚至不切實際,培訓教師也不應簡單對待,不要輕易否定學員的思維,而是積極點撥引導。培訓教師應當面向全體學員,為全體學員提供平等的機會。培訓教師應當給予每個學員適當的關注,讓他知道教師在陪同他共同學習、共同創新,在時時關注他培訓取得一點一滴的進步。因此,教師在培訓數學中應實施民主教學,創造寬松、民主的培訓教學環境,才能使學員帶著信心主動地投入創新性的學習活動中,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二、提高學員個人素質,培養創新精神
學員創新性思維過程實質上就是學員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過程,良好的個人素質是學員培訓學習的重要保證。一切教學活動,要從學員的個性出發發展學員的個性才能,激發學員的內在潛力,誘發學員的學習興趣。
例如,有關氣象預報實際應用教學,培訓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員的參與動機。把學員引導到所提問題的有關情境中,從而激發學員產生弄清待解決問題的迫切需要,引起學員的參與動機,促使學員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依靠自身素質,進行創新思維。培訓教師要指導學員對氣象預報實際應用問題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并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判斷推理,把已有的知識運用到新知的學習情境中。在促進學員思維轉移的同時,教師應啟發學員去發現相同點,找出不同點,培養學員的聯想及思維的獨創性。要實現這個過程學員必須要具備很高的個人素質和知識儲備,才能具備創新能力。
三、重視知識的綜合運用,激發學員創新思維
學員的學習過程是一個逐步積累的發展過程,是一個由知之較少到知之較多的過程。培訓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自始至終的結合培訓教學內容,抓住創新思維發展的主線,遵循創新思維發展的規律,才能讓學員積極參與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充分發展學員的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翻斗式雨量傳感器維護保養”內容時,可以分解成如下過程:
①師生一起回憶翻斗式雨量傳感器常見故障點及排除方法。
②讓學員動手操作,準備好相關維護保養工具,將翻斗式雨量傳感器拆卸。
③指導學生觀察翻斗式雨量傳感器,不斷啟發,逐一測試故障點直至找到故障點。
④師生一道排除翻斗式雨量傳感器故障,然后將翻斗式雨量傳感器重新裝好。
在上面的培訓教學過程中,安排了理論準備——實際操作——教師啟發——鞏固知識能力四個環節,這是考察學員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從而激發學員創新思維,提高學員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
四、認真組織實訓操作,發展創新思維
認真組織實訓操作,引導學員進行創新性學習。創新能力是人的認識活動的綜合能力。知識轉化為能力要有一個積累、消化的過程,同時也要促進知識的生長和再生。學員的創新性思維正是知識生長和再生的一種體現。因此,在培訓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發展、鼓勵和誘導學員的創新性學習。把知識的獲得與思維的發展結合起來,是引發創新思維活動的依托。
動手操作過程是一個手、腦并用的過程,是培養技能,促進大腦思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學員到觀測場實際練習的特點便是充分發揮具體的形象思維優勢,把知識點從抽象的理論認識轉變為現實的具體的形象思維,使學員可以直接獲得較為直觀的知識。因此,在培訓教學過程中,培訓教師要更多的運用實際練習的方法,培養學員思維的靈活性。讓學員在活動中參與,發展創新思維。
總之,培訓教師要運用自己積累的經驗和巧妙的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員主動的探索精神,引發學員的求知欲望,從注重學員創新能力培養的角度去設計教法,重視對學員進行創新性思維的訓練,以達到發展學員創新思維的目的。《學記》中日:“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張而弗抑,開而弗達。”意思是說有學問的人教育學生在于開導。引導他走路,而不硬牽他,鼓勵他而不強制他,啟發他思考而不一切告訴他。所以,教師要善于引導,創設教學情境,提供不同的思維環境,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個人特征,多角度、多方位地進行多元化思維訓練。這樣學員的創新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畢艷紅.關于干部教育培訓創新的思考.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122-123.
[2]黃艷.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創新研究.繼續教育,2014年,第8期: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