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喜
摘 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新型火災在社會生活中的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這給消防部隊的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為了能夠輕松的應對各類新型火災,我國的消防部隊必須加強實戰化訓練,只有改變傳統的實戰訓練模式實現實戰化訓練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才能不斷的提升消防部隊的整體戰斗力。
關鍵詞:消防部隊;火災實戰化訓練;數字化技術;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6-0184-01
本文立足于實戰化訓練的特點就當前我國消防部隊實戰化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并且就數字化技術在消防部隊實戰化訓練過程中的應用進行具體闡述。
1 實戰化訓練的特征分析
(1)具備一定的統一性。任何部隊都要進行實戰化的訓練,這是部隊作戰能力提升的必經途徑。開展實戰化的訓練不僅是對科學訓練規律的探討,同時也是對日常訓練經驗的總結,具備一定的統一性[1]。(2)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兵種其實戰化訓練的標準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而消防部隊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必要的實戰訓練。(3)具備一定的創新性。實戰化的訓練是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的,在訓練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創新對可能發生的變故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只有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實戰訓練才具有存在的價值。
2 當前我國消防部隊實戰化訓練存在的問題分析
基于城市化建設不斷發展的背景條件下,全新的交通事故以及高層火災對消防部隊而言都是一種艱巨的挑戰。為了提高消防部隊的整體戰斗力,進而為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國的消防部隊必須加強實戰化的訓練,但是就當前我國消防部隊的實戰化訓練現狀而言,還是有很多的問題存在的,下面就當前我國消防部隊實戰化訓練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
2.1 實戰化訓練缺乏一定的系統性
長期以來我國消防部隊的官兵受傳統的練兵模式的影響思維上已經形成了一種定式,也就是說訓練的內容是為考核準備的,對于不需要考核的內容就不會花費時間去訓練[2]。這種傳統落后的訓練模式是不能滿足實際任務的需求的,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發展涌現出更多新型的交通事故以及火災類型,對消防部隊官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此類突發狀況,消防部隊只有完善訓練體系才能不至于在遇到突發問題時束手無措。
2.2 實戰訓練與實際需求嚴重脫軌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全國消防部隊都不同程度的開展了實戰化的訓練,但是在訓練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與實際需求嚴重脫軌的現象,主要體現在日常的訓練雖然能夠拿到很高的分數,但是面對具體的火災時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車輛器材的準備不充分,消防戰術應用不夠合理等。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實戰訓練水平不高的問題。
2.3 缺乏深入的基地化訓練
雖然消防部隊實戰化訓練的基地比較多,但是并沒有對這些基地進行深入有效的應用。“重建設、輕應用”現象明顯。另外,部隊對設施的應用頻率也不高,很多的訓練設施都長期處于閑置的狀態,這樣不僅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同時也不能對消防官兵的戰斗力進行有效的提升。
3 數字化技術在消防部隊火災實戰化訓練中的應用
伴隨著信息化網絡技術的發展,數字化全景技術在消防部隊火災實戰化訓練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僅能夠對作戰指揮進行有效的決策,同時還能根據實際需求制定科學的滅火救援預案,總之作用是巨大的。下面就具體的應用進行闡述:
3.1 幫助擬定作戰指揮
滅火作戰指揮需要對現場的信息進行全面系統的搜集,比如現場的災情情況、周圍的地形、面積情況甚至是災情的發展趨勢等。信息搜集的時效性對滅火命令的下達意義重大。傳統單純的依靠人員搜集的信息不僅準確性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滅火的效率。但是依據數字化的全景技術,不僅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需要的信息資源,同時還能有效的提升滅火的效率,提高消防部隊的整體戰斗力。
3.2 幫助制定滅火救援預案
滅火救援預案的制定是消防官兵開展實戰化訓練的基礎,傳統的滅火救援方案主要是通過圖表以及文字的方式進行記錄的,這種記錄方式交互性不強,再加上直觀性不夠在現場操作中不能有效的發揮作用。但是數字化全景技術的應用優勢就比較明顯,主要是通過三維全景圖來獲得現場的情況,比如交通的布局、水源的分布以及周邊環境等。數字化全景技術在搜集信息上不僅及時而且準確,應用消防部隊實戰化訓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
4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很多新型的交通事故以及火災類型頻繁出現,傳統的消防部隊訓練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實際的需求,只有變革實戰化訓練的模式,應用數字化全景技術才能保障消防部隊整體戰斗力的提升。本文就當前我國消防部隊實戰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闡述,分析了數字化全景技術在消防部隊中的應用,希望對我國消防部隊官兵整體戰斗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危偉,王長江,馬藝嘉.建筑真火模擬訓練設施設計探析[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6(08):46-49.
[2]劉風華,陳玉新,丁行龍.新時期公安消防部隊訓練模式探討[J].武警學院學報,2012(0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