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龍


摘要 為準確掌握不同收獲期對玉米產量和品質的影響,進行了玉米不同時期收獲試驗。結果表明:鄭單958玉米以9月25日收獲的產量最高,為7 515.5 kg/hm2;但鄭單958高感銹病、青枯病,早衰癥狀嚴重。因此,應根據玉米品種的生育期長短適當晚收。
關鍵詞 玉米;不同收獲期;產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6-0014-01
玉米收獲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玉米籽粒含水量、容重、破損率、商品性、產品質量和銷售價格。通過玉米不同時期試驗,為掌握玉米最佳收獲期、提高產量和品質提供科學依據[1-3]。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擇在交通便利的程家集鎮玉皇行政村科豐試驗基地,肥力均勻一致,排灌條件較好,地勢平坦,前茬作物為小麥,試驗地播種采取種肥同播形式,為保持基礎肥力的一致性,基肥施45%復合肥750 kg/hm2。
1.2 試驗設計
試驗根據收獲期不同,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9月15日收獲(苞葉變黃前5 d)、9月20日收獲(苞葉變黃)、9月30日收獲(苞葉變黃后10 d)、10月5日收獲(苞葉變黃后15 d),以9月25日收獲(苞葉變黃后5 d)作對照(CK);3次重復,隨機排列[4-6],試驗小區面積30 m2(10 m×3 m)。采取寬、窄行種植,寬行距80 cm,窄行距40 cm,株距26 cm,小區間距均為1 m,四周設1.5 m保護行,整個試驗占地面積為784 m2。
1.3 試驗實施
試驗于6月20日劃區播種,供試玉米品種為鄭單958,南北行向,每行播種38株(折合64 095株/hm2),每個小區種植228株,整個小區播種同一天完成,播后下小雨,墑情較好。6月25日出苗,出苗整齊一致。7月6日間苗、定苗,追施尿素150 kg/hm2;7月10日噴施玉米除草劑1次;7月21日用Bt玉米顆粒丟心劑防治蟲害,人工除草1次;7月22日追施尿素300 kg/hm2。據統計,試驗自播種至收獲共下9場雨,整個生育期未灌溉。
1.4 調查內容與方法
根據不同收獲期試驗設計要求,分5次收獲,每次收獲后,都統一去苞葉,晾曬、脫粒[7-9],稱出小區產量,折算成單位面積產量。為保持試驗水平的一致性,未進行病害防治,觀察植株對病害的抗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物候期的影響
不同收獲期玉米的物候期見表1。可以看出,各處理物候期沒有差別。
2.2 對產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以9月25日收獲的產量為最高,為7 515.5 kg/hm2,較9月20日收獲的(產量7 251.5 kg/hm2)增產264 kg/hm2,增幅3.64%;較9月15日收獲的(產量7 007.5 kg/hm2)增產508 kg/hm2,增幅7.25%;較9月30日收獲的(7 213.0 kg/hm2)增產302.5 kg/hm2,增幅4.19%;較10月5日收獲的(7 084.0 kg/hm2)增產431.5 kg/hm2,增幅6.09%。據觀察,鄭單958生育期短,灌漿速度快,成熟早;高感銹病、葉斑病、青枯病,早衰癥狀嚴重;個別穗粒遭病蟲危害、霉變、發芽。沒有進行后期病蟲害防治,可能也是減產原因之一。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供試玉米品種鄭單958,生育期85~90 d,灌漿快、成熟早,收獲期以90~95 d收獲為宜;鄭單958高感銹病、青枯病,早衰癥狀嚴重。應根據品種生育期長短適當晚收,但不宜收獲過晚。
總之,玉米的最佳收獲期,一是看品種的生育期;二是看具體年份(災害或者豐收);三是看當時天氣情況;四是看是否影響下茬作物的播種[10-11]。
4 參考文獻
[1] 劉林杰,高晶.小麥玉米兩熟區夏玉米適宜收獲期研究[J].作物雜志,2011(5):112-113.
[2] 劉京寶,房志勇,趙霞,等.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獲期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11(6):46-48.
[3] 路海東,薛吉全,馬國勝,等.收獲期對不同栽培措施玉米產量及粒重的影響[J].玉米科學,2011(1):101-104.
[4] 張四華.2009年蒙城縣玉米收獲期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0(3):62.
[5] 張林,張寶石,王霞,等.玉米收獲期籽粒含水量與主要農藝性狀相關分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9(10):9-12.
[6] 張同法.不同收獲期對夏直播玉米千粒重的影響[J].農業科技通訊,2009(8):84-85.
[7] 謝鐵娜,柳偉祥,馮海萍.寧夏引黃灌區玉米不同收獲期對產量的影響[J].寧夏農林科技,2009(1):27-28.
[8] 陸大雷,王德成,趙久然,等.收獲期對秋播糯玉米不同品種產量與淀粉糊化(RVA)特性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08(12):4048-4054.
[9] 李月華,侯大山,劉強,等.收獲期對夏玉米千粒重及產量的影響[J].河北農業科學,2008(7):1-3.
[10] 劉明,陶洪斌,王璞,等.播期對春玉米生長發育與產量形成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1):18-23.
[11] 李挺,牛春麗,王淑惠.播期對夏玉米階段發育和產量性狀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5(7):1156-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