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林江
一、如何做小鎮
1.小鎮需要“融合”
未來小鎮的建設目標應該要實現“三鎮融合”,結合自身特質,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成為“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融合、“生態、生活、生產”融合的理想小鎮。
2.小鎮需要“文化再造”
真正決定小鎮成敗的是文化的再造,通過傳承、借用、雜糅、創新淬煉出有特色的文化,賦予小鎮居民這一人群共同體以獨特的認同感或內在的靈魂。同時小鎮的文化還包括了以創業創新為核心的價值觀、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
3.小鎮需要“留白”
小鎮是一個可自我生長的生命體,在營造過程中要適當留白,給小鎮生長空間,使其與未來發展變化相協調。建成交付、業主入住,只是理想小鎮的新起點,積極探索和創新小鎮日常運營管理模式,確保可持續發展。
二、藍城小鎮的建設思路
1.建設愿景
藍城小鎮要用一平方公里的開發,帶動三到五平方公里的農業改造,最終做成一個幾萬人口的小鎮。藍城小鎮是為了讓人們更加健康、幸福、快樂、長壽,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2.如何選址
(1)區位考量:一線城市周邊區縣或鄉鎮,距市中心直線距離50-120公里;新一線城市中郊、遠郊,距市中心直線距離30-50公里;二線城市近郊區縣,距市中心直線距離5-20公里。
(2)交通考量:現存或規劃有高鐵站、地鐵站、輕軌站等線路,距離交通節點便捷且距離近;距離最近的高速出口車程10分鐘內最佳。
(3)生態考量:地塊內部或周邊有河流、湖泊、水庫等自然水體資源,且水質條件良好;有農業資源可利用;有歷史文化資源沉淀。
(4)地塊考量: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在1000-1500畝為宜(不低于500畝),可利用農業指標不低于1000畝為宜;土地指標持續供應有保證,容積率可綜合平衡。
3.如何規劃營造
小鎮的活力源于小鎮中心,它是小鎮的核心,是居住者聚集的場所,是各種社交活動的發生地。小鎮中國是為小鎮居民精心打造的文化生活空間,承載著整個小鎮主要的公共服務功能,匯集健康、教育、頤樂、商業、文化娛樂、運動休閑等諸多內容。
4.如何做商業運營
(1)預設小鎮商業運營模式:以規模化的運作思維,引進品牌商家入駐。把握商業服務設施開發節奏,推進園區配套服務獨立化,實現社會化運營。
(2)小鎮商業專項運營基金:運用專項基金培育小鎮商業體系,形成具有活力、可持續發展的商業運營生態。基金初始資金主要來源于開發者,再加上小鎮今后的參觀旅游、公益售賣、產業收益、金融收益、社會捐贈等等,并將使用權交于小鎮業主。
5.如何做產業發展
理想小鎮應積極發展產業、創造就業的可能性,努力創造條件吸引企事業單位前來落戶辦公,使小鎮實現經濟與生活的良性互動、循環。產業植入例如生態農業、休閑旅游、SOHO辦公、頤養健康、文化教育等各類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