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風仙
摘要 運用新野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研究成果,采用豐缺指標法確定磷鉀肥用量、地力差減法確定氮肥用量,設計玉米示范方施肥方案,研究其對夏玉米生產的影響。結果表明:示范方平均產量8 497.5 kg/hm2,達到計劃目標產量的103%,較新野縣平均產量高25.78%。
關鍵詞 夏玉米;施肥方案;地力差減法;豐缺指標法;產量;效益
中圖分類號 S513;S1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6-0013-01
新野縣夏玉米高產創建百畝示范方建設,來源于南陽市農技站下達的“南陽市玉米高產創建綜合配套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項目建設的目的是通過本項目的實施,把“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畝產噸糧栽培集成技術”在新野縣進行示范展示,推動糧食進一步增產提質。項目建設目標是夏玉米產量8 250 kg/hm2配套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
1 材料與方法
1.1 示范田概況
示范田位于新野縣沙堰鎮南村村東約1 200 m,面積8 hm2。示范方土壤為砂姜黑土土類,覆泥黑姜土土屬,壤質厚覆黑老土土種。前茬作物小麥收獲后取土化驗,土壤基礎肥力化驗結果:pH值6.3,有機質15.6 g/kg,全氮1.21 g/kg,速效氮134 mg/kg,有效磷28.8 mg/kg,速效鉀151 mg/kg。示范田屬于混合灌區,水利工程設施完善,灌溉保證率在80%以上。田間具備排水系統,可以應對5年一遇的澇災。
1.2 示范材料
供試肥料種類為尿素、三元復合肥;供試玉米品種為鄭單958。
1.3 施肥方案設計
本示范為集成技術大田示范,集中連片,統一品種,統一施肥配方,統一技術模式,在適當時期組織觀摩。
1.3.1 氮肥用量推薦。氮肥用量采用地力差減法計算。根據斯坦福公式原理,農作物的產量由土壤的貢獻和肥料的貢獻兩部分構成,所以:
氮肥用量(折純)=(目標產量×全肥區每1 kg經濟產量吸氮量-目標產量×基礎地力產量百分比×無氮區每1 kg經濟產量吸氮量)÷氮肥當季利用率;
氮肥需要量=(目標產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肥料當季利用率。
據李文梅[1]研究,新野縣夏玉米無氮區和全肥區每1 kg經濟產量吸氮量分別為0.018 5、0.020 3 kg。據《河南省新野縣耕地地力評價》專著數據統計分析,新野縣砂姜黑土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平均值為28.07%[2]。另據新野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田間試驗數據分析,新野縣砂姜黑土夏玉米無氮基礎地力產量百分比平均值為63%。目標產量按照項目設計目標8 250 kg/hm2。那么,該示范田的氮肥用量應為:
氮肥用量(折純)=(8 250×0.020 3-8 250×0.63×0.018 5)
÷0.280 7=254.08 kg/hm2
1.3.2 磷鉀肥用量推薦。磷鉀肥用量采用豐缺指標法推薦。據寇紹麗[3]對新野縣夏玉米速效鉀豐缺指標的試驗研究和劉佛曉等[4]對新野縣夏玉米有效磷豐缺指標的試驗研究,該示范田耕層土壤有效磷28.8 mg/kg,速效鉀151 mg/kg,豐缺水平均為較豐。參照新野縣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施肥參數,K2O推薦施用量75 kg/hm2,P2O5推薦施用量72 kg/hm2。確定化肥實物量為尿素(46-0-0)400 kg/hm2、三元復合肥(18-18-18)405 kg/hm2,折純量分別為純N 256.9 kg/hm2、P2O5 72.9 kg/hm2、K2O 72.9 kg/hm2。施肥時期與方法:復合肥種肥同播,尿素在玉米播種后30~40 d追施[5-6]。
1.4 配套技術措施
1.4.1 選用優良品種。示范田統一選用綜合性狀好、抗病性突出、產量高、品質好的鄭單958包衣玉米種。
1.4.2 搶時播種,種肥同播,合理密植。小麥收獲后,搶墑早播,播種量30.0~37.5 kg/hm2,實行種肥同播,節省施肥成本。定苗后密度保持6.00萬~6.75萬株/hm2。
1.4.3 推廣測墑灌溉。每月定期監測農田土壤墑情2次,根據玉米生育期的需水規律和墑情變化,適時灌溉。由于中后期長期持續干旱,及時人工灌溉2次,基本保證了玉米的正常生長發育[7-8]。
1.4.4 實行病蟲草害統防統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播種后統一用乙草胺封閉除草,玉米拔節期統一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粘蟲,大喇叭口期統一用辛硫磷顆粒劑丟心防治玉米螟危害。其他時期不同病蟲草害,根據預測預報,科學用藥,適時防治[9]。
2 結果與分析
示范田于2016年5月26日播種,9月8日收獲。示范方平均產量8 497.5 kg/hm2,達到計劃目標產量的103%,較全縣平均產量6 756 kg/hm2增產25.78%。示范方總面積8 hm2,共計增產玉米13 932 kg,增收2.23萬元。與農民傳統施肥習慣相比,節省化肥投入375元/hm2,8 hm2示范方合計節省化肥投入3 000元,示范方總增產節支2.53萬元。
通過項目實施,培肥了地力、改善了土壤結構,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量,發揮了良好的生態效益,輻射帶動了周邊鄉村玉米生產技術提升。
3 結論與討論
示范結果表明,運用新野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研究成果,采用豐缺指標法確定磷鉀肥用量、地力差減法確定氮肥用量,設計的玉米示范方施肥方案具有較高的準確度。示范方雖達到了項目預期目標,但由于玉米生育后期嚴重高溫干旱,導致生育期較常年縮短10 d以上,影響了高產潛力的進一步發揮。為進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建議在今后的施肥配方設計中應用緩釋肥,種肥同播,一次性施肥。
4 參考文獻
[1] 李文梅.夏玉米100 kg經濟產量吸氮量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9):37.
[2] 胡鳳仙,劉獻宇,劉聽報.河南省新野縣耕地地力評價[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249.
[3] 寇紹麗.夏玉米速效鉀豐缺指標研究[J].河南農業,2012(7):17.
[4] 劉佛曉,劉聽報.夏玉米有效磷豐缺指標研究[J].河南農業,2013(13):20.
[5] 趙勇軍,劉聽報.小麥高產創建百畝示范方測土配方施肥方案設計與實現[J].現代農業科技,2016(14):59.
[6] 王春虎,楊文平.不同施肥方式對夏玉米植株及產量性狀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1(9):305-308.
[7] 曹彩云,鄭春蓮,李科江,等.長期定位施肥對夏玉米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6):1074-1079.
[8] 陳祥,同延安,楊倩.氮磷鉀平衡施肥對夏玉米產量及養分吸收和累積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08(6):19-22.
[9] 李志勇,王璞,魏亞萍,等.不同施肥條件下夏玉米的干物質積累、產量及氮肥利用效率[J].華北農學報,2003(4):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