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旭輝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在教育事業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普及多媒體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就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整合,能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使多媒體技術成為呈現教學內容的載體,有利于優化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全方位的能力。合理運用多媒體,使之真正服務于語文教學,從而開創語文教學嶄新的局面。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語文課堂教學;利與弊
在現代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語文學科是一門語言的藝術,面對多媒體技術,語文既不能無所作為,也不能一味搞創新,用聲光電代替學生的聯想、想象和對文字內涵韻味的品味。應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也就成為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所以,蘇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師“課要上得有趣,要能激發學生的‘情緒區。”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各種教具、學具、投影、電影、錄像、錄音等媒體,集光、形、色于一體,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能夠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徹底改變了“教師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課堂多媒體教學以一種全方位的方式向小學生展示一個美好的世界。在多種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給學生一個更好的學習空間,在音樂的帶領下,在動畫的生動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圖片展示下,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的感覺,更能體會教學內容,這樣的新鮮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小學生由于長時間坐著上課而帶來的疲備,也能調動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
例如,我在教《送元二使安西》一詩時,配以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之一的《陽關三疊》,再加上教師高超的誦讀技巧,一種凄涼的氛圍頓出,似乎在向學生訴說詩人王維在送別友人離去時那種依依不舍之情。這樣,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情趣。又如在講授《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時,我從網上下載了許多有關羅布泊的圖片,并且進行了分類與命名,一是仙湖消逝前圖片,有藍天白云圖、牛馬成群圖、林邊牧歌圖;另一是消逝后的圖片,有靜默的抗議、茫茫戈壁圖、龜裂大地圖。在課中逐一展示給學生看,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在情感震撼中激起學習的巨大興趣。這是惟有多媒體所帶來的課堂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中所體現的藝術性同時也能給學生帶來豐富的知識,因為多媒體教學是綜合多種教學手段的,那么它所傳遞的內容就不是單一的,除了它所反映的教學內容,還有其它的方面,比如音樂的欣賞,色彩的視覺效果等方面,都能傳遞信息,給學生一個美的享受,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提高認知水平而激發感情朗讀
朗讀是書面遙遠語言的有聲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鳴的作用。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指導朗讀,難以調動學生的情感。多媒體可使課文的語言材料有聲化,讓課文中表達的感情和聲音有機結合,使文章的喜怒哀樂滲透到學生的心靈,從而陶醉其間,快速提高感情朗讀水平。如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時,利用多媒體,再現那告別的場景,伴隨著離別的音樂,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分別的痛苦。特別是教學最后三個自然段,反復播放一段依依惜別的畫面,并配合錄音范讀,讓學生感受到了志愿軍戰士與朝鮮人民的難舍難分以及對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的眷戀,學生自己朗讀之時,很多學生都是眼淚花花的,十分真切感人。又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火燒圓明園》,學生直觀感受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從而激發了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使學生朗讀起來,充滿了悲憤的情感,激起了強烈的愛國情懷。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量
運用多媒體,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課的基礎知識,形成系統揭示給學生,形成知識的網絡,大大擴充了信息的傳遞量。尤其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視自己不同的需求獲得認知的滿足。有些教材內容豐富,課時較多,所學知識比較分散,在總結課上,利用電教手段,可以化整為零,把文章結構,各部分的關系集中在多媒體投影上揭示給學生,形成整體感知。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見到藤野先生前對東京的失望;去仙臺途中,作者的憂國思想;以及與藤野先生相識相交過程和惜別的緣由等,集中起來作進一步的分析,讓學生自己體會出作者的愛國思想是貫串全文的紅線,這樣也就能把記敘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理解得比較透徹了。媒體這種密集型的信息提供方式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四、結語
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包含了師生精神上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心靈上的溝通,而這種交流、碰撞、溝通的前提,是師生的雙向活動。實踐證明,適時、巧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語文教學,能創設個性化學習的環境,確實優化了語文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熱情,使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樂趣。因此,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設讓學生“體會”和“說”的環境,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和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改變學習態度,才能從本質上解決語文的學與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