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花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始終要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題位置,一切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教學活動的實施都應該建立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進入初中學習,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如何巧妙化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一直是教師的教學重點。思想品德課程相比其他的文化學科,難度自然大有降低,同時對學生三觀的樹立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開展有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活動是非常必要的,而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推動課堂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從教學現狀出發,從多方面闡述提高初中生思想品德課程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字:初中思想品德;學習能力;有效策略
學生進入初中學習,面臨著更重的學習壓力與學習負擔,很容易在心理方面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而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如果不能有效地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會對以后的學習帶來很大的麻煩,影響著學生今后長遠的發展。下文,我將針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淺談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有效優化教學模式
教師是組織教學的直接負責人,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是要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接受最優質的教育。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始終占有著課堂的主導權,仿佛課堂是個人的獨角戲。學生在課堂上不需要過多的思考與實踐,只需要跟著老師的腳步,進行被動地吸收,成為了學習的機器。這樣的學習是完全沒有學習技巧的,只需要通盤接受就好了。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能夠學到的有用的知識都是非常有限的,更不用提學習能力的提升了。所以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必由之路。教師在教學中始終要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掌握學習的節奏,自己親身到知識的海洋里來探求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習能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進行“四有新人”的培育的教學時,教師以往都是直接把這些要點灌輸給學生,那么現在教師要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不再對學生進行全盤灌輸,根據教學內容一點點的展開,同時引導學生思考,以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求,由學生的回應來推動課堂的發展。這樣情況下,由學生實際掌握學習的過程,能夠有效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
二、科學運用教學輔助
在初中學習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很重,生活節奏也非???,讓學生感覺學習已經變成一項非常機械的活動,以致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而失去了興趣的學生,很難在學習中再主動投入,使得各方面的學習都受到限制,既影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還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不難看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有必要運用可行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燃起學習的欲望,才能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盡最大可能地獲得進步。經過很多調查顯示,我發現,一個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是幫助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可行方式。畢竟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的輔助工具是非常有限的,限制了教學活動的開展,自然使得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受到抑制。比如多媒體系統就是一項非常好的發明,能夠直接連接互聯網,與互聯網用戶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具有強大的放映功能,能夠為教學增添更多豐富的素材。教師在進行“構建小康社會”的教學時,很多學生不能夠理解好小康社會的實質,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系統直接將小康社會標準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再通過一個簡單的視頻來介紹小康社會。學生從多從感官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自然就能夠很輕松地培養學習興趣了,在興趣的引導下,提升學習能力就不再是難事了。
三、積極開展豐富活動
思想品德教學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學科,教師能夠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來組織教學。所以教師要提高學生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能力,切記不可以被課堂教學束縛住,要嘗試性地開展豐富的活動,提供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綜合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缺乏多樣活動的開展,總是以課堂教學為主導教學形式,在課堂上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并且與學生缺乏必要的互動和溝通,使得學生缺乏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并且使學生養成了學習思想品德的定向思維,把思想品德看成了一名是否刻板的文化學科,進而限制了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身邊的可用資源,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通過豐富的活動豐滿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獲得最大的提升。比如,思想品德老師可以借鑒英語老師的做法,組織學生制作手抄報,引導學生將相關的知識進行綜合與延伸,在制作手抄報的同時便是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借鑒語文老師,引導學生以時事話題為論點,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讓學生在辯論賽中展開對時事熱點的討論,表達各自的觀點,進而幫助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智慧。這些都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
四、結語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始終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效。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客觀分析教學環境,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實際情況,采用高效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康禮芳.主體性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1,(02).
[2] 孫朝陽,閆拓時.倡導自主學習,增強“思政課”教學實效 [J]思想教育研究,2006(09).