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莉 崔 晨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1
?
翻轉課堂應用實踐模式研究*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例
梅 莉**崔 晨*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起源于美國,目前已經成為了我國教育改革中重點關注的教學方式。文章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狀和引入翻轉課堂的必要性出發,從翻轉課堂“課前自學、課中內化討論和課后升華”三個階段分別討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應用,并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為例,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教—行—評”的教學流程,重構教與學的環節,創新教學秩序,解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上面臨的問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和發展,順應我國教育信息化改革。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光明日報》(2015年02月14日03版)刊登《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指出[1]:要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建設地位。這一要求對于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成果,切實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
近年來,“翻轉課堂”成為了我國教育改革過程中重點關注的教學方式。因此,本文我們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例,對翻轉課堂應用實踐模式進行研究。
翻轉課堂,顧名思義,就是將以“教師授課”為主的課堂教學活動和以“學生作業”為主的課下學習活動進行互換對調。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這種模式是學生在家通過看視頻的過程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的時間則留給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答疑解惑。下面我們就來對比一下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如下表1所示。

表1 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的對比表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中,課前,學生是學習進展的把握者,即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學習內容。課上,主動和教師、同學交流,在交流中學習新知識。
本文要研究的是如何將翻轉課堂的理念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結合起來,運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解決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的問題,并提高高校思想理論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我國高校的必修課程,對于大學生三觀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課程設置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和形勢與政策等。然而目前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單一,無法體現思想政治課的時代特點和現實性,課程單調無趣,學生也沒什么興趣。據某調查表明[2],學生中44.5%的人學習完全是為了通過考試,學生中39%的人在課堂上只聽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學生中74%的人不做課堂筆記,還有42%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不大,學習熱情不高。很多教師不了解學生的上課感受,不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幫助學生將課堂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在上課時也不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總而言之,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課堂效果也不盡人意。
正在因為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引入“翻轉課堂”模式迫在眉睫。
(一)課堂教學中面臨一些困境。統一的教學步調,缺少針對性。在大班授課下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同學,課堂以老師教為主,學生被動的學習。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和學習程度都由于這種大班授課而無法自己做決定,只能按照老師的教學計劃進行,缺少自主性和獨立性。
(二)高校教學質量的標準要求提高。隨著近幾年高校的擴招和高校就業率低下的原因,社會對高校教學改革的呼聲很高。
(三)當前的教學反饋滯后,評價體系不完善。課堂效果的反饋模式一般是通過教師的隨堂提問和課后作業來完成的。通過這些方式得到的反饋結果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對學生的評價也不全面,有時也會出現問題積累很多時,教師才發現的情況。
(四)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條件日益完善。隨著科技的發展,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網絡技術已經非常完善,例如高校已經實現了校園無線網的基本覆蓋。這項技術就非常有利于“翻轉課堂”的實施,也方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
結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特點和大學生目前的學習特征,設計了包括“課前自學、課中內化討論和課后升華”三個階段的翻轉課堂實施過程[3]。如圖1所示。

圖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三個階段的實施過程圖
(一)課前自學階段
翻轉課堂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通過學習教師課前錄制好的教學視頻來完成的。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基本完成對知識的學習與理解[4]。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運用中,教師首先將事先準備好的教學視頻分享到班級學習交流群。其次,學生通過觀看老師發送的視頻,學習相應的知識點,并通過完成對應的實踐活動任務來檢查視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果有問題,可以通過班級QQ群、微信群等交流媒介與同學們互相討論來解決。最后,如有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將問題整理提交給老師,以便教師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詳細講解。
(二)課中內化階段
要使學生真正在課堂上理解學習的內容,必然需要教師組織有效的課堂活動。這里的課堂活動絕不僅僅是傳統的教師講授和學生聽講,而是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真正掌握知識,熟練掌握技能的過程。這對教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授課必須根據學生的前期視頻接受效果設計合理的課程內容,在課堂上精心組織和適時施引學生,從而實現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掌握知識的目標。在翻轉教學中,我們根據課下收集、整理的問題的性質決定是組織“以實踐活動任務為主線的探究式課堂”,還是“以問題研討為主體的討論式課堂”。[5]教師要在課堂中敏感地意識到多數學生的困惑,及時形成解決方案并給予引導。在課堂教學上,學生會對教師提出各種的問題和不解。因此,對任課教師也有很高的要求,要求任課教師既要有扎實的本學科知識、廣博的跨學科知識儲備、敏銳的思維能力,又要具備較強的課堂討論組織技巧和引導能力,從而有效地引領課堂討論活動。
(三)課后升華階段
學生通過課前自學、課中內化這兩個過程,已經基本掌握了所學內容的知識和技能,但仍然沒能完全將這些知識吸收轉化。這不僅要求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要掌握怎樣用、怎樣用得更有效、更準確。因為對學生的要求不能是僅僅停留在知識是什么,而應該理解和學習新的知識并需要在實際情境中應用,同時以反思活動作為輔助,促使學生對知識、技能的進一步內化吸收、理解拓展與掌握升華。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是既定的,長期以來形成的單一講授方法也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仍然以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為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突破單向灌輸、單一講授的教學慣性,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環節和教學流程,重新構造教師教授與學生學習的環節,將教學方式創新轉變為“學—教—行—評”,即: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系統講授—學生實踐學習—學生總結回顧的過程。
下面我們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為例。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拆分和整合,形成不同的教學專題。每一個教學專題的學習過程將學生分為三個學習組,分別為:自主學習組、實踐教學組和回顧學習組。
每一個小組擔負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做不同的工作,同時各個學習組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相互幫助的關系。自主學習組主要負責的是“學”的環節,即了解學習任務、閱讀教材、查找資料、觀看視頻,開展小組討論活動,概括該專題的主要內容和重點難點,并圍繞該專題的重點難點提出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疑惑,并將這些問題和疑惑在課堂上提出來;教師是“教”這一環節的主體,即教師結合預習后學生反饋回來的情況,調整自己要講授的內容,設計有針對性的可以理解重點和難點的教學活動,再引導學生結合教師的講解給出疑難問題的答案。實踐學習組負責“行”的環節,即負責組織和管理實踐教學活動,并對實踐教學的成果進行總結,形成系統的報告;回顧學習組負責學習回顧、總結和效果評估,即在學習結束時對之前的學習進行回顧和總結,幫助學生的知識內化和理解升華。
按照“學—教—行—評”的教學邏輯來安排和設計教學活動,這樣的安排和設計使得教學的難點真正是學生自己認識到的難點,而不是教師主觀意愿認為的難點。真正做到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發自內心的相信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信終有一日我們會進入共產主義社會。
通過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我們總結出了翻轉課堂實施的三個階段,分別是“課前自學、課中內化和課后升華”。在這三個階段中,都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通力合作才能實現教學效果。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提出了“學-教-行-評”的新的教學環節和流程,創新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現有的教學方式,促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
翻轉課堂的實施對我國教育和大學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一方面,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上的應用,順應了我國目前教育改革的潮流,符合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宗旨,即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同時,翻轉課堂的實施更能促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的引導作用。綜上所述,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及有意義的。
[1]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N].光明日報,2015-02-14.
[2]任國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分析及建議[J].現代企業教育,2007(22):57-58.
[3]Robert Talbert.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DB/OL].[2013-01-20].http://Prezi.com/dzOrbkpy6tam/inverting-the-linear-algebra-classroom.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5]盧強.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課程與教學,2013(8):91-97.
*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基于社會網絡下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研究》。
G
A
1006-0049-(2017)10-0022-02
**作者簡介:梅莉,山西財經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導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崔晨,山西財經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