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開明
摘要:在聾生班,教育的對象是聾生,而聾生由于生理缺陷,往往會形成有別于正常學生的心理特征(如:孤僻、暴燥、自卑、疑心強、與周圍人敵對 等)。因而,采用以真愛感化學生、做聾生的表率、當聾生的益友尊重理解聾生、嚴格要求聾生的方法來進行班務管理。
關鍵詞:聾生;真愛;表率;尊重;嚴格;班務;管理
在聾生班,教育的對象是聾生,而聾生由于生理缺陷,往往會形成有別于正常學生的心理特征(如:孤僻、暴燥、自卑、疑心強、與周圍人敵對等)。因而聾生班班務工作比普通班班務工作更為艱巨、更為復雜。那么如何做好聾生班務管理工作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要以真愛去感化他們
“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是打開心靈大門的一把金鑰匙。”特殊教育應用心去征服心,用愛去喚醒他們的智慧。 冰心說過: 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愛,是教育的根基;愛是教育的歸宿。當看到哪個孩子的衣服沒理好時幫他理理衣領、扣扣紐扣;當看到哪個學生的衣著不合時節時,讓他換一換,叮囑他注意天氣變化別感冒了;當看到哪個學生身體不舒服伏在桌子上時,走上前去關切地問一問,并及時帶他去就醫。當學生深切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幫助時,他們的心自然就會和老師貼近。這樣,師生之間的距離就會不知不覺拉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愛可以感化學生,贏得學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應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不能存在偏見,特別是那些雙差生,尤其渴望得到關心愛護,哪怕丁點愛護他們都會珍惜,很有可能成為他們轉化的契機。我在這方面深有體會:羅崎霜同學成績十分差,其它培訓項目也不如意,而且還懶。因而全班同學都不愿理睬他,科任老師也煩她。但作為班主任的我,仍是不斷關心愛護她,用我這顆慈母的心去溫暖她的心窩。她生日時為她買生日蛋糕,并和同學們一起為她送上祝福;還有一次,我看她捂著肚子趴在桌子上,臉色卡白。經過詢問知道她來月經,肚子痛。于是我立刻跑到離校很遠的藥店,為她買來月月舒膠囊,并到學校廚房給她熬生姜紅糖水喝。慢慢地,羅崎霜同學變勤快了,看到老師進教室上課時主動擦黑板,放學后主動擺放好桌椅、關好教室門窗。可見,關心愛護學生,是融洽師生關系的紐帶,是班級工作取得最佳成效的重要條件。
二、要做聾生的表率
聾生具有善于模仿的特點,他們總是把自己尊敬的人當作榜樣來模仿,而榜樣本身的具體、生動、崇高的形象也易于為聾生領會和效仿。因而教師的表率作用對聾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特殊的影響。因而為人師表在班務管理工作中更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在班級工作中特別重視當聾生的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已首先做到,禁止學生做的,我自己堅決不做。比如班級事務,自己能做的,自己去做一做。走進教室,看見地上的紙屑,不妨撿一撿,看見凌亂的課桌,不妨重新擺一擺,看見臟兮兮的地板,不妨拖一拖。學生看在眼中,長此以往,自然會潛移默化。再比如學校大型活動,班主任自己首先要熱情投入其中,想方設法努力與同學們一道去共創佳績。班級受損,班主任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能一味地責備學生,相反還應鼓勵或正確引導。另外,班主任要從心底愛這個家,愛這個家中的每一個成員。學生無形中會形成一種自我約束力,并努力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一位教師只有使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學生的表率,才可能取得教育、教學活動的預期效果。
三、要當聾生的益友
