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梅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貫徹,為高中教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其中,最明顯的便是教師紛紛改革教學模式,爭相構建高效課堂。化學知識比較抽象,以至于很多學生不能形成有效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教學方法選擇的偏差,于是在教學中總是存在低效的教學環節,而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升學壓力,這樣的情況是不允許出現的。所以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字: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在進入高中學習之后,學生面臨著更重學業任務與學習負擔,最明顯的就是學習學科的增多,化學就是其中的一員。化學是一門知識極具抽象性的嚴謹學科,學生沒有較好的化學基礎,本身的知識水平又還比較低,要想有效學習化學顯得比較吃力。化學又作為高考中的考核科目,占有重要的分值,學生如果不能學好化學,將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那么高中化學教師必須竭盡全力把教學效率提升上來,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與綜合能力。那么我將針對高中化學教學,淺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積極運用多媒體系統
根據大量的調查顯示,高中化學教師的教學成效偏低離不開教學輔助工具的缺乏。畢竟化學知識比較抽象,教師要借助有限的教學輔助工具很難把那些難懂的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演示,并且要高效地引進其他的教學內容也比較困難,學生進而難以有效地理解好化學知識,從而導致了教學成效低的結果。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的普及,各種高效的數字終端出現我們的生活中。在教學領域,多媒體系統就是十分有效的發明。它能夠直接連接互聯網,并且具有強大的放映功能,能夠將各種抽象的知識借助多種素材加以演示,同時能夠輕松引進課外知識,為教師構建高效課堂奠定了基礎。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運用多媒體系統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理解好抽象難懂的化學知識。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教學原子、分子、中字、電子的時候,很多學生都不能弄清楚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而作為基礎的化學知識,如果不能有效理解,將會影響后期的化學學習。那么現在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系統,將這些內容通過動畫模型表現出來。學生通過直觀地觀察這些模型,便可以理解他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從而突破難點知識的理解,進而為教師高效課堂的創建打下基礎。
二、科學引導探究性教學
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就如同一個人的大腦,指引著課堂發展的方向。如果在課堂上,教師施用的教學方法不當,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課堂的前進,致使課堂走進錯誤的方向。在以往的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總是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至于在課堂上總是習慣運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需要過多地思考,只需要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就好了,這樣一來學生的思考能力不得已有效鍛煉,學習的積極性也被抑制,可以說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存在極大的弊端的。那么教師要構建高效課堂,改善教學方法是必須的。我認為科學地引導探究性教學就是可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成立學習小組,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生自己掌握著學習的節奏,教師不再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是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給予適當地幫助,由學生自己探究新知識。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切實優化自主性實驗
化學學科中很多化學原理與定理都是通過實驗發現與總結的,并且實驗也是提升學生化學思維,提高綜合能力的途徑,所以實驗教學是教師不容錯過的一個環節。但是在過去的教學中,實驗教學沒有能夠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學生實驗室建設不夠健全,使得實驗教學受到限制。并且教師的實驗教學方法也存在偏差,在實驗教學中基本上都是由學生按照教材上的實驗步驟按部就班過來,限制了學生的實驗思維。那么現在教師可以優化實驗教學的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實驗。比如教師在教學《測量氣體體積的方法》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把實驗原理進行透徹的講解,把理論知識給學生疏通順暢。在實驗中,教師不再規定學生用怎樣的方式完成實驗,而是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實驗原理自主設計實驗步驟,然后在自主完成實驗,擺脫以往的按部就班式實驗。這樣的實驗教學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起學生的實驗思維,于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是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提高化學成績的必由之路。課堂是教師的第一陣線,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發展課堂教學,構建成高效課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有效地吸收知識,從而提升化學思維與綜合能力。并且學生今后的學習之路還很長,只有學好化學、跨過高考大關才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了學生的長遠發展,教師在所不辭。
參考文獻
[1] 石佳美.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 數理化學習. 2011(07).
[2] 陶繼新,杜金山. 變革在“雷達”下悄然起航(下)——山東省兗州一中“循環大課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 青年教師.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