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潔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教育領域和出版業也和其他行業一樣不可避免地處在信息化技術變革的時代潮流中。今天,數字出版已勢不可擋,而且在未來還會具有越來越大的拓展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幼教出版如何對接教育信息化,借助互聯網手段完成自身的轉型與創新,是一個值得探討和不斷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 互聯網+;幼教出版;轉型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6-0078-02
隨著“互聯網+”這一概念的提出與普及,各個傳統行業也開始逐步嘗試與互聯網平臺進行更多的合作與發展。2015年,國務院明確發文,提出“互聯網+”行動原則之一就是要“堅持融合創新。鼓勵傳統產業樹立互聯網思維,積極與‘互聯網+相結合。推動互聯網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加速滲透,以融合促創新,最大程度匯聚各類市場要素的創新力量,推動融合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和新支柱。”①毫無疑問,作為傳統行業之一的出版業同樣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需要。
正是在這一前提下,幼教出版也已經逐漸開始走向數字化的融合發展,數字化出版不僅改變了以往傳統出版只出紙質書的單一格局,同時也為整個幼教出版的發展開拓出了新的空間。隨著“互聯網+”這一概念在各行各業的深入實踐,數字化的出版也已經初露端倪,幼兒出版在數字化領域轉型也是眾望所歸的選擇,必將受到廣泛的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幼教出版如何對接教育信息化,借助互聯網手段完成自身的轉型與創新,就成為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問題。
1 行業前景與需求
根據相關調查,目前我國在園的幼兒數量超過4 100萬人。而且隨著二孩政策全面開放,城市新生兒增長的彈性也會加大。在二孩政策放開后,未來5年每年將增加300萬左右新生兒。自2007到2020年的14年間,0~6歲人口數量均在1.1億以上②。而城市家庭正是嬰幼兒早期教育的主力消費群體,對整個幼教消費市場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城市嬰幼兒人數的增長,必將給幼教出版業帶來更多的機遇。
另一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通過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等進行日常交流、信息傳遞以及娛樂學習,也已經開始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對于這些科技產品的偏愛使得幼教出版領域的數字化成為可能,而許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而與之相匹配的各類幼兒益智類的互動游戲也開始已經受到了廣大家長的普遍認可與歡迎,這就給幼教的出版轉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今天,由教師或者家長拿著一本紙質書給孩子們講解知識的這種自上而下給予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是唯一的教學方式了,教材的媒介正在從單一走向多元。
與此同時,國家扶持民辦教育事業發展、倡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無紙化,也為傳統幼教出版業的升級和轉型提供了政策基礎,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幼教出版的數字化擁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2 幼教數字化出版較傳統紙質出版物的優勢
毫無疑問,教材的核心永遠是教材內容本身。但是,不同于其他學習階段的教材,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幼教出版物不僅僅需要在內容上保證質量,讓適齡兒童在學習過程中學有所得,同時,考慮到學齡前兒童在學習認知能力上的特殊性,如何在教育過程中寓教于樂,通過盡可能多的方式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也許同樣值得每一個幼教出版人深思,并將這些納入教材編寫的考慮之中。在這一條件下,幼教圖書的數字化相較于傳統的紙質出版物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數字化產品不同于紙質教材在使用材料上的限制,不僅僅顯示圖片和文字,還可以同時包含聲音、語言、圖像等其他類型的信息,能更直觀和多元地反映教學內容,表現手法也更為生動形象,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身臨其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電子產品的外部構造通常要比紙質書本來得更為輕巧,容量也要遠遠高于傳統的紙質書,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無需攜帶厚重的書本,只需要家長教會他們一些簡單的操作方法,他們就隨時隨地都可以直接通過手機等便攜式電子產品獲取學習的信息,合理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學習,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篩選內容,或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訓練。