聾生既是教育活動的客體,又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班級工作要取 得良好的效果,其關鍵因素就是要使聾生“親其師、信其道”,因此,班主任不僅要當聾生的“嚴師”,而且要當聾生的“益友”,只有這 樣聾生才會親近老師,才會接受老師的教誨。所謂“益友”是指教師要做聾生的知心朋友,放下老師架子,多親近聾生,和聾生平等相處,打成一片,使聾生樂于向老師談思想上的困惑;談學習上的疑難;談生活中的喜憂,然后教師便急聾生之所急,幫聾生之所需,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幫助聾生認識問題并解決困難,使聾生在學習生活中增添自強、自立的信心,不斷提高學習積極性。如:我班的楊繼磊同學,生性比較膽小,性格孤僻,喜歡獨來獨往,既不與老師交流,也不與同學交流,心里頭有什么事或什么困難,也不告訴老師,隱藏在自己心里。我對此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除了找他多談心外,還與他一同做生活中的瑣事:一塊兒吃飯,一塊兒幫他洗衣服,一塊兒整理寢室內務,一塊兒打掃衛生,一塊兒散步、聊天,一塊兒打球。還常利用課外時間,帶著他參加同學們的游戲,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在活動中讓同學們主動幫助關心他,給他更多的機會,讓他融入到集體中。一次,楊繼磊同學因皮膚過敏而面部紅腫,我急忙組織幾個同學和他一道到醫院看病拿藥,很快,楊繼磊同學的病就好了。小事見真情,日久見人心,楊繼磊感動了,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溫暖。從此,他敞開了心扉。此后楊繼磊同學遇到困難都愿告訴我,我也會盡力幫助他解決。通過這樣的多接觸,多關心幫助他,使他深深感受到我就是他的“知心朋友”,從而愿意與我和同學們多溝通、交流,增強了做事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現在楊繼磊同學性格比過去陽光開朗了許多,學習成績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四、要尊重理解聾生
聾班的學生由于在生活中受到的歧視多,得到的尊重少,而聾生本身也極愛面子,有較強的自尊心,這就要求尊重他們,注意維護他們的自尊。也只有尊重聾生,講清道理,教育才會奏效。班主任在尊重聾生的同時,還必須理解聾生。所謂理解聾生,就是指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必須設身處地站在聾生的位置上,多替聾生考慮,多替聾生著想,將問題處理好。只有這樣,師生才能引起心靈的共振,引發感情的交流。我在這方面感觸很深:有一次,仲鑫同學做課間操時極不認真,招呼幾次他都不聽,仍然我行我素,和別人手語聊天、嬉笑,我非常生氣,就走過去使勁拉了他一把,結果他朝我哇哇大吼一番,然后不僅不做操了,還氣哼哼地走了,邊走邊踢地上的石頭。我意識到可能他覺得我傷他自尊了,便走過去想和他談談,開始他根本不理我。后來,我給他道歉,告訴他老師錯了,不該在那么多同學面前傷他面子。結果他慢慢地他看著我羞澀地說他也錯了,他應該認真做操,鍛煉好身體。可見,班主任只有本著對學生尊重理解的原則,才能處理好一些突發性的問題。
五、要嚴格要求聾生
俗語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不僅是高度負責的表現,也是“愛生”之情的深層體現。教師只有對學生嚴格 要求,才能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并取得明顯成效。對班級工作而言,更是如此。要做到嚴格要求,就要 對聾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使聾生樂于接受和執行要求,比如有不良傾向,一定要及時制止并教育,有一次李杰因想報復別人,把別人車鑰匙拿了,雖然很快又悄悄還了,但為了遏止這種行為,我便及時通知家長,和家長一起教育學生,學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保證并事實上改了這種不良行為。再比如觀察到學生缺乏分享意識,不太懂得感恩,便常把本班農場的勞動成果,讓學生親自分給低年級的同學,分給老師;還要求學生把愛心人士為他們捐贈的食品,帶回家,和家里人分享,于是,班上的學生慢慢懂得了謙讓,懂得了尊重。
以上的幾點做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同時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班務管理工作中,會不斷的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只有不斷地實踐探索,創造性地工作,才能真正使班務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美]柯克,加拉赫, 著. 湯盛欽, 銀春銘,等編譯. 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