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洪艷+龐旭龍

摘要 介紹了DNQ3型能見度儀的結構、工作原理、功能及相關參數,設計了雙套DZZ6型自動站與DNQ3型能見度儀的共享通信,并對其通信原理、接線方法以及臺站地面綜合觀測業務軟件設置進行了詳細說明,以期提高觀測效率并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關鍵詞 DZZ6型自動站;DNQ3型能見度儀;結構;原理;共享通信;軟件設置
中圖分類號 P415.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6-0203-01
目前,吉林省部分臺站安裝了雙套中環天儀(天津)氣象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DZZ6型自動氣象站,然而只配備1個DNQ3型能見度儀。根據現有的接線方法,即使雙套站同時運行,也只能在1臺采集器上讀出能見度數據。根據能見度的通信原理,經過試驗,在磐石市氣象局實現了1臺DNQ3型能見度儀同時為雙套DZZ6型自動氣象站輸出數據,達到主備份地面觀測系統能見度觀測數據共享。
1 DNQ3型能見度儀結構及工作原理
1.1 儀器結構
DNQ3型前向散射能見度儀是一種智能化的新一代大氣能見度監測設備,具備能見度觀測和背景光測量功能。該儀器至少包含以下3個部分:傳感器、采集器和支架。其中,傳感器部分包括接收器、發射器和控制處理器等;采集器包括接口單元、中央處理單元、存儲單元等;支架部分包括立柱和底座。為保證設備良好運行還應包括供電電源、電源防雷器和蓄電池等;且可選配無線通信模塊。
1.2 工作原理
根據氣象光學視程(MOR)的定義(白熾燈發出色溫為2 700 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氣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過的路徑長度),通過消光系數可以計算得到氣象光學視程。當前向散射角在20~50°范圍時,在常規大氣環境下,不論是濃度改變還是粒徑分布不同,同一散射角的散射強度和消光系數有很好的比例關系[1-2]。
前向散射能見度儀由發射器和接收器組成,前向散射角通常取值為25~45°。由接收器接收到的散射光的強度計算被采樣大氣的消光系數σ。
根據柯西米德定律計算氣象光學視程(MOR):
MOR=-ln(ε)/σ
式中:ε為對比閾值,σ為消光系數。
當ε=0.05時,MOR=2.996/σ。
DNQ3型能見度儀傳感器部分包括發射器、接收器和控制處理器等,通過測量35°角散射的紅外光強度來估算大氣光學視程(MOR)[3-4]。發射器通過紅外發光二極管發出一束紅外光射入大氣中,接收器將采樣區內特定角度的散射光匯聚到光電傳感器的接收面上,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此信號經處理后送至電源/控制器的數據采集板,經CPU取樣并計算后,采用適當的算法將測量值轉換成氣象能見度值,再通過RS-232接口與用戶計算機通信,經CPU采樣和計算后得到能見度值。
2 DNQ3型能見度儀主要技術指標
2.1 主要功能
可對大氣能見度進行連續監測;采用RS-232與監控計算機通訊;能見度儀能對自身的12 V直流電源、接收器溫度等進行監測。
2.2 相關參數
測量范圍10~30 000 m,測量精度為±10%。采用12 V直流電源,功率≤10 W。工作條件:環境溫度為-45~50 ℃,相對濕度0~100%,大氣壓力≥650 hPa。貯運條件:環境溫度為 -50~60 ℃,相對濕度0~100%。
3 共享通信設計
3.1 共享通信實現原理
該站雙套站分別定義為A站(安裝能見度傳感器)、B站(未安裝能見度傳感器)。能見度儀通過RS-232通信接口接入采集器。通過共享能見度儀串行通信RS-232發端信號,即能見度儀的T端信號,連接到2個DZZ6采集器的R端:將A站采集器R端信號與B站采集器R端信號并聯,其連接電路如圖1所示。
3.2 接線方法
準備2根做好壓線端子的導線,將A站采集器的R端與B站采集器R端并連,A站采集器的G端與B站采集器G端并連即可,完成接線后重啟A、B站采集器。
4 臺站地面綜合觀測業務軟件設置
4.1 設置或讀取能見度傳感器狀態
在臺站地面綜合觀測業務軟件SMO中設備管理菜單中點“維護終端”打開采集器命令終端輸入如下命令:
命令符:SENST VI
返回值為1表示傳感器開啟(SENST:設置或讀取各傳感器狀態命令;VI:能見度傳感器標識符;單個傳感器的開啟狀態,用“0”或“1”表示,“1”表示傳感器開啟,“0”表示傳感器關閉)。
若沒有開啟能見度傳感器,則鍵入命令開啟:SENST VI 1↙
返回值:
4.2 在B站SMO軟件掛接能見度傳感器
在SMO業務軟件參數設置菜單下打開觀測項目掛接設置對話框,將能見度傳感器掛接到新型自動站中,同時選中“視程障礙判別”選項。
4.3 在B站MOI軟件中設置能見度參數
在MOI業務軟件參數菜單下打開參數設置對話框,自動觀測能見度數據源選擇“新型站能見度”,在一般觀測項目中能見度欄選擇“自動”,視程障礙類現象欄選擇“自動”。
5 結語
通過以上操作在磐石市氣象局實現了1臺DNQ3型能見度儀同時為雙套DZZ6型自動氣象站輸出數據,達到了主備份地面觀測系統能見度觀測數據共享[5]。通過業務檢驗,此方法的優點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可以在主備份計算機業務軟件上同時顯示能見度數據,在啟用備份站計算機發報時可以通過業務軟件直接讀取每1 min能見度值、10 min能見度和正點能見度值,省略了從主站拆卸能見度儀再安裝到備份站的步驟,簡化了應急工作流程,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業務軟件參數設置正確、完整,同時可以完成天氣現象綜合判別,有利于主備份站判別觀測數據的對比。三是在主站因采集器未采集能見度而造成能見度數據缺測的情況下,可以從備份站計算機上直接讀取數據替代,減少數據缺測的次數,保證數據完整性。
6 參考文獻
[1] 中國氣象局.地面氣象觀測規范[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
[2]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Z/OL].(2015-07-09)[2016-12-20].http://wenku.baidu.com/link?url=O-50NKIQqqS8I7_TTuOtclHYubopHiXXwaLM_ogGE6GfEyHVuSl EOh8RcBQw7pH_i2DRPEpStSYxisxoXKyJzmeB-1WhouThV-F4XSnH kJ7.
[3] 陳美紅.前向散射型能見度儀信息特性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
[4] 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前向散射能見度儀觀測規范(試行)[Z/OL].(2015-08-01)[2016-12-20].http://wenku.baidu.com/link?url=twRz_xl z5TiViV7PhYDWhB924AqC2xJI6Mf8xi3YZKn4q3buspoeLhxOfr3sqEN Cc0KuvDcyRt2l Ez3Yr5iNtWhvLcpWLzI2Vx394LdY9S3.
[5] 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終端命令格式[Z/OL].(2010-07-14)[2016-12-20].http://wenku.baidu.com/link?url=3hAx4QSvPG4nWuJ-6xaad9L ia6y7HVgqfkLRspVu4Ma0DW4pbnSAtyrctTdK8tH1Qmf5d-AHvrOaomf Rw2sTgzhmznPxYeGyGGwG71l9S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