另一方面,數字出版所包含的也不僅僅是紙質圖書所提供的內容,還可以通過各種電子媒介和網絡平臺進行充滿想象力的延伸和擴展,比如情境轉換、虛擬實驗等。豐富的形式改變了原有教材內容一成不變的模式,而且無論從吸引力上還是從教學效果上,較之從前單一的紙質教材書,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很多時候不需要在家長或教師的指導和陪同下進行,更容易培養幼兒獨立學習和獨立探索的學習能力。
數字出版也同時為孩子與孩子、孩子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便捷,孩子可以以在線的方式隨時向教師提問,朋友之間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相互分享經驗、交流感受,同時,這也從側面改善了今天的許多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缺少社交活動和集體氛圍局面。而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也可以根據相關的數據及時而準確地傳達到教師和家長手中,通過這些數據,家長和教師可以了解和分析孩子的學習進度、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狀態,及時找出需要提高的地方。
幼教出版的數字化使得教學的方式不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甚至多元的。
3 數字化轉型的有效對策
當然,數字化在給出版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相應的挑戰。傳統出版業和編輯如何針對數字化轉型而進行自身的改革與提高,同樣是我們急需面對的問題。
第一,是幼教出版編輯素質的全面提升。在傳統出版行業中,編輯一直以來需要面對的都只是案頭的稿件,但是數字化出版的出現,使得編輯工作的內容將不再局限于處理編輯文字,還需要學會制作、修改和運用各種音頻、視頻等,以充實教材的內容。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無限的內容與信息,如何根據選題范圍、教材的適用對象,將文本內容與表現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將來的編輯在申報選題和出版教材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同時,編輯需要不斷開闊自己的眼界,擴大知識面,更多地了解新技術,尋找數字化的融合點,將以往的傳統教學內容與新技術有效地結合起來。
隨著微信等通信工具的廣泛應用,出版物和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微博等網絡平臺的結合也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受到歡迎。編輯需要走出書齋的斗室,更多地了解網絡世界,了解自媒體受眾的閱讀習慣,包括這些網絡平臺的各類文章欄目設置方式,甚至具體到文章標題的長短、字體類型、文章的語言的風格、圖片的顯示像素等一系列的問題,而編輯之所以要掌握這些在技術性層面的本領也都是為了回到幼兒教材出版的目的本身,即如何通過數字化的網絡平臺,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這些也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編輯的必備技能。
第二,對現有的幼教出版資源進行有效地重組與融合。數字化教材在資源開發與共享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可以搜集以往優秀的教材內容,建立起相關的教材資源數據庫,既保存了圖書歷史資料,又提高出版資源的利用率,并做到及時更新,為廣大家長和孩子所用。當然,幼教數字化出版同時需要有一個便捷的公共服務平臺作為支撐。例如“面向互聯網的學前教育平臺”,建立在立體化教材和數字化課程資源的基礎上,教師和家長可以在平臺上獲取他們所需要的課程電子書、PPT、活動視頻等資源,并建立分享機制。課程體系中的資源越豐富,就越有利于數字化課程的使用與推廣。
第三,出版社還需要加強與數字設備商以及其他渠道網絡開發商之間的合作,調整幼教產品的出版方案。這樣一來,出版社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進行技術研發,而可以直接將出版內容授權給更為專業的技術提供商,實現資源合作與優勢互補;同時立足幼教課程,利用網絡平臺以及與其他營銷商的合作,開發針對幼兒園教師群體和家庭用戶群體,融合手機應用軟件、圖書繪本、教學動畫、兒童玩具(教具),為幼兒打造多元的閱讀與學習體驗;密切關注幼兒教育的發展形勢,通過社交網站、移動閱讀設備等渠道,更快、更高效地傳播優質的內容。
總而言之,幼教出版的數字化融合發展仍然是放在每一個出版人的全新挑戰,出版社只有立足自身實際,根據受眾實際需求,堅持提供優質的服務與內容,同時在數字出版表現形式與商業模式等方面不斷地進行探索,才能真正做好幼教出版向數字化的轉型與創新。
注釋
①《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
②《2016年中國幼兒園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http://mt.sohu.com/20161201/n474664000.shtml。
參考文獻
[1]馬化騰,等.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