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
摘要: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傳承者和未來建設的主要力量。在小學階段,教育的主要任務不僅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能和知識,在思想品德教育上也要有嚴格的要求,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遵守紀律的習慣和與同伴友好相處的習慣,使他們健康成長。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應滲透于小學教育的各個環節,在體育教學中更應該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小學體育;思想品德
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體育教學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長期以來,由于小學實施應試教育,學生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質教育,使很多學生表現出不良的心理現象,如自私、缺乏社會責任感等。而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需要學生密切配合和協作,否則難以完成任務。因而,體育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和開拓精神,從而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自信、自立、自強的優良品質。
另一方面,體育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體育教學是以班集體的形式進行的,是一種互動性的教學活動,這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從社會生活的角度來看,很多體育活動和游戲實質上是對社會生產生活的一種模擬,其中濃縮了很多現代社會精神。特別是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會獲得優勢與劣勢、順利與挫折、成功與失敗、合理與不合理等種種體驗,如果教師能夠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和教育,就可以使學生通過這種種體驗認識生活、認識社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通過體育鍛煉達到陶冶情感、塑造人格、升華人性的目的和作用。因此,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貫穿德智體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觀,將德育教育滲透和涵蓋到體育教學的全過程,就成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既要遵循德育教育規律,又要符合小學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更要結合小學生的行為特點、身心發育特征和成長要求,有選擇、有重點地通過科學的方法和途徑進行。
一是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一方面,要在體育教學中貫穿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熱愛自己的國家。主要是通過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特點,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特殊環境和條件,教育學生把自己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與將來服務社會、報效祖國聯系起來,與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增強民族自豪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中逐漸積累起熱愛祖國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風,胸懷祖國,服務國家、民族和社會。另一方面,要在體育活動中強化集體主義精神。青少年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和自我表現意識,愿意為集體的榮譽和利益發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和智慧,這就要求我們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這些特點和情感,通過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向他們說明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力量,使他們養成自覺遵守紀律、服從集體的團隊意識,從而增強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凝聚力,形成互幫互學、互尊互敬、互讓互諒的優良品質。
二是要加強誠實守信的人格教育。小學生的人格教育主要著眼于其心理品質的培養,使其成為知行統一、協調發展的人。體育是一種較為獨特的社會交往活動,體育活動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人格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認識體育的實質,從而達到認識人生、認識社會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競爭,并培養其拼搏進取的意識;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相互尊重、合作互助,培養其集體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就是要讓學生注重自己行為的規范性,培養其形成良好的個人行為;就是要讓學生增強參與意識,培養其勇于實踐的擔當和作為;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獨立地觀察和判斷,使之能夠獨立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就是要讓學生守紀律、講規矩,遵從規則、規定,形成健康文明的人格品質。
三是要加強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F在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即使不是獨生子女,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吃苦耐勞的精神比較欠缺,心理素質也普遍較差。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注意引導學生磨煉意志,培養其吃苦耐勞、不怕艱難的堅韌毅力,引導其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又要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比賽結果,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尊重觀眾,使學生從小能恪守體育道德,堅持公平競賽。要通過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培養學生能平和地對待成功,坦然地面對失敗和挫折,讓學生從體育運動中接受德育教育。
四是要加強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所謂主體意識,即人的自我意識,是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根據。從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自覺自立,更好地融入社會,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因此,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體驗、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良好品質,促進其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使其養成自立、自信、自強、自律的品格,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要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各種活動,發現、思考、體驗、選擇或更新價值觀念,規范其行為,提高其自我意識,從而讓學生自覺地選擇符合社會道德原則的價值觀念,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以上四個方面是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面,也是小學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和加強的主要內容。體育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和實施,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滲透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體育課的教學活動成為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二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